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把综合性学习提到很高的地位,因它能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模式一般是: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搜集、筛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并获得参与、体验的享受,学会与同学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如果教学流程侧重于对众多知识、资料的积累与掌握,就不能达到语文本学科的教学目标,综合性学习课程就成为素材展示、素材积累课。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新课型,教师必须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评价方式等,优化教学流程,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课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是一种全新的课型,也是对教师的一次重大挑战。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这一课型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个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如何上呢?我结合自己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韩艳 《考试周刊》2012,(3):29-2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目前还没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教学问题。作者经潜心探究,深入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心得: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上好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课和综合评价课;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为上好写作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设立的一个新的教学板块。但由于教材对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教学应达到的标高并未作硬性规定,加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尚处于研究阶段,并无一个行之有效、推行甚广且为众人所认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吃透学生、钻研教材、调查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自己不断创新的教学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创造的灵感。  相似文献   

5.
今秋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新增了综合性学习内容。由一个“旧”教师变成“新”教师,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转变为按新的课程标准施教的合格的老师,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它的瓶颈是对课程设置的认识问题。走出瓶颈便豁然开朗。上好综合性学习课,也是如此,只要对这类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认识到位,也就走进了一片广阔天地,也就有了方法、思路、甚至奇思妙想,课就会上得有声有色,五彩缤纷。设置综合性学习课是“措施”和“手段”,“目的”是为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思想,“思想”来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自对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李白诗十首》一课中,靳老师深刻的语文教学思想、创新的教学策略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堂课是对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大胆尝试,也是对古诗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李间欢 《教师》2013,(6):59-59
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吴晓梅 《小学语文》2013,(12):31-33
语文综合性学习承载着在语文实践领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合作探究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强调语文知识学以致用,强调学生听说渎写等语文能力的整合,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整合,强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课改的最大亮点却成了最大盲点。  相似文献   

9.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一些老师在综合性活动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不够,导致综合性学习课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致使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整组推进单元教学的切入点第六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继承前期编写思想,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两个特点:1.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2.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分散在整组单元中。以“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散点分布于第5课、第7课课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园地”之中。这两个特点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长期进行、持续探究、逐步深入的特点,更说明了综合性学习和整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互为依存、互为推进的关系。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整册书只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响应国家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各初中学校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绩,也是中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综合性学习中的不足之处1.师生认识上出现偏差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对于学生的考核依然以成绩为主,这就导致师生参与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当今的语文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就平时的教学探索,试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颜惠瑜 《考试周刊》2013,(48):36-37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课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有许多问题有待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在探索中,教师要注意积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资料,使综合性学习向校本化迈进。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如新编苏教版中就安排了专题、采访、赛诗会、市场调查等活动。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还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现就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简单总结,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应对措施。一、农村综合性学习现状1.固守传统,漠然置之语文老师们提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时,虽然认识到我们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而这一新的教学内容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名存实亡。对此,本文从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特点、实施策略、具体设计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给语文教学提供助力是当代语文教师新的研究方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辅助功能。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优点及作用,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内容虽不多却也很充实,大多数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作用不大,导致综合性学习课堂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的状况。偏离了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宗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阐述如下。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前提。通常每次综合性学习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指导学生掌握查找资料方法。教师自己也应多收集,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的拓展和延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在活动中积累语言、领悟道理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就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