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幼小衔接理念具有一定的单向特征,幼儿园比较重视幼小衔接,而小学阶段对幼小衔接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导致衔接过程不流畅,幼小衔接效果不好。本文通过对双向互动幼小科学衔接的内容研究,分析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探索更有效的双向互动幼小科学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上的承接和连续,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整体教育的双向衔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做到全程衔接,明确园所育人目标;全面衔接,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协同育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联合教研,建立双方衔接机制;综合治理,提炼园所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小学则是幼儿进行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过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鉴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小学学习。本文从幼小衔接的含义、展开幼小衔接工作的原因及具体优化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园大班儿童,良好的自主性行为习惯能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新环境中的新角色。通过对大班幼儿在进餐中自主性行为习惯的观察分析,作者提出了尊重差异、以身作则,提升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进餐自主性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以促进幼儿个性化自主和规范化的自主发展,助力幼小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过渡过程。在这期间课程的设置应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双重特点,这样才能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转折阶段,平稳进入小学。本文针对衔接的问题,首先对幼小衔接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然后对幼小衔接中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机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与小学的紧密合作是实现幼小衔接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运用问卷法对贵州省79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探究幼儿园与小学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现状,结果显示:存在合作主体地位不平等、形式固化、活动内容简单且时间较短、运行机制缺乏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提高幼儿园与小学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质量及加强合作深度,合作主体应丰富合作形式与内容,形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建构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卢梭自然教育观崇尚对儿童本性的尊重,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发展过程中接受的教育会出现违背儿童本性的系列问题。用卢梭自然教育的理念分析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幼小衔接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系列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被尊重,衔接过程有待进一步被看见。因此,本案例记录的“向小学出发:小主播体验记”活动的诞生就是立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以播报活动为载体来充分尊重他们的真实表达,支持其主动对小学展开探索,努力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来进行入学准备,不断获得与小学相关的经验,建立起积极的入学期待,达成自主衔接,让科学衔接的教育意识跟随幼儿的步伐慢慢辐射到家、校、园、社区,以多方的协同努力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为了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我们尝试通过“探玩”游戏的开展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0.
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现全面而科学的衔接。我们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在游戏中渗透,让幼小衔接更加贴近儿童日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针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观念影响、幼儿园起步体育教育缺失、忽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几个方面深度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提出转变观念以幼儿为抓手;完善幼儿体适能教育体系;颁发体质健康水平合格证书,让体质监测成为入学、入职的指挥棒等解决策略,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幼儿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家庭是孩子的基本生长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幼儿园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所学样 ,是感知认识社会的第一步 ,发挥好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搞好沟通与配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先生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遵从编排内容以儿童为中心、编写语言采用标准儿童语、表述形式儿童文学化的编写理念,不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变革的社会影响,也体现了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变革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在幼儿园备受关注。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在某市幼儿园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传统蒙学教育知识缺失、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重讲述、教学过程忽视幼儿感受。为此,从提高教师传统蒙学知识素养,挖掘优秀蒙学教育内容,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关注幼儿感受及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5.
公民教育在促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方面以及小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关键时期。现有研究对小学公民教育的内涵、课程、教学和方法的发展重任已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当下积极探索小学"参与式"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摸索公民教育师资培训的有效路径等是促使我国的小学公民教育走向科学化、常规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温虹 《美育学刊》2020,11(2):20-26
美国克拉克艺术博物馆在全美“开端计划”基础上,结合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资源策划和实施了面向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的艺术开端课程,这种发生在艺术博物馆里的正式幼儿教育课程对我国正在蓬勃兴起和发展的美术馆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研究艺术开端课程的策划与实施,可以针对国内美术馆幼儿教育现状提出从普遍性到针对性的幼儿群体课程开发、美术馆幼儿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等一系列馆园合作方式与建议,以改变目前美术馆零散性亲子活动为主的现状,并能构建与幼儿园更好衔接的馆园合作课程。  相似文献   

17.
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大学生“顶岗支教”乡村幼儿园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幼儿园教师问卷和访谈,与孩子的交往观察了解,发现农村部分留守幼儿存在一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安全感缺失,攻击性行为多发、情感交流缺乏,内心失衡、认知水平较差;并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学校、家庭等维度提出解决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深受其先辈及当代教育家和生活时代的影响,是在"儿童之家"丰富的体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具有连续性与敏感期的幼儿体育发展观,和谐、均衡发展的教育目的,以肌肉训练、游戏为幼儿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自我教育"的体育教育原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的幼儿体育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早期体育教育,强调体育在幼儿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平等、合作与互动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杜丽姣  边霞 《美育学刊》2020,11(1):7-12
美国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在经历进步主义、结构主义立场之后,正在跨入新的时代。当前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加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带有明显的社会重构功能。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应在考虑文化适宜性的前提下积极了解国外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思考、寻求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儿童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670份有效问卷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20~30岁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满意程度、以后是否打算回来、外出打工年数、从事行业、平均月收入、所换工作数目、工作之余打发时间方式、遇到问题找谁帮忙、是否参加过党团组织、加入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类型、人均承包土地、土地是否流转以及对流转费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