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传播媒介、传播手段繁多,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得信息,使得信息的交流异常快速,范围非常广的背景下,如何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新时代传播的特性结合起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文明,是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背景下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寻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尹玲 《出版广角》2019,(13):47-49
我国文化守正创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传承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编辑出版家的出版活动.在文化守正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版肩负着固本强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出版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守正创新的助推器.因此,当代出版人需要在出版内容、出版传播方式以及出版体制等方面实现出版业的创新性发展,完成出版产业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互鉴,展现大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国潮热的兴起,一大批国货承陈出新,自觉自然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花西子秉持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初心,精选特色中国文化元素,传承匠心,关注人文情怀;借助媒介融合,创新文化经营,提高传统文化传播力;传承东方美学,展现传统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王欢 《出版参考》2023,(5):28-30+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启动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进行了多方尝试。本文以《漫画中国文化关键词》一书的创作和推广过程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过程和传播方式的分析,探究其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话语权视角,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与构建图书馆话语权的关联,并以乡贤文化为例,分析了乡贤文化对促进阅读推广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提升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淄博市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该馆多年来采取的积极举措,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优势,并提出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依托公共图书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蒋晓  陈敏南 《今传媒》2024,(4):120-123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尤为明显,讲好中国故事显得更具战略意义。传统文化类影像节目作为传播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融合了国家意志与大众审美需求,为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提供了引导和想象的空间。因此,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当前文化类影像节目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实践策略,旨在探讨如何借助当代影像媒体的力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向海外观众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李巧丽 《今传媒》2024,(4):116-1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本文基于新闻与传播视角,梳理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存在人才稀缺、创新动力不足、传播形式不够新颖、传播对象不够明确以及传播效果欠佳等情况,对此,运用传播学理论从多元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内容、融合传播渠道、找准受众定位以及把握国际场域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0.
纪小乐  魏建 《出版广角》2023,(23):17-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生生不断、绵延持续的历史进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通过刊载最新学术成果、参与并引领认知变迁、推动文化思辨等方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向社会各界推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内和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挥引领作用,与其他媒体行业形成传播体系的“雁阵格局”,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浩  巩奕 《中国编辑》2024,(4):90-9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短视频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符号学理论框架进行文化透视,发现短视频的媒介逻辑深刻发挥作用,通过贯穿符号生产、符号选择、符号释义的全过程重塑了文化传播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古今互通、“情”“境”互应、人机互构的全新图景。这对于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处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余锐 《传媒》2023,(20):41-43
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青年受众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文化大众表达,展现中华典籍思想传承,凸显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满足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丰富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互补、联动,实现多渠道立体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能,强化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特性。她涉及到历史学、方志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域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可以有多个视角、多种方法、多条渠道。村名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公众认知度不高、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助推文化强国,媒体要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推进中医药非遗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立体化传播,助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唐衍欢 《传媒》2023,(18):28-30
《光明日报》的“中国好手艺”专栏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记录他们的手艺故事,专栏文章朴实地展现传承者的精神风貌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本文从对专栏中各文章的分析中总结了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策略:情景交融地展现劳动之美、以发展的眼光看传承和创新、打造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范本,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志申 《今传媒》2020,29(3):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形势下,促使先进文化的传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任务。鉴往知来,本文对于春秋末期孔子从事文化传播的社会环境与传播思想进行了认真地梳理与总结。认为孔子能够取得划时代的文化传播成就,与他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播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孔子的文化传播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40所公办本科高校图书馆近五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发现问题和短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理念,培养兼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代代新人,是高校图书馆人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摆在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现实课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壮大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官方传播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海外孔子学院的推广、国家形象片的海外传播等。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官方传播有时也会引起海外民众的警惕和误解,亟需构建海外民间传播体系或机制。借助新媒体和民间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为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用新媒体技术"软化"传播内容,立体化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用好民间传播力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海外社区;转变传播战略思维,注重情感传播,构建处理海外传播不利因素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