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涵三层含义 :1.社会主义具有人类社会的共性特征即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即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3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夕 ,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按需分配 ,世界大同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已经写进了14大报告和党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从一些报刊文章上看,人们在理解上似不尽相同。比如有的论者把它一分为二:“一是说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说明达到目标的手段,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比如,有的或者只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体现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上,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或者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只归结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等等。现谈一点个人理解,希望得到专家、学者和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如下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所应有的优越性之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据,即它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以及由于私有制造成的异化对人的束缚。邓小平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在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灭亡根据揭示的基础上,概括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理论界对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没有疑义,但对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此问题作一分析。有的学者不赞成把解放和发展生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必须由工人阶级整体当家做主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生产力中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是劳动者,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无产阶级。解放生产力说到底就是把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之下解放出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由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使其成为生产资料的集体主人,在没有剥削压迫的条件下,把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社会主义生产比资本主义以更顺利、更高的速度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保证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人民享有。 二、人口、资源和环境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人口本身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九二年初的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科学概括,说明社会主义本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构成一个辩证的整体。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前提,也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条件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在少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出现了几十位亿万富翁以及一批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采取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便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调控机制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直接的现实意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是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生产,社会主义的交换仍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提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规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理论界对把“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没有疑义 ,但对把“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此问题作一分析。有的学者不赞成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因为他们认为社会的本质是指一个社会形态区别于另一个社会形态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只能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纵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来对社会主义进行认识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只有社会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才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本质的规定性。只有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才能发展生产力 ;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讲生产关系的。在字面上没有直接讲公有制、按劳分配 ,旨在更高的层次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侧面 ,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而不是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袁金祥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他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新...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一个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邓小平脱离(“超越”)生产关系,只从生产力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这种看法不能苟同.由于“消灭剥削”既可视为动态的过程与结果又可视为静态的社会关系与制度,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能视为与本质有关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它的生产关系,即社会所有制或“重建个人所有制”.本文将后者理解为消灭剥削现象的个人(私)所有制的普遍化,前提是联合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理解。一、坚持生产力标准,确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是这种新的社会制度能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就是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无产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对于我们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大胆地加快改革开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所说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就是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的是公平。也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效率加公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行计划经济,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公平的涵义就被片面地理解为收入分配均等化,即平均主义。一方面,人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效率,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劳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解放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消除两极分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也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梅荣政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总结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丰富的科学思想,从本质的一般规定性上概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