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失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从过失侵权中的谨慎义务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应确立“合理的人”、“合理的谨慎”、“不应该的危险”这样三个基本概念并科学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并以“合理的人”、“合理的谨慎”、“不应该的危险”作为具体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过失侵权的客观标准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网络用户通过信息存储服务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下,服务提供商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依赖于对其主观过错的认定。法院在具体案件审理中需要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外在行为来判断其主观过失,而注意义务是现代侵权法上判定主观过失的基准,也是主观过失判断标准客观化的必然结果。通过判断服务提供商是否履行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最终认定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中,我们随时可能会与侵权行为不期而遇。而在侵权法中,过失侵权占有较大的比重。过失的判断标准就成为归责的一个重要问题。英美侵权法对此采用的是"合理人标准",即以一个理性的通情达理的人作为行为的参照标准。在我国侵权法上,对过失侵权行为的认定仍是空白,因此这一标准对我国侵权法的构建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柯 《华章》2013,(23)
作为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医疗过失的认定非常重要。厘清医疗过失的本质是正确认定医疗过失的基础。但和侵权法理论中对过失究竟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还是客观行为本身存在争议的情况相同,学界对于医疗过失的本质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主要从医疗过失的本质、可归责性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医疗过失展开讨论,期望能对侵权责任法中医疗过失理论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违反注意义务的判定标准是过失侵权领域的重要理论,分析违反注意义务与过失的关系可以揭示注意义务对过失侵权认定的作用。考察域外侵权法违反注意义务判定标准,分析合理人标准和效益成本标准的优缺点及可借鉴程度,以期完善我国侵权法上违反注意义务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立法本意在于公平分担责任的过失相抵原则是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调整原则,同样应适用于严格责任。我国关于过失相抵适用于严格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为基本不适用、有条件适用以及明确规范适用三个阶段。出台不久的《侵权责任法》既有关于过失相抵的一般规定,也有在严格责任领域适用的特殊规定。在新的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如何在严格责任中适用过失相抵原则产生了以下两大新问题,需要进行解读。即如何处理《侵权责任法》关于过失相抵的一般规定与其在严格责任领域适用的特殊规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旧法律规定不同的情况下严格责任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应当如何限制。  相似文献   

7.
判断过失的客观说主要是以"第三人"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安全注意义务。该"第三人"为法律虚拟的理性人。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过失上采用客观标准可按照以下步骤:存在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法定标准时,先依据法定标准判断;在某些行业规范中规定了特定行业和执业人员行为标准时,这样的行业标准可以补充法定标准作为判断过失的依据;在寻尽以上方法后,才能运用"理性人"的标准,结合具体案件中主体行为能力、社会专业角色、有无突发情形这三种常见特殊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8.
追究食品安全监管刑事责任重在保护公共安全,区别于重在保护职务的渎职罪责任。应借鉴监督过失理论,以危惧感说认定监督人过失;应根据客观归责论,结合《食品安全法》判断监督过失行为;根据法人实在说,我国监管刑事责任主体应为行政监管人员;不能以中断论将监督客体限制为被监督人的过失行为。监督人罪名与被监督人罪名无关,监管刑事责任与渎职罪责任是想象竞合关系。一般应按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食品监管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过失是医生在施行医疗行为时违反其应尽的注意义务而引起患者损害后果的行为,它是构成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当依据客观标准来衡量医疗过失。对医疗注意义务相关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以具体标准进行认定,反之则以抽象标准进行认定。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医疗的专门性、地域性及紧急性等因素。这对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做出公正合理的法律判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监督过失是刑法学的一个新生理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关公害领域的重大灾难性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为解决此类事故中监督者的过失责任,刑法学中出现了监督过失理论。本文运用监督过失的法理,对监督过失的判断标准、主体范围、实行行为的方式以及因果关系的有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立法、司法实践中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过错是过错责任最为核心的要件。然而,对于过错的认识,侵权法上有着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的纷争。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过错责任及主观过错理论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许多学者提出主观过错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应当以客观过错理论取而代之。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主观过错理论的缺陷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予以弥补,如果舍弃主观过错理论,采用客观过错理论,将遇到不可克服的问题。因此,主观过错理论依然值得我们固守。  相似文献   

12.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监督过失是处于监督管理地位的人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对其应当防止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者因过于自信没有防止的心理态度.监督过失在主观上须预见到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客观上须违反监督管理义务,正确认定监督过失,对惩治、预防职务犯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构成共同犯罪,理论上尚存争议。然而,从共同犯罪成立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构成条件来分析,共同过失犯罪显然符合这种条件。尽管共同过失犯罪存在多种学说,但实际上它与共同故意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一致的,因此,共同过失犯罪同样是共同犯罪的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刑法理论界一直对共同过失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司法实践中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完善过失共同犯罪立法的必要性、过失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等角度谈了自己对过失共同犯罪的法理思考,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理论和实践对于过失犯罪是否存在自首,一直存有争议,从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的角度论证肯定了过失犯罪存在自首。并认为,实践中应放宽对过失犯罪案件成立自首的时间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