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慧  李健飞 《体育世界》2008,(3):110-111
篮球运动作为非隔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采用实验对比方法,对“4人制”篮球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进行论证。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参加“4人制”篮球比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4人制”篮球比赛易于组织与开展,运动强度适中,更优于“3人制”与“5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仝东峰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44-46,56
本文通过将“四人制”教学比赛法纳入篮球战术教学中,经过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学生对篮球的战术理论理解、基本技、战术的掌握及过渡到全场战术运用能力都优于传统的“三人制”等教学比赛法,更适合作为篮球选修提高课提高技、战术能力最佳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沈军 《体育教学》2022,(7):35-37
本文就跳绳这一项目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不仅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教育价值观、道德品质;让学生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瑞  邹磊  魏敏 《健与美》2023,(9):147-149
壁球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率、可对抗、可娱乐、可自娱的运动项目,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心肺、力量、反应、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目前,开设壁球运动项目的高校在教学模式也存在着技术、战术教学不规范,竞赛能力、裁判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壁球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之一。“学、训、赛”模式,在体育教学模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技能竞赛示范,教与学一体化,能够实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繁、浅、偏、断”现象,组织开展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基于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对水平二足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明确了“发展学生在复杂比赛情境中合理选择运球突破技术的能力”的核心任务,通过设置以“运球突破技术”为主题的18课时的水平二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将技术学练融入真实的攻防对抗游戏中,加深学生对该项目的完整体验与理解,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蒋诗泉  成定 《体育与科学》2001,22(4):79-80,28
“电视闭音”是指在播放录像带时,将声音关闭的一种特殊放像方式。“电视闭音”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战术思维的是活性和创造性电化教学直观性、可视性强,能重现赛场原貌,而采取关闭声音播放,能使学生从中产生丰富的联想。“电视闭音”教学应以画面为主,教师语言讲解力求精炼、有启发性,能扩大学生对战术意识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7.
对软式网球“双上”战术及其运用的研究分析表明:我国软式网球在抓好“双上”战术的训练中,应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狠抓截击和高压技术训练,突出发、接发能力与强化“双上”攻击意识,不能忽视身体素质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8.
陈静 《新体育》2023,(16):62-65
本研究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紧密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以健美操课程为例,为提高高中健美操教学质量,笔者尝试构建高中健美操课程“学、练、赛”一体化的模式,并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方面进行阐述,经过实施测评,结果显示,“学、练、赛”一体化模块在高中健美操课程应用实施下,学生体能指标中的800m,仰卧起坐,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远等数据均有明显提高;健美操专项技能四项指标:柔韧、力量、平衡控制和动作连贯性也均显示出明显差异。经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双球练习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双球练习法”对提高少年儿童排球训练的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1、双球练习法的概念双球练习法指的是在同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个学生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次击球动作;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个不同的击球技术动作;在战术配合练习中,完成一次战术进攻,要完成两个攻击性技术。  相似文献   

10.
篮球项目具有竞技属性、娱乐属性和体育属性。在初中阶段开展篮球综合教学活动,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合理制订教学计划,能让学生在目标清晰、学练结合、赛练结合、评教结合的模式下,掌握更多的篮球技能和知识。本文简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从多角度探析构建初中篮球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为核心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转换、内容的重构与升级、方法和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针对当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定位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然价值;对“学、练、赛”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设计;动态调整“学、练、赛”整体结构;选择适宜学生的“学、练、赛”教学流程;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2.
"难度战术"是在现代运动竞赛激烈竞争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战术类型,此类战术行为在评分类和部分测量类项目比赛中常常可以有力地影响比赛结果。难度战术在评分类和部分测量类项目运动竞赛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于难度申报和难度改变两个方面。为成功地运用"难度战术",需强化"难度战术"意识,增加运用"难度战术"的竞技能力储备,制定好参赛过程中运用"难度战术"的实施预案,培养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进攻“时间差”是针对进攻一方而言,即为达到有效的进攻目的,进攻队员通过运用一定的进攻技术和动作的配合,而创造出来的与防守队员之间短暂的时间差距,称之为篮球进攻的“时间差”。在比赛中若能及时捕捉这种转瞬即逝的“时间差”,及时配合战术的发展和出现的机会,对打乱对方防守意图,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中加强篮球进攻“时间差”的能力训练,目的在于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综合素质,是对篮球进攻技战术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不断持续探究、实践深入,在学校体育教学“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下,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学校体育教学远大的发展目标,任何环节和步骤都要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开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有运动量、有技战术、有比赛的“三有”体育课堂。作为课堂体育教学中最关键的三个环节,要实现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执行,探寻“学、练、赛”一体化精准课堂教学实施方略,以促进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科效能双重提升,促进学习者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逐步有序推进“三有”课堂的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15.
张辉 《新体育》2022,(10):80-82
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现状,其次从介绍运球方法,掌握“三步上篮”的基础要点、研究行进间运球,进行持球跑动训练、保持身体正确姿势,呈现身体和篮球一定角度、行进“三步上篮”,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整理投球思路,掌握好篮圈的位置、形成健康运动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方法,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陈桦 《体育教学》2024,(3):56-58
棒球是一项集“跑、跳、投、打”为一体的灵活多变的团队运动项目,集智慧与趣味于一体。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遵循“学、练、赛”一体化理念,本文以水平三(五上)棒球基本技能及其综合运用设计对象,进行大单元学习方案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并通过棒球的团队作战精神来培养学生优秀的体育品德,提高运动智商。  相似文献   

17.
"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敏 《体育与科学》2002,23(5):80-80,77
篮球运动作为非隔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将“四人制”比赛法纳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经过实验对比表明,运动强度及基本战术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效果,“四人制”比赛都更优于“三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徐宁 《体育教学》2022,(6):46-48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的第二体育课堂,学校应深究大课间的健身价值,可以以跳绳项目为抓手,沿着“学、练、赛”实践路径,通过融合发力学技能、巧设大课间练体能、按部就班赛素养等实践策略,促进学生的技能与体能协同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马创 《新体育》2023,(24):95-97
“学会、勤练、常赛”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将“学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篮球教学中既是篮球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学会、勤练、常赛”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中篮球教学“学会、勤练、常赛”模式的策略,希望促进高中篮球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典 《棋牌世界》2004,(6):25-26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局,是马方主动激起波澜,挑起争端的布局战术。马方为避免走平炮兑车、左马盘河等俗套开局变化,而采取急进右炮过河或补士象两种战术手段,以弃左马为诱饵,使红车陷入泥潭,力求抢时争速,反击抢攻,由此展开了一场“子”与“势”的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