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三课本中“中和热的测定”这一学生分组实验中用到碎泡沫或纸条。这些东西零乱,不易保存,而且学生容易乱扔,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保温效果还不是十分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实验做了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大烧杯内底部垫上一块大小、薄厚适宜的硬泡沫,使放入的小烧杯的杯口与大烧杯的杯口正好相平。然后再用一块合适的软泡沫塑料把小烧杯的侧面包严,  相似文献   

2.
1 “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演示实验初中化学教材有关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的演示实验中 ,要求“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注意溶液温度有什么变化” ,这一做法存在两个缺点 :(1)只能让少数学生接触烧杯外壁 ,不能向全班展示实验现象 ,直观性差。(2 )烧杯外壁温度很高 ,接触时烫手 ,不安全。我在教学时将这个实验作如下改进 (装置见图 1)。图 1取一支细长的试管 ,注入5mL无水乙醇 ,用试管夹夹住浸入刚被稀释的硫酸烧杯中 ,由于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从而试管中的无水乙醇立即沸腾(无水乙醇沸点 78 3 2℃ ) ,用烧着的火柴杆靠近试管口…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研究新课程,探究新时期的育人方法。我在平时的观察中注意到,有的任课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往往面面俱到,结果一节课讲解占去了大半时间,真正留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只有一二十分钟。如:高二生物《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有三个内容,本来一个课时就偏紧,待老师一一讲完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理论部分,一些学生刚刚把实验仪器安装调试好、化学试剂配制好,还来不及观察(不要说深入探究),下课铃就响了,学生只能草草收场。这节课也只能算是老师在讲实验,而不是学生在做…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 ,演示硝酸铵溶于水的吸热现象时 ,采用溶解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水冻结成冰 ,拿起烧杯时不会掉下来的方法 ,而演示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现象 ,则是溶解放热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蜡熔化 ,拿起烧杯时木板会掉下来达到目的的。这两个演示实验成功率不高 ,效果欠理想。如果直接用温度计来显示溶液温度的变化 ,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又无法看到。为此 ,本文对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图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图中 1为一次性使用的废输液管 ,2为 1cm长的圆珠笔芯 ,将两根输液管连通在一起 ,3为稀释了的红墨水 ,以不超过…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我在教"碱的性质"时,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学生观察好后我将它放到试管架上继续做其他的演示实验,过了一会,一个讲台边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装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红色的酚酞变成无色了,而装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还  相似文献   

7.
1实验材料可乐瓶1个、矿泉水瓶2个、注射器3支、烧杯2个、滤纸、浓氨水、酚酞试液、热水。2实验准备本实验是在原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用封闭的可乐瓶替代半封闭的大烧杯,用喷有酚酞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小烧杯,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替代敞口的小烧杯。为了让演示实验更生动有趣,可将滤纸折成漂亮的花朵状。这就需将可乐瓶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可乐瓶中间断开,分为上下两段,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使用溢水杯,但各学校传统仪器中没有。现行教材人敦版物理第一册中,是用倾斜放置装满水的烧杯代替,实验教师若稍有不慎.便会碰倒烧杯。教材中是用手提弹簧秤测小石块重力和所受浮力,学生很难看清示数。在测浮力时.眼既要看弹簧秤,又要注意石块不能露出水面,又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操作确实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结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行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无论会考、中考、高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都有充分的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虽然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得相当精彩,学生实验也基本上保质保量完成,有关的实验习题也进行了足量的训练,但无论是中考或高考,只要实验考题稍有变化或难度,考生的失分比率就明显突出。如1998年高考化学27题,考生在“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约100mL空间”这一知识点上失分较多。…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演示实验中,课本中运用烧杯倾斜向外溢水。当溢水很慢时,往往水会沿烧杯外壁流失而不能排到收集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小桶中,这样实验数据就会有很大差异,结论也不易得出。为使实验效果更好,在没溢水杯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制和演示改进。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课本中,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有1项是检验蜡烛燃烧产物的。书中介绍的方法是:取1只洁净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然后迅速把烧杯翻转过来,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教材中,苯与溴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圆底烧瓶中进行的。由于反应放出热量,使苯与溴都产生了气化现象,烧瓶内充满了苯和溴的蒸气。当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时,苯和溴的蒸气外逸,污染教室内的空气。为此,我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仪...  相似文献   

13.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本中介绍的水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 ,形象地说明了水分渗透作用的原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 ,为了更多地说明问题 ,进一步满足教学的需要 ,对该实验进行了补充演示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验设计课本实验是在一烧杯中盛清水 ,用一长颈漏斗盛蔗糖溶液。长颈漏斗口封有一层半透膜 (笔者选用的是动物的膀胱膜 ,经过轻刮处理后效果较好 )。由于水分子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 ,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单位体积的清水中的水分子数比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 ,在单位时间内 ,由烧杯向漏斗中通过的水分子数多于由漏斗向烧杯通…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化学课本上有两种爆炸实验,一是粉尘(固体颗粒)爆炸实验,二是气体(氢气、甲烷等)爆炸实验。但绝大多数化学老师都绕开不做这两个实验,为什么呢?主要是老师自己有很大的畏惧心理。一是怕实验不能成功,在学生面前下不了台;二是怕爆炸的巨大力度,把自己都吓着了。于是只能照本宣科,或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下爆炸的原理,但效果远不及做出来的好。本人每学期都做这两个实验,均获得成功。在今年暑期实验培训中,44个学员进行爆炸实验的设计,能有  相似文献   

16.
生物是一门实验、实践性学科,在中学所学的学科中.学生通常认为语、数、英是基础课,生物是“副课”,一般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这样老师就比较难教。通过本人多年从事生物教学的经验,我认为要想教好这门课,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7.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 (华东版 )第 56页第 4章汽化和液化一节中 ,要求学生按图 1所示的装置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和观察水的沸腾。粗看起来本实验似乎无技术性问题 ,几乎无失败因素 ,而结果十有八九都是失败的 ,得不到应有的结论。其失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消耗时间太长 ,致使课堂冷场和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温度升不上 ,继续加热 ,温度却维持在95℃~ 97℃ ,烧杯中的水已明显减少 ,温度仍不上升 ,而且也不出现大量的由小变大的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图 1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温度…  相似文献   

18.
正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因而课本上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的自主实验。但受学校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实验做不成或实验现象不明显,老师不得不把实验现象和结论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上课时高兴而来,沮丧而去,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如果我们对实验器材稍加改进,因陋就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对三个实验的小小改进,希望对大家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有所帮助。1晶体熔化实验的改进在做晶体熔化实验时,课本上建议的材料是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光的衍射》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对泊松亮斑的现象半信半疑,更有甚者反复追问老师,是不是在屏的中央有一小孔才能出现泊松亮斑。为了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对泊松亮斑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设计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然后安排学生做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20.
我在带领50名学生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使用了新仪器研磨过滤器,感觉效果很好,把使用心得写出希望让更多的老师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