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商品效用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方法;商品效用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掌握商品效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学在国内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有不少人对消费社会学的效用表示质疑。但要回答消费社会学究竞有什么用的问题,不能不引申出更为一般性和根本性的社会科学的效用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科学的综合效用分析框架中,讨论分析消费社会学的效用空间。在这一框架中,社会科学的效用涉及多个维度,包括工具性效用与自目的性效用、外部效用与内...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学效用规律,分析学生边际效用心理活动与总效用心理活动,根据学习心理的三种属性,即生活实践性、动态性与饱和性。提出用效用评价体验教学理念和效用首因效应教学理念,进行单招计算机教学,以期对单招计算机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分析商品效用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方法;商品效用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掌握商品效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边际效用和网络经济的概念诠释,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存在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关于网络经济边际效用的学术争鸣,最后通过对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特征分析,论证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性.  相似文献   

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本文通过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分析,论述在课堂教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际存在和影响,分析该规律如何影响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用,指出课堂教学中两种看似平常的教学行为的负面影响。鉴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本文尝试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看效用价值论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专门从这一角度与之商榷的文章不多。本文则是从这一角度与效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讨论。笔者首先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偏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来分析商品价值和把马克思主义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然后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在科学抽象法认识和运用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发展中对具有负外部性产品的生产效用、个人消费效用和社会效用的分析,阐明对负外部性产品征税的必要性和作用,以及政府在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宜沅 《高教论坛》2007,(6):126-129
效用概念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而边际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学家对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在科学的意义上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显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效用概念和边际分析法,对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外,论文还对效用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边际效用理论与高校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跃 《江苏高教》2001,(6):26-28
本文从建立高校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等基本概念着手,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说明与边际效用有关的两个基本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总效用最大规律,并由此说明这两个基本规律对高校财力资源优化配置在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定量计算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效用的专项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文章基于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偏好两种差异,分别采用经济学中的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大学英语分层与无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无分层教学模式。它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基本理论包括现代职业教育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范式理论、职业教育传播理论、高职教材评价理论;基本原则有:能力本位原则、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职业成长规律原则、行动导向原则、职业教育课程论与专业教学论原则、教育传播原则;开发模式有:通用模式和"4912"实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udy examined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knowled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expertise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assistants (TAs). ID theoretically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atic and meaningful patterns of cognitive organization that characterize teaching expertise. Therefore, it should support TAs in developing more expert‐like methods for their teaching design and performance. We utilized a case‐stud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processes and external behaviors that unfold as TAs respond to ID as supportive of their teaching goals. TAs indicated increased self‐awareness and metacognitive reflection about their teaching, and increased in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TAs' individual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d their tendencies to adopt and implement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ID process and principles, with perceived utility emerging a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T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叙事研究受到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浮出水面。通过对教育叙事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入手,进而谈论了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促使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升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促进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不断反思;促成教师间的团队意识。最后,提出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捷之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于应用文的教学也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应用文的教学往往以考虑其实用性为主,因此有一部分职业院校中将应用文教学代替了语文教学,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就主要对应用文教学中文学因素的渗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专业理论课程面临着理论难度加大、记忆曲线加长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压力,对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形剧本的课堂演绎立足于还原理论的实践基础,将教学内容编撰为概括的、有待丰富的剧本;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边演边完善;最后再进行点评归纳为相应的理论要点。其优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记忆性和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了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生动性和丰富性,为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效应”可以解释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教学评论的一种教研形式所能达到的效应。从而,“公开课的应然效应”就是公开课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公开课目的之所在。进行提升“公开课应然效应”的学校管理对策研究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学校管理层应该改变对公开课的态度,并由校长亲自参与听课评课;改革公开课教学的组织和评价制度;帮助教师正确对待职业和公开课,从而提升“公开课应然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要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要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突破传统工商管理教学的重重束缚,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加速转型引发了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现代化语境中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个体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功利化与道德化以及教师与同行的关系问题。要在现代化语境中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必须着眼于全局,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伦理—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英国学科领导人以管理者、领导者、专业人员以及协调者等角色在学科领导、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利用资源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需要具备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素质.英国《国家学科领导人标准》以及英国学科领导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教研组长的发展与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