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同质化现象动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同质化是指传媒在组织结构、市场定位、传播内容和风格等方面的趋同性.传媒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合法性"①危机,即传媒为了适应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要求而必须接受那些被外界认同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正是这些观念力量导致传媒的同质化."合法性"危机通过三种机制对媒体的同质化起作用:一是强迫性机制,也就是传媒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宣传政策,否则传媒就无法生存;二是模仿性机制,即传媒为了生存模仿其他媒体的成功的行为和做法;三是社会规范机制,即传媒必须遵守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三种机制的作用,传媒才形成同质化.  相似文献   

2.
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平衡好影响媒体生态环境的三种力量:组织的力量、大众的力量、市场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回顾分析,从学科本身、传媒产品、传媒组织行为、媒体市场结构、传媒产业结构、政策与规制等六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对2008年新闻传播类相关期刊文献的回顾分析,从学科本身、传媒产品、传媒组织行为、媒体市场结构、传媒产业结构、政策与规制等六个方面综述了2008年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传媒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跳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单个领域,从更高的角度分析传媒业发生的种种变革.可以看出传媒为了生存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动:一、观念求主动。观念主动.是这个传媒市场对于想要生存下去的媒体的最低要求。不断增强受众本位意识.倾力打造品牌意识.崇尚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明确自身社会责任成为传媒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它是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国家主权宣誓的无形体现。因此,国家形象本身意义非常重大,它对于国家在国际中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体制与行为的完善,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与客观的条件基础,但是国家的形象塑造就离不开大众传媒。通过媒体传播影响公众的舆论导向,传播并表现国家形象,通过外宣传媒表现国家总体形象,也成为了各国外交的手段之一。由此,我们应该遵守媒体传播的有关规律,并融入世界传媒体系,提高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笔者基于此,首先分析当今社会传媒力量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及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外宣传媒的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最后提出了在塑造国家形象中传媒必须遵守的媒体规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从产业层面还是从事业层面来看,传媒政策都要求媒体不仅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还需要关注市场(受众)需求。那么,在市场与事业的博弈状态下,党性明显的主流媒体是如何生存的?此类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是否有效的践行了相关传媒政策呢?本文以报纸为主流媒体的代表,考察2003—2008年之间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变化与国家传媒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08,(12):65-65
政策环境是电视合法性危机的第一个来源。政策环境要求电视从宏观、全局、长远利益等角度去考虑自身的行为模式的选择。它代表的是一种长远意义上的合法性,也是一种直接的强制力量,电视机构必须尽全力化解可能出现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姜蕾 《今传媒》2010,(1):60-62
在全球化时代,传媒面临的是来自国内外的竞争,特别是跨国传媒巨头的挑战,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中国传媒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目前我国传媒同质化竞争严重,传媒传统经营模式出现了增长的极限,如何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打造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广播电视传媒是中国媒体行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大局中,其作为主流媒体的融合探索是全行业探索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广电传媒必须从观念导入,在战略、理念、机制、平台、运作等方面全方位结构提升,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基础,谋划深度融合发展的系统性策略。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作为一家有着较为深厚改革创新积淀的城市广电传媒,在近年来的融合改革中,以系统思维推动深度转型,构建运营一体化统筹、质量效益合一的新型主流传媒机构,走出了一条具有城市广电特色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4):59-64
自19世纪后期以来,欧美国家形成了包括行为守则、道德准则、新闻评议会、外部监察员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媒体自律制度。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传播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欧美媒体自律制度进行了很多革新。其中,引入公共力量进行监督以及实施"有规制的自律"是两个主要方向。这些变化反映的正是当代欧美传媒政策路径的转型方向:强调多主体合作、对话以及责任分摊的"共同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西部的广播电视媒体也成为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关注西部传媒的生存现状,科学研究其发展对策,积极发挥传媒的观念和舆论引导作用都至关重要。本刊西部专题的推出,正是为满足这一需要,而西部媒体问题的解析对中部地区同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制约因素,是指社会对记者的控制、牵制和约束因素。记者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受到社会的制约是必然的,因为任何社会系统、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包括新闻传媒及个人,都必然要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控制与制约,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变得混乱无序。 美国社会学家梅尔文在70年代中期提出了“媒介依赖论”的学说。“媒介依赖论”认为,依赖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即社会依赖媒介,媒介也依赖社会,二者相辅相成。例如,社会需要从媒体获得大量信息资源,否则,人类就很难相互沟通与理解,同样,媒体若得不到各种社会资源,也难以生存下去。由此可见,社会制约因素对媒介和记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制约因素对记者的影响有硬性制约和软性制约两大类。硬性制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包括政党和新闻政策,各种新闻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是传媒及记者都必须遵守的。软性制约具有非强制性特点,传媒及记者可以接受这种制约,也可以不接受这种制约,例如受众对传媒的批评建议等。  相似文献   

14.
