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课。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一:朴实常态课应该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没有花拳绣腿,只有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态,使课堂具有质朴的特质。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师的教学模式,而是因地制宜,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力图使教学"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没有矫揉造作之态。  相似文献   

3.
程磊 《基础教育论坛》2013,(Z2):118-119
<正>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叶澜老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即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叶澜老师提出  相似文献   

4.
工作以来,听过许多课,有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更有同事们的"常态课"。相比之下,笔者更钟情"常态课"。一是因为"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差;二是因为在"常态课"中,师生往往能展现给我们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学校有一位老师,他所执教的班级,学生的字迹非常工整,作业十分细心。我听了这位老师一节"常态课",课  相似文献   

5.
<正>一、从常态课与公开课对比中认识上好常态课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也应运而生,诸如示范课、观摩课、试验课、研究课,等等。这些公开课,除了少数教师作秀外,应该说大部分是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  相似文献   

6.
常态下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日常经历的教育生活,无论在时间还是数量上,常态都占绝对比重,应该说常态下的教育,对学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一节热热闹闹的课,看似激情四射,可是给学生留下的持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杜威曾经提出:在学生亢奋的激情下实施的教育影响,并不是真实的,效果要打折扣。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常态教学,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优质课、展示新课程理念的公开课越来越多.然而,反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不禁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如何在"常态课"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常态课"教学也能产生与"公开课"一样好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去耕种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呢?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下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的一种自然、正常状态,既不流于形式,也不枯燥乏味。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并不是说教师大部分时间在上常态课,就能把这种课上好,当前语文常态课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语文教师注意。一、当前语文常态课存在的问题(一)"随意"课、"常设"课太多常态教学不是随意教学,但有些教师在潜意识里往往把"常态"和"随意"画等号,他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校本培训是学校提供给教师的最大福利,课例研究则被成为未来校本培训的最佳方式,它最实在、最有潜力,同时也最难搞。若干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都可以整合到课例研究之中。对教师来说,最有效、最直接的课例,应该是常态课例,即自然状态下的一个平常的课堂教学例子。对此,我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杨惜春 《教师》2011,(22):105-105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很多课堂教学,表面上看很热闹,可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时候都是常态课的教学。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常态课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明白的是,常态课绝对不是原始的低效课,而是把常态课上成"常态下的精品课"。我觉得要提高初中物理常态课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家常便饭最养人。学校的家常便饭就是常态课,因为它是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教学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以课堂监督促使教师的常态课走向优质课,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一:朴实 常态课应该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没有花拳绣腿,只有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态,使课堂具有质朴的特质。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师的教学模式,而是因地制宜,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力图使教学“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没有矫揉造作之态。  相似文献   

13.
"常态课"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学习目标的日常教学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快乐、高效的生物常态课。本文就谈谈自己在常态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钟情常态课     
工作以来,听过许多课,有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更有同事们的常态课。相比之下,笔者更钟情常态课。一是因为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差:二是因为在常态课中,师生往往能展现给我们教学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常态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追求的课堂教学。常态教学,顾名思义,它指的应是通常或本来的状态下朴实、扎实、充实、丰实的课堂教学。然而,当我们听了一堂堂原生态的常态课后,不得不反思:以去"浮"求"实"为核心的常态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是教师凭借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根粉笔、一本教学用书,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是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常态课就是平时教师按教学计划在教室中仅仅面对学生所进行的课堂教学,它能最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老师的教学状态。新课程理念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关茜 《山东教育科研》2009,(22):61-62,6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引导教师由对“理想模式”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建立更为合理的公开课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突出公开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上好每一堂常态课”是关键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韩安垒 《快乐阅读》2011,(12):27-28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很多课堂教学中,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热闹,可是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时候都是常态课的教学。因此,如何提高科学常态课的效率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必须明白的是,常态课绝对不是原始的低效课。提高常态课的效率,就是说把常态课上成"常态下的精品课",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来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性教学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常态"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正常的状态。那么"常态课"就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教师在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何谓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堂课",未必要准备什么课件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那一番做秀的工具,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如今当公开课被摆花架子、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词语包装之后,"常态课",便又重新走进人们喜爱的视野,就如一位素颜美人儿去掉多余的粉饰,俏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数学课堂已经今非昔比,过去教师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师道尊严,权威不可动摇,而现今新课程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已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流,课堂的主角已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但有人也对此提出异议,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可谓是百家争鸣.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堂的"常态课"与"观摩课"或"比赛课"还是有区别的,"常态课"追求的是实效,学生通过一节课45分钟的学习,是否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否真正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技能上是否得到提高?对数学是否产生持续性学习的兴趣?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至少应该在3个方面进行长期的努力.这3个方面相互辉映,共同作用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笔者称之为数学常态课的"三潭印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