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的四大佛山,指的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因为它们分别被我国佛教徒认为是教中所传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现灵说法的道场,故称“四大佛山”。四大佛山不仅名闻中土,而且在国际上也很知名,许多外国来华的僧徒和佛教团体都要前往朝拜,然而,一般人之向往这四座名山,不仅仅因为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还因为它们具有迷人的自然美景、瑰丽的风光和众多的文物古迹。1982年底,国务院将四大佛山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更使它们成为旅游爱好者神往的胜地。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名山。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时至今日,在五台山佛教文化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景区应该有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以及景区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世界遗产地五台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距山西省太原市230公里,北距五台山火车站48公里。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环基250公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过去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其中青庙99处,黄庙有25处,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现存寺庙四十余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个挨着一个,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顸、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相似文献   

4.
初谒五台山     
正五台山名驰中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并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且有尊五台山为四大名山之首的说法。小时候,很爱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出家五台山的连环画,从那时候起,对五台山的好奇就渐成了牵挂,深深地根植在心底。长大以后,常常想着把牵挂变成实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佛家的东西又渐渐敬畏有加,虽然有过好几次接近五台山的机会,终是觉得仓促成行对佛不敬,未敢造次前往。2011年夏天,逮住几天闲暇心静  相似文献   

5.
宋代僧徒对福建桥梁建造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僧徒不仅在福建桥梁的设计、募捐、工程监督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福建海外贸易的兴盛也与他们的奉献息息相关.祖派、道询、宗己、守恩等是僧徒中的杰出代表;安平桥、万安桥、龙江桥等则是中国乃至世界名桥.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杜斗城先生开始从事敦煌五台山研究,并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出版了专著。杜先生的敦煌五台山研究,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厘清了敦煌石窟中的五台山资料;建立了敦煌五台山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基本框架;首次对《五台山赞》进行分类并判释了《五台山赞》和《五台山曲子》的抄写年代与创作年代;认为敦煌莫高窟第61窟就是敦煌的五台山并首次对各地五台山展开研究;梳理出九条古代五台山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7.
2016年7月18日,我院在五台山文化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五台山文化研究协同创新研讨会。五台山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主要协同单位负责人、教育厅、科技厅、五台山管委会等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省内外部分从事五台山及文化协同创新领域的专家应邀出席。院党委书记王亦农,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虎芳,党委委员、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五台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军事作用,阐明五台山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东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摩腾、竺法兰传来佛教,首在洛阳建白马寺,次到五台山,以为是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即于此处建寺传教。公元一世纪左右,原本出于西域的《华严经》中已提到中国内地的清凉山,这自然是在西域流传中编上去的,但反映出当时五台山佛教已有相当规模,以至名传国外。自此以来,经历代帝王及僧人多方经营,五台山寺院林立,香火极盛,一直是佛教的一个中心。而唐代,则是五台山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五台山佛教的情况如何?日僧园仁  相似文献   

10.
《野叟曝言》塑造了一大批形态各异的僧徒形象。总的来看,小说中的僧徒基本上都是以奸邪淫恶的面目出现的。作者以韩愈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自居,以“扫除二氏,独尊圣经”为已任,文素臣救弊图治、崇正辟邪的丰功伟业,正是作者理想的寄托。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旅游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显示着特殊的魅力。文章在对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定位评价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持续发展需解决的四大问题、应坚持的七项原则和须明确的四个定位,以期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和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起到补充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佛教发轫于后赵竺佛图澄传法。东晋慧远是五台山地区走出的第一位高僧。北齐五台山佛教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五台山开了中国佛教菩萨信仰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据《云门广录》载,云门禅师曾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宋朝的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的"日日是好日",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  相似文献   

14.
肖克文 《中国教师》2009,(24):40-41
<正>据《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记载,云门文偃禅师曾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日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表示不知。云门道:"日日是好日。"宋朝的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所说的"日日是好日"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  相似文献   

15.
正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主编的《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一书,由香港敦煌之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赞助,于2018年6月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随着佛教文殊信仰在中国的流行,山西五台山被认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唐代会赜等人检行五台山圣迹,创制"五台山图"并逐渐传播开来。敦煌壁画中亦保存了多幅五台山图,其中以莫高窟五代第61窟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故乡在杨凌,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西南边,便是那美丽的“五台山”。一提起五台山,你一定会想到山西那座有名的山,告诉你吧,我说的是我们楼下的假山,因从山下到山顶是由五个长的台阶组成而得名的“五台山”。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宗教学博士生导师温金玉先生的《五台山文化地位的再检讨》一文从宗教、历史、文物、思想、政治、国际六个方面对五台山的文化地位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为五台山作了更为详尽的文化定位,促进了五台山申请世界遗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自在三昧”  相似文献   

18.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八思巴是萨迦派第五代祖师,本文试图理清八思巴在五台山活动情况的脉络,以说明八思巴对五台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文殊崇拜”与《五台山图》的流行莫高窟壁画保存有中晚唐至五代的《五台山图》数幅,其中61窟的规模最大。有关文献材料也多次提到过《五台山图》的流行。此种情况与当时人们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崇拜有关。据《华严经》及其他有关佛籍的记载,文殊居清凉山(五台山)讲《华严经》,因而五台山后来就变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和盛传“华严”的基地。《五台山图》亦因此而流行。最早的《五台山图》应是唐龙朔年间会赜等人所绘的“小张”(《古清凉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有着历史悠久的修志传统,自唐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山志。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典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试对五台山历代志书的编纂的情况、体例、内容、版本、得失以及近年来五台山史志的整理工作略作介绍和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