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一部三代英雄的悲剧,作为纵贯全剧始终的第一代英雄沃坦则是其中最复杂、最丰满的悲剧人物。本文从沃坦面对危机的敏锐洞察,制定措施的苦心经营以及逐步升华的牺牲精神三方面分析瓦格纳对这位英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理论对萧伯纳创作《康蒂妲》产生了重要影响。圣母像、瓦格纳乐剧、布莱克的雕刻以及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都与"神秘剧"《康蒂妲》之间存在关联。萧伯纳融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使文本意蕴丰富,极具张力,为读者创造了深远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3.
论瓦格纳歌剧的英雄质素——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格纳歌剧多取材于欧洲北部的中世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英雄主义是瓦格纳歌剧的一个特质。文章以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对其作品中的英雄质素加以分析和论述,认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狂放、暴戾,直至绝望、毁灭的悲剧色彩。瓦格纳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展示了德意志民族无上的勇气,歌颂了人的勇敢精神;为了理想,为了拯救善,英雄们在黑暗里与恶搏斗,直至以自身的毁灭换来善的重生。  相似文献   

4.
《浮士德》是哥德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诗体悲剧。由于它巨大的文化内蕴、深遂的思想和不朽的艺术形象,从一诞生便被欧洲一流的音乐家谱写成大量音乐作品。本文就从这个角度着重评述了瓦格纳、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斯卜尔、柏辽兹、古诺、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人创作音乐作品《浮士德》的特点及艺术成就,说明文学与音乐的互相关系和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5.
《边城》中的爱情在一群淳朴善良的人群中却变成一个令人伤感的悲剧,这出悲伤无限的爱情悲剧,有翠翠自己的问题,有傩送兄弟的原因,以及封建法制对婚姻的限制和损益标准等各种因素的原因。所以《边城》中的爱情悲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此文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其爱情悲剧行成的原因。首先,分析《边城》中各种人物特征对爱情悲剧形成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在湘西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造成了不能忽视的利益和权力等社会因素;最后,从作者的写作意义来看,深刻感悟到了爱情悲剧形成的原因及其更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及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中都选了《鸿门宴》,该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在课文中,我们看到了觥筹交错、刀光剑影的宴会场面,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复杂的人物个性。但是,如果我们联系《项羽本纪》全文,深入一步认识太史公笔下的项羽形象,就会领略到《鸿门宴》中的悲剧因素,从而体会其悲剧的美学意义。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者伟大人物底死亡。”(《论崇高与滑稽》)这就说明了悲剧人物具有…  相似文献   

7.
想起瓦格纳     
听到音乐台里放瓦格纳的《黎恩济》序曲,不禁想起这位德国音乐大师的一件轶事:大钢琴家李斯特将自己的女儿柯西玛嫁给德国乃至欧洲的第一位职业指挥家毕罗,本来才华横溢的毕罗同名门之女的婚姻很是般配,但这段婚姻却不幸得很,因为有第三者出来了,谁?就是狂人瓦格纳。当柯西玛投奔瓦格纳的怀抱时,毕罗只有穷发恨的份,原因是瓦格纳曾是毕罗的老师,教过他指挥。毕罗恶狠狠地说:要不是那人是  相似文献   

8.
在《美学概论》一书中,王朝闻先生在审美对象的形态这一节提到悲剧这一审美范畴,并着重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这一范畴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系统地体现在他的《诗学》中。写作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诗学》,对这以前的希腊悲剧创作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著名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那么,悲剧何以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下面,结合《诗学》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9.
《悲回风》是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一篇,全诗的感情基调哀怨、孤独、彷徨,整篇自始至终,充满了悲愤的情绪。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他的作品都蕴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性,而集中表现这种悲剧意识和审美意象的就是《悲回风》。本文试从悲剧性的角度来探析《悲回风》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用自己最深知的材料去书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这种写作手法更能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张爱玲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在这些作品中《小团圆》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与她自己生活最贴近的。《小团圆》是张爱玲用小说的形式完成对自我的一次漫长性书写。《小团圆》作为张爱玲个人生活的自叙传,是一个女作家家族溃散、情场失意之后感悟人性的"小悲剧",所以在阅读《小团圆》时带来强烈的苍凉凄婉之感,而这又与小说的自传的叙事方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刘菲 《文教资料》2014,(16):13-15
学界对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一戏剧作品的定义偏向于喜剧,对其悲剧意义的分析较为清淡,然这一重喜剧色彩、轻悲剧意味的倾向有失偏颇。《救风尘》中确有喜剧形式,表现为人物、情节和语言三层面的喜剧性。但实则每一层面的喜剧背后都蕴含浓厚的悲剧意味。并且作家此种形喜实悲的写作特色,意在揭露更彻底的悲剧实质。  相似文献   

