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斯韦恩提出的"输出假说"是"输入假说"的补充、延伸和提高。可理解输入不是成功语言习得的充要条件,输出必不可少。输出在语言知识的重构和内化过程中作用重大,它可以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可以验证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假设,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反思。当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输出假说"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重视语言输出;教师要采取科学方法,敦促学生尽可能多输出;学生要珍惜并把握每一次输出的机会,重视互动和反馈,输入与输出并举,构建更加合理的中介语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可理解输入假设强调输入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学习者注意到的,注意在增加语言的吸收效率上作用显著;可理解输出假设也强调注意功能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学习者写作是其主要的输出活动,学习者在写作中所犯错误能反映出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写作反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者的注意功能,从而对二语词汇运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反馈中要注意错误的层次、语块和扩展性语言的引入以及促进学习者的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认为:背诵输入可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转化显性知识为隐性知识、监控并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促进语言输出和提高学习者文化意识,并以此提出背诵输入的优化策略,从而有效地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甘晓莉 《海外英语》2012,(3):27-28,30
我国二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次性评定"的传统评改模式制约着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同伴互助交流并共同探讨写作任务,是将输出假设理论应用于二语写作的积极尝试。在二语写作过程中,通过学习者的互助互评,并反思同伴的意见反馈,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构建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是语言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两种理论,两者之间具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英语写作必须输入、吸收和输出并重,在加强学习者基础语言知识积累的同时,注重学习者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刘曲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401-401
"输入"与"输出"的相关研究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英语写作是语言习得中一个"输出"的过程,是英语学习者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及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切入点,通过不同教学法的动态组合应用来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发挥不同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来切实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顾靖 《海外英语》2011,(8):51+53
在影响二语习得的外部因素中,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人们就能习得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正确运用语言的机会,通过说和写这种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者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实现可理解输出。正是基于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的读写课堂活动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阅读课文的可理解输入,帮助学生完成可理解输出,从而真正地达到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说为理论基础,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建立"同伴反馈模式"。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同伴反馈模式与写作句式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得出结论,后者更有利于学习者吸收和理解各种句式并将其应用到写作当中。  相似文献   

9.
Swain(1985)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强调输出对培养和提高语言产出能力的贡献。他认为除了输入语,学习者的输出语对学习者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以语言输出假说为基础,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旨在分析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输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模因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模因理论视角探索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可操作途径,以具有复制因子特征的二语写作模因作为写作教学时语言输入、记忆、储存、输出的最小单位,构建模因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型。二语写作模因是涵盖语法、语义和语境的语言半成品,能够被整体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在执行写作行为时,能够作为预制的信息单位从大脑模因库中整体提取,为写作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搭建了一个理想通道,有助于提高语言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语言整体输出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琰  王斌  殷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95+98-95,98
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对象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对提高学员写作水平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教师反馈对学员作文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文章内容的充实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2)同伴反馈能够增强学员的读者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role of students’ reflections in their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Informed by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from 18 students across a semester of an English-as-a-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course at a university in China. In the course,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and students’ reflections were both informed by writing as a meaning-making process. The data sources included 72 pieces of student essays, 144 pieces of reflection written by the students, and post-semester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engaging students in writing reflections was helpful for developing their knowledge of writing, although the process somewhat followed a zigzag trajectory. The exercise helped them transcend their previous knowledge repertoires, thereby assisting them in critically understanding their revision process and refining their knowledge of writing in response to the teacher’s written feedback. In particular, the students felt that the meaning-making-based reflections provided clear and accessible layers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nt. As such, the students felt that they were able to harness their reflections as a written venue through which they could critically digest the teacher’s written feedback and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of writing as a meaning-making process while dialoguing with their instructor.  相似文献   

13.
师生面谈反馈指的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关于学生作文和写作过程所进行的写作会议。写作师生面谈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并有效的写作反馈方式(Ferris,2003;Williams,2004)。以往对于写作教学中的师生面谈反馈更多是一语的语境下;即使是二语的语境下,研究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对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在互动中的表现。本研究基于交互假说(Long,1981,1985,1996)和注意假说(Schimdt,1990)搭建起的沟通和辅助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根据对某中国大学的两位英语写作老师和五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期两个学期的调查和数据采集,针对老师和学生双方在互动中的表现以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利用师生面谈反馈对低水平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辅导时效果明显,并整理出一套师生面谈反馈的谈话模式以供其他老师实际操作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师生面谈。  相似文献   

14.
鉴于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对留学生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们在写作前阶段使用最多的为识别策略;在写作时阶段使用较多的是补偿策略中的近义词替代、母语替代和简化意义策略;在修改阶段使用较多的是积极接受反馈策略;写作策略使用与新HSK四级写作成绩呈正相关,与新HSK五级写作成绩呈负相关;不当的作文修改步骤和方法能有效预测汉语写作成绩;低水平的写作者往往倾向于选择计划性差、耗时量大、对写作策略使用熟练程度要求高的具体写作策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料进行认真分析,发现泰国学生在汉语离合词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偏误现象,其类型主要表现为助词"了""着""过""的"的残缺、离合词修饰宾语时的错位、离合词用于被动句、离合词扩展形式错误、插入成分错位等。分析以上偏误成因,可概括为母语的影响、目的语的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教师教学因素等四种。针对此,文章也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加强离合词本体研究、凸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存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克服学生对离合词的畏难心理等。  相似文献   

16.
教师对作文的书面反馈一直是EFL/ESL写作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焦点。以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书面反馈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基础,从教师书面反馈是否有效,如何给出有效的教师书面反馈,教师书面反馈的重点三个方面详细讨论在写作教学中应如何利用书面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提出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dentifies four successive phases in the study of written feedback to students' compositions. The studies included in these phases are distinguished by views of writing instruction reflected in their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e view of writing instruction as a series of teacher provided stimuli and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se stimuli; the view that the writing class is a rhetorical community, where teacher and students interact as readers and writers over texts; the view of learning to write as a phenomenon both natural and problematic, where school may interfere with students' natural development; the view that learning to write, like all other learning, depends on successful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s within student'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While reviewing recent studies of written feedback, the paper shows how these changing views of writing instruction are accompanied by chan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the study of the provision and processing of written feedback as well as by a gradual expansion of research contexts for looking at this problem. Finally, in view of such a line of development, it suggests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复效应在国内外得到了二语习得界不少学者的关注,同时这一效应被证实有助于学习者的二语学习。本研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在Levelt(2008)的言语产出模式的框架下,以Van Patten(1996)的信息处理理论以及Skehan(1998)的双模式系统为理论基础探索重复效应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重复对学习者写作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复杂性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重复对学习者写作流利性的促进作用在新任务中得到了迁移。  相似文献   

19.
张凯 《考试研究》2014,(5):91-94
《二语习得书面纠错反馈与写作》一书从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书面纠错反馈对二语写作和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该书以平行互补结构综括分析了二语习得纠错反馈研究(包括口头和书面)以及二语课堂写作纠错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写作时,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在不同商务活动中使用恰当的商务英语写作方法;二是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使用恰当的英语语言。由于身处内地,与国外联系相对较少,学生普遍缺乏商务英语写作的实战经验,他们期望中的商务英语写作的实用性不够强烈。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是被动式学习。该项目试图在现有条件下,从商务写作技巧与商务知识的关系及课堂教学艺术两个方面入手,以期找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商业文化素养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