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让思维向逆向发散,即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然后在探索中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古往今来,逆向立意的佳作不胜枚举,如同是咏梅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流露出一种寂寞伤感、孤芳自赏的消极情绪;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那种无所畏  相似文献   

2.
漫说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说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李勤印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词的酝酿写作,有着丰厚的社会人文背景。远的不提,就说宋人的好梅与赋梅的习俗,其情形真可以称得上是繁盛一时了。南宋人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曾有如下一段描述:政和中,庐陵太守程祁,学有渊源,尤工诗。在...  相似文献   

3.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史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高龄作家和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有诗近万首,词一百多首。据郭沫若同志统计,在陆游的诗集和词集中,有不少咏梅之作,其数在一百首以上。他往往喜欢用梅花来比拟自己,《卜算子·咏梅》意境独特,韵味隽永,可以说是陆游以梅花自比的一个结晶。陆游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机的南宋时期,“扫胡尘”、“靖国难”,是他生平志事所在。他主张振军径武,北伐中原,是南宋时代主张抗金的急进派。可是,…  相似文献   

4.
咏物词,北宋尚未盛行,南宋始蔚然成风,至宋末而更甚。大家里手如苏轼咏物词《水龙吟》浑然天成,陆游《卜算子》咏梅堪称绝唱。辛弃疾的咏物词用事广博,内容新奇,也别具匠心。姜白石咏物词格调高绝,委婉隽永,影响更大。然而前人论此却说:“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文引陈廷焯语出处同此)。又说“词至碧山,而词乃尊”。这些话虽然是溢美之辞,但也说明王碧山的咏物词很值得注意,确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本不过是个例子。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我相机出示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味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一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是世人皆知的名作。在《放翁词》中,陆游还有两首调寄《朝中措》的咏梅词。在《剑南诗稿》中,单是以咏梅、探梅、观梅、别梅等等为标题的诗作竟有一百五十首左右。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在其他诗作中提及梅花的更是不  相似文献   

7.
文本不过是个例子。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时,我相机出示陆游的词作《卜算子 咏梅》,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味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家一定不会不熟悉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首词中,“梅花”,有着不畏严寒.不怕艰难,傲视冰雪的雄姿,又有着谦逊自处,不计个人名利,胸怀坦荡的美德,它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首词,前边有个小引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是我国南来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咏梅》,尽管表露了一个爱国者在当时忧国忧君的心情,但那种处境孤独,心情寂寞,孤芳自赏的情调,毕竟为我们所…  相似文献   

12.
这是于永正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卜算子·咏梅》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在那个特定的情境,这几句诗最能表达我们的感情,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卜算子”是词牌名。请你来读第一首《卜算子》前面的一句话。生(朗读):“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相似文献   

13.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选了毛泽东同志1961年12月所作的《卜算子·咏梅》一首词。这首词立意高超,不同凡响,从本质上揭示了梅花不畏严寒、报道春来的特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凡读过毛泽东同志诗词的人,都知道这首词有个短小的序,即“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不知什么原因,编者选入教材时,把“序”给删去了。序是词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根据需要而为之,并非多余。毛泽东同志的词,虽然和陆游的词同题同调,但格调却完全不同。毛泽东同志的词,表达的是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情怀,而陆游的词反映的则是孤芳自赏与凄凉的心境…  相似文献   

1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是一位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却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在这首词里,通过梅花来咏赞诗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唐圭璋评曰:"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起句写梅  相似文献   

16.
陆游的咏梅诗词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是空前绝后的。这既表现了梅的外在美,也表现了梅的品性美,并借此象征其人格美。长期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认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在意境上与陆游完全“相反”,甚至于对陆游的其他咏梅诗词也给予否定。本文全面分析了陆游的咏梅诗词,兼对郭老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代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和布衣文人姜夔爱梅成癖,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他们的这种爱梅情结是与所处时代环境及其生平际遇和抱负息息相关的。两人的咏梅词都普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均重神韵而轻形质。但由于个人境遇和艺术主张的不同,他们的咏梅词在语言特色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熙,实在是一个让很多老师都头疼的学生:爱发脾气、作业应付、听讲马虎,有时还上课睡觉甚至扰乱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讲。想表扬他,理由着实难找:不批评他,可他偏又“屡遭劫难”。一天,讲到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大家讨论到“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怎样的处境”的时候,熙竟然主动举手了:“陆游是一个和我处境相同的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些学者认为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一首为小妾杨氏而作的"恋情"词的说法,借助于相关材料作进一步分析辩驳,认为此词应是一首表现陆游高尚情操和爱国思想的"言志"之作,而非为"恋情"而作。  相似文献   

20.
熙,实在是一个让很多老师都头疼的学生:爱发脾气、作业应付、听讲马虎,有时上课还睡觉。甚至扰乱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讲。想表扬他,理由着实难找;不想批评他。可他偏又“屡犯天规”。一天讲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讨论“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怎样的处境”时,熙竟然举手了:“陆游是一个和我处境相同的人:处处遭排挤、常常不得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