12.
四部连篇舞台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瓦格纳戏剧改革理想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瓦格纳跨越中世纪回归日耳曼的创作意图。该文结合瓦格纳生平及19世纪下半叶的时代背景对《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所体现的日耳曼民族性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3.
完成了诗体传奇《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祈求上帝赐予自己力量的乔叟,告别了悲剧写作而开始创作喜剧故事。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乔叟前后期作品区别明显。尤其是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左右了文学评论之后,这些区别得到了强调。作为基督教徒,乔叟认为宇宙间不仅要有悲剧,而且要有喜剧,倘若上帝真是人世间悲欢离合的主宰,那么他会明白世界原本是悲剧和喜剧的结合体,——两者对于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很显然,这种理论与主张悲剧是人类灾难的最终描绘的现代英国文学是大相径庭的。倍受青睐的D·H·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悲剧时代。”尽管我认为《查太莱夫人的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反感《尼伯龙根之歌》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认为诗史没能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社会环境,因而不符合他的史诗理念;二是他误解西格弗里的原始英雄特性,他从自己的美学观出发,拒斥人物身上的怪诞特征。但黑格尔对《尼伯龙根之歌》的反感还有内容方面的原因。史诗中的原始英雄西格弗里的性格有着相当严重的自身缺陷,因而无法成为德国民族正面的英雄形象。西格弗里的形象在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被重塑为一个激情的浪漫主义英雄,但瓦格纳又赋予他毁灭一切的意志力量,使他看起来更像《尼伯龙根之歌》中铁血般冷酷的哈根。瓦格纳对西格弗里的改造迎合了特定时代的德国青年的英雄崇拜心理,但它所带来的狂热激情却是有害的,因而哲人尼采警告说追随瓦格纳代价甚高。  相似文献   

15.
瓦格纳是第一个强调戏剧高于音乐,并且通过自己的作品将戏剧综合的呈现出来的作曲家。他不仅有独具个性的歌(乐)剧作品,还撰写了大量的音乐方面的文章随笔。笔者通过对廖辅叔先生翻译的《瓦格纳论音乐》中有关"未来艺术作品"章节的详细阅读,全面细致的解读瓦格纳心中的"未来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悲剧是人类的。《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在揭示人性突围悲剧的层面上有着许多相似点,悲剧美学风格又存在很大的差别,黑格尔的悲剧论有助于洞察其中的原因。《白鹿原》在人物形象设计、悲剧意义的生成上借鉴了《静静的顿河》,同时又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某些主人公为悲剧英雄,另外一些为反面角色.我们认为在《麦克白》这一剧中的主要人物麦克白是属于前者,即悲剧英雄.《麦克白》是一出有关残忍谋杀国王邓肯、大臣班柯、麦克道夫夫人及其幼小的子女,以及使国家和人民陷入灾难的悲剧.麦克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主要人物,而他自己也从至高无上的位置跌落于毁灭的深渊.既然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第二册及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中都选了《鸿门宴》,该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在课中,我们看到了觥筹交错、刀光剑影的宴会场面,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复杂的人物个性。但是,如果我们联系《项羽本纪》全,深入一步认识太史公笔下的项羽形象,就会领略到《鸿门宴》中的悲剧因素,从而体会其悲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最著名的作品,《荆棘鸟》讲述了克利一家三代的故事。由于复杂的情节,特殊的结构设置,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精心设计的写作方式,《荆棘鸟》成为了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使小说更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梅吉和拉尔夫。  相似文献   

20.
尼采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视为一切艺术的母胎。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完整地勾勒了音乐形态和音乐精神的演变历程。以音乐形态为着眼点,结合不同时期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悲剧的诞生》中音乐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民歌与抒情诗、酒神合唱歌队与悲剧,以及现代歌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音乐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音乐精神兴盛衰微的变迁;而从尼采对瓦格纳音乐戏剧前后期态度的转变中,又可以见出尼采对重振音乐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