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先富,共同富裕”是对收入分配原则的创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部分先富,共同富裕”原则的运用,是收入分配方式的创新.这两个创新命题是收入分配理论的次优选择,是非均衡中间道路模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由于这两个命题各自都可以派生出三种分配原则或方式,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收入分配思潮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探讨这两个命题的科学内涵.实行兼顾先富与共富原则,在高收入阶层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使低收入阶层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兼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使劳动者收入也保持一定幅度增长.科学的选择这种收入双增长的格局,是保证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们从市场经济角度反思和拷问计划式按劳分配形态的历史缺陷,就会发现它在分配机制和分配观念上夸大了按劳分配消灭剥削的政治功能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作用,导致收入分配及其差距趋向一元化和平均主义化,在分配政策和尺度上对体力劳动的偏好和对劳动的市场效率的忽视,导致了社会劳动趋向体力简单化和市场低效化,必须予以克服并彻底实现向市场式按分配形态的过渡和转变。  相似文献   

3.
兰明娟 《考试》2010,(5):124-126
1.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列宁、斯大林发展了“按劳分配”学说,并在苏维埃建立和实践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萨伊发展了斯密的要素决定价值论,提出了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上可以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设想。即把分配分成两个层次,各个层次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采取按要素分配原则,再分配采用按劳分配原则,并使这两种分配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最终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的含义及按劳分配同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理论界讨论多年仍未达成共识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再探索。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边际生产收入进行分配;按劳分配同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统一的,但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又存在着矛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劳动所得不等于按劳分配,它可以通过按劳分配获得,也可以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得 在公有制范围内,研究分配问题应该着重研究工人的收入如何与他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适应,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既不搞平均主义,又反对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计划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如要求任何人都按照劳动这个共同尺度领取个人消费品,否定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资金所有权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性表现在分配制度上,就是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同时注意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和实现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劳”有三种形态,并不是仅依据劳动能力进行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与资本家所得并不是按体力劳动能力分配与按脑力劳动能力分配的差别,而是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与以资本收入为主的区别,其分配中存在贵较严重的剥削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且分配中的剥削性逐步消除,逐步走向劳动作为单一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9.
劳动正义作为对人们的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是否合乎正义价值的哲学追问及规范诉求,其内在地包含劳动生产效率、劳动分配公平、劳动关系和谐、劳动自由自主等基本价值内容。而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则包含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社会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态生活共同富裕等内容。劳动正义对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支撑意义,集中体现在:劳动生产效率为共同富裕奠定财富基础,劳动公平分配为共同富裕提供正义守护,劳动关系和谐为共同富裕提供秩序保障,劳动自由自主为共同富裕确立价值指针。因此,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当代中国实践进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积极践行绿色劳动理念,坚守劳动自由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10.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具有两极分化的性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共同富裕,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小学阶段择校现象的产生,以及高校收费政策的出台,教育公平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体制变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并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实现,从理论上阐明教育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公平问题是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内的沿伸和具体表现。在经济学中,公平一般是指收入或财富的合理分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收入或财富的分配所依据的标准不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即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分配以个人所付出的有效社会劳动为依据。付出的有效社会劳动较多者,获得较高的收入。除了政治…  相似文献   

13.
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李明芹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概括他说,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坚持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然而,其劳动计量上的技术性难题决定了只能在公有制经济绝大多数行业中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我国现行分配政策与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偏离较大,因此,必须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收入政策的调整加以矫正。按要素的均衡价格分配需要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同时,还要有政府对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按要素分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但会造成社会难以接受的贫富悬殊,后者亦需要政府收入政策的调节。一切非劳动要素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按其均衡价格分配。就劳动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价格分配则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可计量领域;后者适用于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不可计量方面。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劳”有三种形态,并不是仅依据劳动能力进行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与资本家所得并不是按体力劳动能力分配与按脑力劳动能力分配的差别,而是出卖劳动力的收入与以资本收入为主的区别,其分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剥削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必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且分配中的剥削性逐步消除,逐步走向劳动作为单一分配主体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8.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实现共同富裕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也在变化。与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转向市场相适应,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从产品型向市场型转变,尽管不同于按劳分配的经典观点,但没有脱离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且有利于发挥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与此同时,所有制关系从单一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使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逐渐缩小,并且在理论逻辑上难以与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的原则相兼容。共享型按劳分配拓展了按劳分配的理论内涵,能够有效发挥公有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作用,与市场经济高度融合,是按劳分配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性转化。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让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表明我们党已经背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让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