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实施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下的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下的自主性阋读和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以个性教个性的三方面教学策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个性化阅读教学新理念伴随新课程改革步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风靡课堂,且异彩纷呈。但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让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有失个性"。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多元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顾名思义,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其营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回归阅读教学的"原点",彰显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这种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实现师生、生生多向对话,全方位呈现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中彰显阅读个性",以人为本"开展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一、尊重学生的需求与阅读特点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和成熟,基本上已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正在飞速发展,认知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不难看出张扬学生个性、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已经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课程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有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与理解。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个性理解和独特的感悟,体会,把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理念落到实处。但是,由于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脱离文本,随意解读的现象,这就失去了个性化阅读应有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水平.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凸显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阅读的舞台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也都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注重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味简单地肯定学生的见解.笔者以为,要真正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则".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现代教育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的发展,才能赢得社会的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许英军 《考试周刊》2014,(14):56-5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主体性,这是由个性化学习规律决定的。我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谈体会。1.注重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氛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在平等对话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而且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努力构建民主、和谐、融洽、互动的对话平台,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阅读提供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只有这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稳固发展,语文阅读素养得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实现师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基本定位为——自主阅读,平等对话,发展个性,着力目标、方式、过程等方面实现个性化,把展现个性魅力的时空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实现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无疑,这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重和关爱.因此,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个性化、多角度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首要途径和必要工具,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A3):24-25
<正>小说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阅读与鉴赏"的相关论述:"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规定作为阅读教学重点的小说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体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为主。然而,受高考指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让他们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尽情彰显!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式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语文个性化教学是实践语文教学目的和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关键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最新要求.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出"整齐划一"的圈子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个性化阅读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差异,其次要倡导自主阅读,再次要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