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完善高校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是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规避高校内外部的诸多风险,英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构建了拨款、立法和评估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外部监控体系,同时经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要求高校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推动其内部风险防控建设。牛津大学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主要包括风险目标的设定,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因素,建立风险信息交流与协商平台、全面监控与审查风险因素等,由此形成防控合一的运行机制。基于"机制五要素"进行分析,英国大学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具体表现在权责明确、程序严密、信息透明、内部监控、追究问责的方面,对于我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下完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牛津大学历史发展的探寻,可以看出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特点是:坚持个别指导的优良传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牛津大学导师制给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是:实施全人教育;有效进行个别指导与培养;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牛津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之一,就是形成一套民主的、有效的"小大学"治理机制。这套机制不仅为牛津大学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障,而且为牛津大学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声誉。本文分析牛津大学现阶段的治理机制和特点,讨论其蕴含的理念和价值,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些许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教育重建运动改革的核心是分权、放权以及将市场成分引入教育领域,重点是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和分解集权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提高学校效能。它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内部出现新的集权、教师的职业特性被削弱及教育不公平等负面效应,为我国当前教育分权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教育分权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国情,且不可移植或复制域外经验;教育分权与集权可以并行不悖,二者之间应建立一种调适机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厘清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学校内部再分配;提升政府和学校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内部权力监督与制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与有效制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应当从三个方面完善,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和行政机关内部行政程序上的相互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宪政视角下对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进行考察,法、德、英、美、日五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历史表明,分权、人权和法治的维度均不可或缺。这种认识对解决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还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还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争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行政诉讼单一目的论有失偏颇,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定位应当是分权、人权和法治的统一、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约翰.亨利.纽曼是英国19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也是牛津大学导师制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长期从事大学教学活动并勇于改革,推动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彻底变革。纽曼对导师制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导师职业定位的理论分析,对19世纪以后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民主政治的发展,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以及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我国现有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权力监督制约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分权制衡不充分;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强。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促进监督制约机制法制化和制度化、推进分权制衡、加强监督力度和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其法律地位学界研究较少。教育行政机关是在教育领域行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通过梳理12部法律、19部行政法规、48部行政规章发现,教育行政机关具有以下职权:教育行政立法权或规定权、教育行政许可权、教育行政处罚权、教育行政处分权、教育行政给付权、教育行政指导监督权和其他权力。教育行政机关与民办学校存在许可、处罚和监督等外部关系,与公办学校以处分、预算、人事等内部关系为主。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直接发生法律关系情形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分权"是指权力的分立,强调"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政府核心职能的分立与制衡。在西方,分权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和孟德斯鸠,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学说和理论。三权分立制是分权学说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但由于历史、现实国情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并不适合采用三权分立制,而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11.
法治国家政治基础的一般标志有二:第一,其政体是民主政体;第二,其国家权力配置是分权制约,中国权力机制的有分工,但缺乏制约,形成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对行政系统的依附关系,权力腐败成为国家的囊肿,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国家权力结构的如下重构实现;实行“政权”与“治权”的分立,在代表机关之下立法、行政、司法、司法以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早期高级学位教育时期大约在13世纪,英国从欧洲大陆引进了学位制度,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硕士和博士属于高级学位。但由于中世纪大学只从事教学活动,不具有研究性,并且此时的硕士、博士还谈不上专业化,所以还不是研究生教育,只能算是研究生教育的原生形态。先是吸纳巴黎大学学者而形成的牛津大学,后是牛津大学部分教师迁移形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我国教育改革30年来的教育权的结构与分配,可将其概括为纵向上的中央集权制与横向上的有限分权制交织而成的综合体.我国教育立法权由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中央层次的教育立法进展较快,地方立法尚待发展.教育行政权的结构为中央集权型,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又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分权,集权与分权的特质并存于教育改革当中.教育司法权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行使,功能虽发挥较晚,但对教育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待进一步拓宽介入范围并处理好与学术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分权"与"自治"为核心特质的由政府、职业院校、市场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的构建将促使职业教育更具有效率和活力,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一是在治理结构和利益格局之间寻求平衡,架构适度多元的治理主体;二是在组织集权与主体分权之间寻求平衡,建立适度分权的治理系统;三是在协同合作与合理制衡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与模式选择相适配的治理机制;四是在市场行为与政策设计之间寻求平衡,完善适应目标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推动了大学内部权力机构和权力主体重置,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审议权、监督权、选举权和罢免权分权而立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事务决策的权力制衡机制。这种混合型治理结构促成了各方利益诉求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学内部动态的价值与利益平衡。日本国立大学改革在带来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学部权力和责任关系不对等、校长集权缺乏有效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我国高校要批判地借鉴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变革的经验,完善政策制度顶层设计,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形成多元参与的决策权结构。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而机关档案是各部门在建设和发展中直接形成并反映本单位真实历史面貌的记录,是一个单位自己的“文脉”,更是一个地区自身的宝贵财富.每个机关职能部门在长期工作中都形成了丰富的档案资料.如何搞好机关档案管理,使机关档案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课题,也是其他职能机关的重要任务.本文仅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对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牛津大学的学院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院制是牛津大学的一项独特的基本制度和办学特色,已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学院享有自治传统和权利,彼此之间形成独立的学术圈子。  相似文献   

18.
组织载体是分析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机制的重要视角。委托代理框架下,依其组织载体不同内部资本市场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各有不同。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载体一般有M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又分金字塔型和相互持股型。不同组织载体下的内部资本市场,组织架构和分权机制有其特定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学术与非学术两股力量对大学学术事务、活动的作用,形成了学术分权与学术集权。它们是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故需在两之间建立一定的调节机制。通过总结国外学术管理的经验,可以给我国学术分权与集权调节机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罗轶轩 《政治思想史》2019,(1):176-195,200
主权权威与分权机制是现代宪法政治理论的两个核心构成要件,彼此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和谐关系。不过在现代早期,主权概念是依托绝对主义话语建立的,以至于博丹、霍布斯和孟德斯鸠都断定二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然而,主权的公共性在实践逻辑上要求刚性的制度控制来规范权力的使用,以防止主权被私有化、国家被家产化。只有对绝对主义主权概念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主权者的虚位化之后,才能达至主权与分权的现代和解,然后才能依靠分权制衡机制来保证主权的公共性。洛克基本完成了这一理论改造工作,但并不彻底。只有到了《联邦论》,完全的现代宪法政治理论才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