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林翼是挽救晚清政局颓势的关键人物,也是近代文人统兵的代表,他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是胡林翼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不过他对孙子思想有着自己独特认识和理解,因此他对孙子思想的吸收和发展表现出不同以往的鲜明特色。从"力避攻坚""选将""奇正"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胡林翼学习和吸收《孙子兵法》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既不轻视,亦不盲从,真正做到了取其精髓,加以创新。研究胡林翼对于《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理解中国传统兵学走入近代以后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代以"崇文抑武"为重要治国方略。这一方略一方面强化了孙子兵学"文"的方面,促进了孙子兵学文献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使《孙子兵法》的"慎战"、"备战"、"将道"以及形、势、虚实等军事思想与儒家统治思想相对接,上升为指导国家军事斗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孙子兵学作为"武"的特质,其诡诈机变之术,带有强烈实践性特征的作战指导原则却遭到排斥,使之难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获得创新和发展。这就使孙子兵学出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裂。这种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以后孙子兵学的发展走向,也成为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中的“形”和“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由于这两个概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加上历代注家的不同解释,使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至今仍莫衷一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遗产,我们感到有必要对《孙子》中的“形”和“势”加以探讨和说明。现仅就“势”的问题谈一点理解,以求教于有识者。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史上,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既辩证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又批判性地发展了传统美学思想。因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其美学思想进行阐释和说明。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王夫之美学的艺术渊源、王夫之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以及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并以期引起美学相关研究者对于王夫之美学思想的关注和艺术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6.
曹操《孙子注》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孙子注》以阐释《孙子》的要义为主,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的注解。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7.
外交问题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春秋战乱使多极斗争的外交战略策略应运而生,活动于此时的孙子天才地提出了他的军事外交思想。孙子秉持和平、慎战的外交观,其军事外交包括"伐交"与"合交",前者指打破敌人的外交,分化、瓦解、摧毁敌人的同盟,后者指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同盟。认清主要敌人是孙子军事外交的重要原则,国家实力的强大则是军事外交的根基所在。孙子反对国强必霸,主张国强也要崇尚王道。孙子的军事外交思想对于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敌战"思想是孙子军事战争理论的基调所在。"敌战"思想的内涵包括了敌我对立,主动进攻,胜敌而益强的具体内容。"敌战"思想与"慎战"思想、"胜战"思想及"备战"思想共同构成了孙子军事战争理论的体系,而"敌战"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因素,是其理论架构的基石。孙子"敌战"思想在现代国际产业竞争和产业战略管理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子“庙算”思想溯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追溯了孙子"庙算"思想的理论源头,论述了"庙算"理论与八卦、《周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比较,阐述了孙子"庙算"体系的理论贡献和"庙算"要素的科学内涵以及古人从"占卜"到"庙算"的历史发展轨迹,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孙子"庙算"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子创作《孙子兵法》时正值春秋后期,可借鉴的文献很少。孙子受当时贵族学《诗》、用《诗》的社会风气及浓厚的《诗》学家庭氛围的熏陶,研习《诗三百》,为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而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诗三百》对孙子军事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了孙子"慎战"思想的形成,其战争诗含有孙子"为将"五事"中的"道"将"法"的萌芽,而突出军事威慑力量的描写则启迪了孙子全胜攻心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理欲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论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是"理欲"思想的源头之处,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提出了"以理压欲"和李贽提出"以欲胜理"的理欲观,王夫之批判了他们并提出了"以理导欲"的理欲观,戴震则主要继承了王夫之的"理寓欲中"的观点,坚持理欲统一观。文章通过对"理欲之辨"源流嬗变的历史探讨,深刻理解每个阶段理欲观的真正内涵,凸显其发展轨迹,阐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18,(1):26-31
《握奇经》是我国专门论述阵法的著作,其阵法原理与孙子兵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握奇经》阵法原理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奇正理论,用奇正之说阐述八阵中的战术变化,这是对孙子学的发展。《八阵总述》中的"治兵以信,求圣(胜)以奇""夕惕乾乾,其形不偏""上兵伐谋、其下用师"等思想观念,进一步揭示了孙子慎战、全胜等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兵学"道""术"结合的用兵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孙子兵法》是部闪烁着哲学思想光辉的军事著作,它的智慧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谋形任势,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谋形任势"构建智慧课堂,给每个教育者留下广阔的探索思考的空间。科学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形"和"势",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谋好"形"用好"势"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我结合课题研究,就科学学习的评价方式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形"与"势"是《孙子兵法》中的十分重要的兵学范畴,也是战争指导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孙子分别从"谋形"、"识形"、"示形"和"因形"四个方面论"形",从"知势"、"造势"和"任势"三个方面论"势"。孙子的形势论是其战略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战略层次和战役战术层次两个层面,在后世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文学领域有着精深思考,其文论思想往往在继承中有创新,于总结中寓突破。如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从佛家"现量"角度对艺术直觉作了细致辨析,不论是深刻性还是系统性都超过了钟嵘、严羽的相关论述。王夫之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论述也并非首创,但他以"圆"、"净"为核心所提出的"一意"说、"一笔"说等一系列创见,从广度与深度上完善了前人诸说。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重新阐释,将传统的诗歌功能论提升到了"四情"的本体论高度,并第一次对"兴观群怨"作了接受维度的创造性解读。王夫之还继承了明人对诗乐关系的思考,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乐体诗用"的观点,认为诗歌的美感乃至于存在意义都应体现为一种"乐"质,并通过多层特定的节奏运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晏婴对"和"文化作过深刻的阐述:明确了"和"与"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强调了"和"是不同事物、不同意见,乃至看似矛盾的事物和认识"相济"、"相成"的结果。与晏婴同时代且又熟悉晏婴的孙子吸收了"和"文化的精华,把"和"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军事,"君命有所不受","必以全争于天下","奇正相生"这些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军事原则和方法,其哲学基础都是"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孙子“仁”的思想与战争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梅 《滨州学院学报》2007,23(5):117-120
"仁"的思想是构建孙子军事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孙子虽然较少直接论述"仁",但他阐述的"慎战"思想、"全胜"思想和"战后修功"思想却集中体现了"仁"。孙子"仁"的思想与战争法的基本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研究孙子"仁"的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战争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子的战略情报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思想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分析了孙子的战略情报分析理论,对孙子"庙算"理论的主体内容进行剖析,认为其庙算理论的分析程序为逐项分析、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三步,孙子对每一步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军事情报学理论,深入探索军事情报工作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的“诚明合一”论既继承了宋明诸儒思想的有益成果.又对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解救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诚信危机.需要我们挖掘王夫之”诚明合一”论的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王夫之“诚明合一”论对我们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代大儒张载认为"太和"是宇宙间万物相互关系的最高境界,是道的核心;"道胜"是孙子军事哲学思想的精髓。"道胜"思想与儒家文化中"和"的思想是相通的,它所追求的是和平、和解、和谐与融合,其最高境界就是"太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世界各国应以孙子以"太和"为内核的"道胜"思想为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和解的姿态,理智地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与纠纷,相互生存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