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专利技术的特殊性对其交易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总结了交易成本理论的代表性观点,通过分析认为专利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专利技术交易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即:专利技术信息的外生非对称性决定了高的信息成本和服务成本:专利技术信息的不完全性决定了高的风险成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复交易性和技术外溢性则决定了高的保护成本、监督成本和救济成本。而这些正是交易成本概念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全国首批18个城市授予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牌匾,从此拉开了全国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工作的序幕(本刊于2006年第12期进行了重点报道)。此后的四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国家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招标、拍卖、网络竞价……今后,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也能真正享受到有形资产的“待遇”了。2007年4月月11日,随着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共同揭幕仪式的启动,国家专利技术(江西)展示交易中心暨江西省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成立。该交易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授牌的全国18家国家级展示交易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即将于2007年11月16日至20日举办的中国专利周活动,是一次全国范围的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的盛会。此次专利周期间,全国20多个省、市将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专利展示交易活动,开展一系列配套的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5.
洞察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体的构成与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加快实施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用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Relecura检索的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数据,通过对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要转让方、受让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比较,提出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要主体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对中国的启示。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继坤 《科研管理》2008,29(3):105-108
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以及制度激励约束的软化,决定了专利技术交易具有较高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分析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重要工具。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控制有赖于政府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安排的互补、协同和强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利许可贸易,是通过订立书面的许可合同的方式而实现的,这种合同就叫专利许可合同。为保障技术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专利技术交易中必须签订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书,该专利技术许可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是集国有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科技企业融资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等专业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平台。北交所充分发挥在产权市场上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积累的资源优势,遵循“理念先行、整体规划、专业进入、分层实施”的原则,努力探索为专利技术转移、交易、实施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有效途径,搭建一个为专利技术持有人、中介机  相似文献   

9.
近日,经玉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玉溪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成立,加挂“玉溪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牌子。玉溪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为玉溪市科学技术局下属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核定事业编制6名。中心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专利技术双重支持,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中心还开展知识产权有效的后续管理.专利申请、专利保护和商标版权服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专利信息共享和知识产权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10.
方厚政  刘鹏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35-1840
 近年来,许多专利技术在我国以拍卖的方式得以交易。专利拍卖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个人的关注和兴趣,并日益成为专利技术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研究专利拍卖及其成交率的文献还很少。以中国技术交易所2010年12月16日举办的第一届专利拍卖的89件专利为样本,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拍卖成交专利和未成交专利的特征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专利属性和拍卖方式等因素对专利拍卖成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拍卖的定价方式和专利属性中的发明人个数、专利类型、专利分类数对专利拍卖成交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炬 《科协论坛》2008,(9):42-43
科技馆是以科学与技术普及为中心的专业博物馆,十分强调自身的展示教育功能。其常设展览的展品具有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强、形体差异大、学科种类多等特点,突出地集中了各类展示艺术的多层因素,显示出展示形式具有多维性的特征,突破了二维空间平面信息的传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赵阳 《现代情报》2021,40(12):84-89
[目的/意义] 探索适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技术信息挖掘方法,提高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 剖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从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需求入手,确定每个创新阶段需要挖掘的专利技术信息内容,以此选择基于专利检索、专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专利技术信息挖掘方法。[结果/结论] 提出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技术信息分析框架,基本可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对专利技术信息的需求,可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1997年4月15日至17日山东省科委在山东省农业展览馆举办了’97山东中国最新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供需见面洽谈会。本次会议是继’96山东中国最新专利技术成果展览交易(拍卖)大会之后,为进一步扩大技术引进,满  相似文献   

14.
梁春慧  万跃华 《现代情报》2014,34(7):88-92,99
高校专利技术是产学研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国家创新技术的主要来源,促进高校专利产业化意义重大,但现实中由于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设置不足、低效等原因致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不畅。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正在面临着变革的困境,高校图书馆是否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本校师生进行专利信息服务?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专利产业化相关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剖析了制约我国专利产业化的主因,然后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技术转移办公室充分合作、向师生提供创新性学科服务——专利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以及专利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专利转化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模型以及一个促进专利技术推广应用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专利技术图制作方法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平  张静  戚昌文 《科研管理》2006,27(6):109-117
专利技术图是专利地图的一种,旨在从技术层面了解某专利技术的相关信息,是企业作出技术研发决策的工具之一。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专利技术图的制作方法,并针对专利技术图所反映出的信息,给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9月20~21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利新技术对接洽谈会(以下简称专洽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本次专洽会是"2007年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一项大型专题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吉林省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联合主办,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与沈阳市知识产权局共同承办,旨在发挥互联网络既不受时空局限、又可以直接对接交易的优势,同步集中展示、推介东北地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需求信息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三年来取得的专利新技术项目,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专利技术转化应用开辟一条新通道、探索一种新模式、搭建一座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产权的日益商品化,无论货物贸易产品、服务贸易还是以专利技术、商标为主要客体的转让和许可贸易,都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在技术交易、跨国并购、研发投资等重大经济活动中均可能涉及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鉴定和评估等方面问题。因此,为推动与中亚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应认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知识产权贸易困境,重视面向中亚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改变了现代商业模式,在网络中可以碰到各式各样的商业交流、会议等模式。然而由于交易代价、难于收集用户需求信息等原因,C2B(consumer-to-business)这种模式很少使用。本文成功实现了一种基于C2B模式的BCP(Buyer Collective Purchasing)系统,采用了多层代理框架。最后以一实际应用为例,展示了该系统的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索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从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检索到的1980—2016年美国高校专利许可数据的主要流向,将流向集中的目的地视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州的层面还是在城市层面,都显示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高度积聚于国家政治中心和政府机构的特征;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大学技术转化的理念与行动、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是形成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