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术界将焦点放在了对萧红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阐释以及在抗战爆发后她辗转青岛、上海、香港等地的创作上,而似乎对萧红在陪都重庆的生活及创作一笔带过,有的甚至侧重于描写她在重庆时与端木蕻良的爱情。本文试图从萧红在重庆的抗日活动及创作的重庆题材来论述她对陪都重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更旭 《历史学习》2007,(10):16-16
教材经常提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淞沪会战的失利,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地位和职能已经不复存在,为了坚持抗战,国民政府决定以地理位置险要、战略价值极高的重庆市作为战时陪都,这样在抗战八年中,以及抗战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重庆一直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并发挥着指挥抗战,成为世界战场中国战区“神经中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陪都各界功不可没。主要表现为国民政府适时地把收复台湾确定为重要国策,中共中央南方局热情帮助台湾同胞建立武装和统一组织,陪都台湾同胞踊跃参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各项具体准备事宜。除此之外,一些国际文化团体也竭尽所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要收复台湾的意愿,一些重要媒体及时传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决心收复台湾的强大声音。  相似文献   

4.
巴老逝世后,《收获》载过一位客居海外的老妪回忆抗战陪都作家圈生活琐事的文章。她由靳以讲到巴金、曹禺、老舍……恨不得把那段重庆的锦绣日子,一缕缕地全给揪扯回来。  相似文献   

5.
巴老逝世后,<收获>载过一位客居海外的老妪回忆抗战陪都作家圈生活琐事的文章.她由靳以讲到巴金、曹禺、老舍……恨不得把那段重庆的锦绣日子,一缕缕地全给揪扯回来.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为抵御外族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悲壮而惨烈的战争。时为陪都的重庆。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为人类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在今日,抗战文化成为重庆独特而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本文拟用SWOT分析法,探讨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机遇与挑战,以“抗战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将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抗战精神作为展示自己、走向世界的核心价值观.以便为开发和利用其蹩源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重庆作为陪都,作家云集,文学活动盛况空前,抗战胜利后,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外地作家仍在此驻足来去。《屈原》《清明前后》、《寒夜》、《四世同堂》等现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都与重庆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现代文学史,不可忽略重庆的特殊地位;研究重庆文学史,应该注意抗战前后的绚丽景观。研究抗战前后的重庆文学,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陪都的政治背景对文学的影响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当局对文坛的控制时紧时松,过紧则有违抗战国策,放松则唯恐权桶旁落。茅盾等政治色彩较浓的作家几番出人重庆,《屈原》等…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大后方,国民政府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号召和组织大后方群众开展了一系列体育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军民的体魄,坚定了大后方群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是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在陪都举行了多次体育盛会,这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中国体育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抗战改变了重庆的政治地位。也使得重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群体逐渐壮大崛起并成为社会的重要阶层。论文通过对抗日战争期间陪都重庆工人工作强度、真实工资以及工人家庭生活消费状况的考察发现。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给工人高工资,表面上工人名义工资有所提高,但其真实工资是直线下降的,由于战时通货膨胀以及物价不断上涨等恶性因素的影响。重庆工人工酬的增加远远达不到生活指数上升的程度。论文认为其时重庆的工人工资水平相当的低下、消费水平低下,生活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市民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首都南京危如累卵。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并最终于1940年9月正式定重庆为“陪都”。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不仅使四川精神在抗战中凸现出来,而且加快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市民生活习俗、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时还加剧了重庆市民生存压力和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1.
抗战为新诗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抗战也使重庆步入了从未有过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众多诗人会聚重庆,共同书写了一套完整的重庆叙事,重庆以悲情之城,坚韧、乐观之城,浮华、高压之城的多脸谱形象在诗人们笔下映现,雾、嘉陵江、防空洞这些城市的地域表征也贯穿于抗战新诗的重庆叙事中,呈现出陪都重庆与传统山城融合的独特世相。  相似文献   

12.
《河北自学考试》2006,(12):16-16
一、简答题 1.简析巴金《寒夜》的悲剧艺术特点。答:(1)作品以抗战胜利前后的国民党“陪都”重庆为背景,描写了汪文宣等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唱出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通过小人小事的悲剧,揭示出普遍性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3.
在战时体制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更有利于政治集团为其所利用。日本侵略者强化电影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具有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性质,而陪都重庆抗战电影作为抗战文化的一部分,显然具有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在抗战时期被建构成战时的陪都。这一建构过程实则包含着两种都市想象的抗衡,即:沿海现代化都市的想象与四川军阀防区体制下的内地旧有都会的生态。伴随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两种都市想象的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一种中央与地方、外来精英与当地人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方面,中央政府与外来精英成为陪都现代性话语建构的当然主导者,有关重庆的新与旧之争并不对等;另一方面,长达五年半的日机轰炸以及地方精英都市意识的成长,又使抗战陪都的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与特质。这一关涉战争与城市变迁的主题,也为战争对后方城市的民族国家之建构提供了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15.
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重庆由于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抗战文物.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为摆脱奴役、压迫,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不惜流血牺牲,与中外反动派奋力抗争的大无畏精神.陪都文化已经成为重庆的旅游特色,是重庆区别于国内其它历史文化名城所独有的资源.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今天,怎样充分发挥抗战文物在重庆的旅游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陪都外交历史文化资源乃重庆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贡献的凝结,其内涵极为丰富.目前尚处于“半沉睡”状态。可以尝试发起“友谊之旅”,缔结历史友好城市,打造特色外交旅游,推出“陪都外交书系”.让陪都外交在屏幕上大展风采以及举办重庆与世界交流节,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前提即明确责任,重视策划、宣传.广泛搜集有关人事、资料信息与遗物,加强历史遗迹保护工作和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一一直以来,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发掘重庆作为陪都之后由于文人汇聚给重庆带来的文化繁荣,并因此对重庆本土文化建设所产生巨大影响和意义;再是重庆以及重庆人民在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外还有就重庆抗战文学现象本身以及抗战对重庆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18.
重庆具有丰富的军事文化旅游资源,其特点是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巴渝军舞、长江防务、土家族女帅秦良玉、抗战陪都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这些珍贵的资源,首先需要保护与发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有续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日战争为区域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出了特定的抗战时化环境,而重庆学发展正是以陪都学运动这一具体样态来走向中国学运动的中心,并且通过主流化与现实化的运动交互过程,最终成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区域学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军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中国海军整个抗战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以江阴阻塞线为重点的水上封锁线,以策应淞沪作战,拱卫京畿南京;第二阶段采取要塞战和阻塞战配合使用的战略,重点保护武汉;第三阶段以水雷战为中心,扼守川鄂水道,保卫陪都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