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7世纪学术出版制度建立开始,西方大学教师学术发表动力不断增强。现代学术研究逐成建制,为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发表活动注入原初动力。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将学术研究与发表变成了教师基本的职责行为,进而成为教师聘任中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学对学术声誉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绩效主义的治理手段相结合,推动教师不断提升学术产出。学术发表对于大学教师作为谋生工具的意义进一步凸显,乃至形成“不发表,就出局”的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始建于188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科研型大学。近年来,麦迪逊大学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之路,从科研管理、人才培育、科研活动等几方面入手,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麦迪逊大学的领导者认为,为青年学生提供学术研究条件,是大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理所当然应当将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与重点。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2005年,麦迪逊大学成立了学术研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全校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委员会由11人组成,其中4人为学生代表,以此确保学生的利  相似文献   

3.
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我国目前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学术诚信意识呈现矛盾性、学术诚信氛围营造具有阶段性和局域性、学术诚信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脱节、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现实与理想效果分割、大学生学术研究规范标准缺位。我们应采取教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主体作用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培育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大学荣誉制度是一种规范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学生的学术研究,引导学生做到学术诚信。基于对学生的信任,荣誉制度由学生充分自治。荣誉制度的组织机构:荣誉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辅助官员、委员会职业道德准则和标准委员会。对违反荣誉制度的行为进行惩治,其处理程序:案件报告、案件调查、案件审判和上诉。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学术声誉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学术声誉是学术共同体对其在增进和发展知识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的承认和尊敬。大学声誉主要来源于大学教师学术声誉。大学教师学术声誉的综合评价一直是有争议的,其复杂性至少体现在科学知识的复杂性和学术价值观的多样性方面。良好的学术声誉能最大程度地遏制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但学术声誉既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因素,又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因素,故而我们不能无限夸大学术声誉的功能。因此,不但要提倡大学教师应该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更应该在理念层面进行价值重构,即强调学术责任是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6.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的荣誉制度是一项规约大学生学术研究行为的制度,强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以信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为前提。荣誉制度作为遏制大学生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有效措施可以为我国大学校园的诚信建设提供经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荣誉制度进行介绍:荣誉誓词、荣誉委员会、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并进一步探讨了实施荣誉制度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精神是内化于心的学术契约,是其在学术角色认同与学术活动中自生自发形成的“必然无知”的约定俗成的伦理规范约定,主要包括学术信念、学术气质、学术交往与学术自律四种责任精神。然而,当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成为现代性社会的宰制力量后,“什么知识最有用”成为大学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目标”,知识成了大学教师达致某种目的的工具,导致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精神陷入窘境。复燃凝聚教师共同体普遍共识的学术信念,养成良好学术习惯作用下的学术精神气质,搭建以理性交往为载体的学术交往共生机制,拓展以责任伦理为轴心的学术自我修复能力,应成为新时代培育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精神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9.
存在与本质:研究型大学中的学术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属性使研究型大学成为一种典型的学术组织。伴随着科学研究功能日益强化,建立规范的学科规训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学术属性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大学内部的学科规训、科学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评价、教师职称晋升、教学水平评估等学术活动的管理,成为研究型大学组织中学术权力存在的基础。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则是学术权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支柱是大学教师的威望,以及大学研究机构的名声。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国际著名大学纷纷以拥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学校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术声誉的一种标志,在我国则表现为时院士等学术精英的争夺。然而,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界,大学教师的学术声誉难掩日渐下滑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术大讨论,试图重建良好的学术声誉。良好学术声誉的重建不仅需要观念层面的反思,更需要制度层面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