朱青青 《新闻世界》2010,(12):98-100
无论是从产业层面还是从事业层面来看,传媒政策都要求媒体不仅要发挥“党的喉舌”作用,还需要关注市场(受众)需求。那么,在“市场”与“事业”的博弈状态下,“党性”明显的主流媒体是如何生存的?此类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是否有效的践行了相关传媒政策呢?本文以报纸为主流媒体的代表,考察2003—2008年之间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变化与国家传媒政襄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视台同质化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媒体价格战、促销战、用户战不断升级,利润减少、成本增加,两极化趋势凸现。传媒市场同质化竞争已衍化为一种替代型的竞争,即一种"有你无我"的"生死博弈"。作为市级电视台如何在这种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脫颖而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呢?笔者认为,唯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受众和用户。同时,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努力壮大事业、产业"块头",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格局,才能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集团的组织转型是政策性强制和利益性诱致相结合所驱动的,但来自制度缺陷、利益牵绊、路径依赖的阻力,导致报业集团组织能力与独立市场运营主体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报业集团要向创新型传媒集团转型,必须优化组织设计,加大对管理结构的投资与建设,以便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应多媒体的生产营销方式的要求,支持持续创新.建设创新型的传媒集团应该具备三个社会条件:组织整合、财务投入和战略控制.能否具备这三个社会条件取决于宏观制度、传媒集团本身与传媒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2004,(10):39-39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传媒市场态势正发生着急遽的变化,卖方市场的消解,买方市场的形成,是我国传媒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现实。按照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产业竞争分析模型,结构的嬗变是传媒行为变化的强制性规定力量,传媒行为是否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直接决定着传媒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2,34(12)
媒介融合作为当下行业生存的因应与趋时手段,其要义不在于不同媒体削足适履,而在于长短互补.朱剑飞、秦空万里的《融媒≠出路:对我国传媒业数字化生存的再思考》指出,如果没有传媒组织行为的融合、没有媒体行政管制的突破、没有三网融合这一必须借助的媒体融合的终端出口,—切皆言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办好一个媒体,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把握好中国的国情,严格遵守国家的法令与法规,执行好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二是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受众的需求,准确地切入市场,在传媒市场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三是有一批具有卓越的策划能力,执行力的编辑人员,能担当起建构、传播新文化、新道德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产业规制理论为调查框架,以传媒业界人士为调查对象,发现在传媒市场结构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我国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但竞争并不充分且公平不足.竞争压力首要来自于市场变化而非政策管制,激励创新成为提高传媒产业效率的最大共识而非传媒机构产权改革.经营行为上,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兴媒体在研发、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投入方面高于传统媒体,行政成本则相反.传媒绩效上,八成从业人士肯定了我国传媒宣传党政政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国有传媒企业的社会效益认可度高于非国有媒体企业,经济效益则相反,预示着我国未来传媒规制创新将面临异常复杂的权衡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