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是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专家征询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对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构建了环巢湖区域文化旅游资源3个准则层、16个内容层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得到了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环巢湖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开发价值,其次是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旅游资源视角来梳理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在把握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品质特点基础上,探讨大湖绿城旅游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以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产业、城乡协调方面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名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它和地下文物一样,蕴藏着历史文化密码。解开这些密码,也就打开了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宝库,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环巢湖区域众多城镇乃至自然村的地名,都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一区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随着地下文物的进一步发现,这一意义将会更加凸现。地名的文化资源必然会带来旅游资源。地名文化资源有浅与厚,真与假之分,在作为旅游资源景点开发时,必须择善而从。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名的文化资源真正为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环巢湖文化旅游研究现状着手,发现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虽分布零散,但也有一定的集合性。沿此线路,进一步地分析了环巢湖文化资源的类型,并依据其文化资源分布的特点将环巢湖文化资源进行了简单地空间划分,同时结合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环巢湖旅游发展的内在需求,从了解相关基础理论、制定基本整合原则、确定整合措施三方面提出了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设想。  相似文献   

5.
结合优越的地理区域条件和深厚的龙舟文化积淀,从环鄱区龙舟文化现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形式入手,提出了开发的设想,从而促进环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江西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潍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即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矛盾凸显,忽视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研究和区域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文章指出挖掘具有潍坊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破解旅游文化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是促进潍坊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实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中,应当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构建以专项文化事件为切入点的目的地旅游形象,加大区域旅游文化宣传力度,培养文化旅游人才,促进潍坊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同一区域往往存在着多种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既要突出特色,又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其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整合是旅游业升级模式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红色旅游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对旅游业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将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相整合,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如延安市不仅有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故居为代表的“红色圣都”类旅游资源;更有黄陵、范仲淹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壶口瀑布等闻名世界的自然旅游资源.改变单一发展红色旅游的观念,进行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等的整合开发,必将促进延安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体系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数。文章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通过对旅游资源实地普查,梳理四平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对其特色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构建四平文化旅游产CBA架构,并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提升四平文化旅游竞争力提供参考,也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系统策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发展为例,运用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讨协调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介绍竞合模式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基本条件,并论证江苏环太湖地区实施竞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考察中原城市群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构成和分布,并运用SWOT理论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区域文化旅游的合作基础,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市场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且有适合开展游泳、悬崖跳水、滑翔、攀岩、登山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资源.采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看出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存在季节性变化与资金滞后等劣势.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做好产品优化、资金引进、品牌打造、资源整合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福建大遗址地域特色鲜明、场域宽广,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强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在传统保护和开发模式下,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产业融合理念滞后,福建大遗址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产业融合背景下,亟需提出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具有闽地特色的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健全管理机制、做好宏观布局;增进多元融资、创立合作共同体;深挖遗址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活化文物资源、拓展旅游体验项目;开展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四面山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强、生态性好、文化独特和区位优越的特点,但过去的开发却没有充分体现旅游资源的特色。新的四面山旅游资源开发应在准确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注重功能划分,建设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文化内容;改变思路,降低旅游成本,扩大客源。  相似文献   

14.
信阳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背景下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更好的发展文化旅游。通过SWOT分析法发现信阳市既有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发展初具规模的优势,也存在着资金短缺、产品单一、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的问题,应该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方发展文化旅游、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深挖文化、整合资源、注重人才培养、借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完善区域合作着手,推动信阳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弢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0):20-23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是,在旅游规划中往往忽视旅游文化的整合,旅游规划趋同化。文章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探讨旅游规划中进行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区域旅游规划中文化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抗战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充分利用南岳衡山抗战文化遗产对南岳衡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保存实物、修复实物、整治实物、控制实物、重建实物等方式保护南岳衡山的抗战文化遗产。主要的利用方式有恢复原有的功能、开设文物陈列、开发旅游景点、设立教育基地、增设说明展示等,以此来促进南岳衡山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武汉租界历史街区旅游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汉口租界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条件和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汉口租界在旅游开发中存在历史建筑减少、宣传力度不够、人力资源匮乏、管理方式不当、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并从资源整合、旅游宣传、旅游设施、品牌塑造、形象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名山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个案上,缺乏横向比较分析。经比较分析发现,泰山、张家界、桂林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各有特点,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不一,但旅游产品大同小异,开发模式缺乏创新,造成市场形象陈旧、模糊。建议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塑性,通过改善名山旅游形象,树立大旅游协作观,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实现名山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桐城文化是安徽省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桐城市丰富的桐城派文化遗存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而桐城派文化旅游美学价值的混乱不清,桐城派文化旅游定位模糊,导致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色不鲜明.桐城派文化品质趋向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旅游。确立桐城派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地位,提炼桐城派文化的旅游美学内涵,是桐城派文化旅游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相似性,对它们进行对比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这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珠三角稍逊长三角。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比较珠三角与长三角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发现珠三角在资源整合能力、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品牌与形象塑造能力、文化吸引能力这四个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尚有差距,建议珠三角旅游发展应该做到一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实行区域合作;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与形象设计,倾力打造"世界温泉之乡";四是注重文化魅力,把其注入旅游,加强海洋文化与温泉文化建设,以增强珠三角旅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