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密钥产生技术—模糊提取(fuzzy extractor)。该技术能从生物特征中提取出重构用户生物特征所需要的冗余信息而不用存储生物特征模板本身,从而为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以其随身移动、方便快捷、省时高效、利润丰厚等特点,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发展方向,但移动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问题却成为了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在现有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应用基于一次性口令(OTP)认证技术,融入独特的混沌HASH加密方式,提出了在移动商务环境下的OTP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包含了用户注册、双向认证和敏感信息安全存储等内容。与传统身份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更多的考虑了移动商务的安全性要求以及移动设备的技术局限性。符合移动商务自身特点,身份认证过程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5,(8):100-106
移动学习环境下海量无序的信息资源,对学习者学习资源的选择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干扰。文章综合考虑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情景、学习者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移动学习路径研究,并结合博物馆参观学习的应用案例,探索移动学习路径的生成机制,根据移动学习情景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该研究能为学习者推荐符合其学习需求和情景特征的学习资源序列,使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止非法资源获取是关键,而合法身份认证是核心技术。不同于传统密码、IC卡等身份认证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具有不会丢失、遗忘、不易被篡改的优势。该文分析实验室资源安全管理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框架,结合并行融合和序列化融合方案,利用在线的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生物特征的识别性能。经实验证实,该框架在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方面具有优势,更加符合实验室资源安全使用和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在大量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需要进行重复性身份认证的问题,但在身份认证中用户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存在着安全隐患.文章介绍了SHA-1消息摘要算法,并将其运用在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用户密码经过SHA-1算法加密处理后存储在LDAP目录服务器中,在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先将用户密码先进行解码,然后与LDAP目录服务中密码进行认证比对.该方法提高了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通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字化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综合业已成熟和正在发展的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提出一种认证模型,即基于令牌身份认证的认证方式,使用时间同步和事件同步技术用于解决令牌失去同步的问题,便于用户更加方便和可靠地访问和控制数字化校园上的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对第三方管理者的信任,最终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是通过数字身份验证的方法来增强联网用户的体验和登录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防止非法资源获取是关键,而合法身份认证是核心技术。不同于传统密码、IC卡等身份认证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具有不会丢失、遗忘、不易被篡改的优势。该文分析实验室资源安全管理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框架,结合并行融合和序列化融合方案,利用在线的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生物特征的识别性能。经实验证实,该框架在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方面具有优势,更加符合实验室资源安全使用和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来更好地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介绍了移动学习研究的内容以及实现形式,尝试将移动学习技术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结合,从而找出更适合终身学习者学习的方式,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学习过程监控是远程教育的关键环节。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状态下,脑电波、脉搏、血压、皮温等生物信号会有所不同。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的远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利用生物传感器采集学习者在线学习时的生物信号,一方面将不同学习者呈现出的生物信号特征分类,建立生物信号分类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动态采集的学习者生物信号通过蓝牙等无线传输方式输入学习终端,再通过Internet输入到远程学习管理中心,通过系统分析软件将采集到的生物信号与学习者生物信号分类数据库进行对比,以获得学习者的实时学习状态,为教师干预和学习者学习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基于眼动信号监控学习者疲劳状态的实验证明,利用生物信号采集技术对远程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有助于管理者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据此提供个性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学习者的关注和尝试。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设计要求及模式。  相似文献   

11.
This special issue was designed to promote an integration of mobile an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learning by inviting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draws upon both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guide investigation into learning involving mobile devices. Five empirical articles illustrated how mobile devices afford resources to learners and how new channels of data afford researchers new insight into learning processes. Authors of two invited commentaries note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researching mobile learning, which unfolds across multiple contexts and can involve novel tools, multiple learners, and instructors and experts. These authors propose a taxonomy that can organize research that investigates interactions amongst learners, instructors, experts, and tools across one or more physical contexts, as well as a research agenda that would empirically test and refine assumptions made by mobile learning theorists. In this commentary, the editorial team proposes that mobile an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may be improved through convergence. Theories of mobile learning can be advanced by adopting practices previously employed to refin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learning, whereas conducting research using mobile devices (and the data they provide) can further refin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learning. We illustrate these positions with examples, and consider how instruction must be designed and how learners must be prepared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learning using mobil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education landscape by offering learners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asynchronous, ubiquitous instruction. While there is a proliferation of mobil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mobile Web and stand-alone mobile applications,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learner expectations and usage intent in consuming digital documents from online content providers and digital libraries w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formal instruction. Understanding usage intent and actual usage of a mobile learning agent as a result of ease of use and usefulness of mobile devices will b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usage is proposed to help better articulat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implementing formal learning using a mobile device, specifically an electronic reader or a tablet computer.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平台是促进移动学习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及其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使得基于有线网络和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学习平台已不能满足当前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从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具有移动Web即时通信、资源实时移动共享等功能的移动网络即时协作学习平台的体系机构和系统功能,探究实现该系统平台的关键技术,以便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一种支持即时协作交流、实时共享资源与知识经验的新型移动网络即时协作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学习是一种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云计算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将大量资源聚合于巨大存储器中的、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一种先进技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为移动学习的发展创造全新的视野,能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无限丰富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资源将逐渐受到广大学习者的青睐.FlashLite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优势,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基于FlashLite的移动学习资源的系统分析、开发流程、关键技术,解决了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习软件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环境经历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线教育与社交分享到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教育资源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发展追求是:开放与共享、协作与互动、融合与创新.教育资源环境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学习者与技术、资源最为自然和谐的交互,使其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进而落实教育技术的宗旨:促进学习者学习,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两个维度为分类标准,可以将远程学习者分为自主学习者、潜在学习者、协作学习者和被动学习者。这四类学习者分别对应自主学习模式、激励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引导学习模式。典型的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文字教材、网上学习资源、视听教材和移动学习资源。不同种类的资源因其独特性而能够较好地契合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远程教育机构和研究者应该深入研究各种媒体资源的优势,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动机和能力,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多维资源组合,以期达到"适用、实用、够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移动学习是教师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服务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或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学生利用便携式的智能移动设备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而进行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计算技术实现交互式的学习。利用移动学习便捷、及时的特点,在分析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研究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Coursera作为开放在线课程的佼佼者,其教学成功之道无疑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该文通过跟踪学习"混合学习"课程,对其在资源、教学、学习及评价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梳理Coursera在教学方面的成功之道,并探讨其对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的启示。研究得出为使我国在线课程迅速发展,在根据我国学习者特点和现有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其资源设计应满足在线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上应提供完善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上要打造空前开放的学习共同体,评价上需制定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进而开发出"本土化"的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20.
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信息收集功能与移动学习协作活动的设计是远程英语移动协作学习实践项目的第一关键所在。根据远程英语移动学习协作活动,针对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信息收集功能、经常上网收集的移动学习资源、项目实践的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对协作活动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证实移动协作可以发挥移动设备在课堂内外的强大潜力,为解决传统协作学习的不足提供便利,促进、加快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