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童年时代的音乐教育甚至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成就。"儿童的心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自卑占据他们的心灵,他们就很难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自信的人,将会奋发向上,成为强者。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育",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什么培养人.所以说,教育既包含知识层面的"教",还包含做人方面的"育".在育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界一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本文认为,简单地讲"做人"是不够的,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在迈向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今日中国,所谓"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合格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4.
沈淑丽 《儿童音乐》2016,(11):66-67
音乐,这是个随处可听、随处可赏、随处可学的好课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课是他们充满期待、充满幻想的一门学科.他们希望在音乐课上好好地轻松一下,好好地表现一下.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中"好好地轻松""好好地表现",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精神养分",这就是音乐教学的"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之一,如果把学校比做一个现代化的工厂,那么学生就是产品.对产品的认证,不仅要看其"量",更要观其"质".育人工作应从本质、品质、潜质、气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质".  相似文献   

6.
范德比尔特曼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始终不能踏人事业的门槛儿。”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成功的基础,更是学生成功学习的第一要素。学生拥有了自信,就像一艘鼓满了风的帆船,就可以在学海中一往无前地航行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呢?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赏识教育,播种自信的种子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十分注意为合作学习营造一个和谐民主、鼓励上进的课堂氛围,在激发后进生的同时培养中间生的自信,使其逐步走出沉默自卑的阴影.例如,在合作学习中,我请中间生给后进生当老师,给中间生表现"我能行"的机会.同时,我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亮色",对他们在合作中积极的表现"竖起大拇指",告诉他们"我能行".在我赞许的目光中,在我激励的话语中,在我亲切的微笑中,我惊喜地看到,他们心中自信的种子逐渐被激活、萌发.  相似文献   

8.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衷,这叫"大愚若愚".这两种人,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说道琢磨的,倒是另外两种人:一种人内心极聪明睿智,脸上却显得愚鲁木讷,人称"大智若愚";还有一种人,貌似聪明,心里却是一堆乱草,整个一绣花枕头,这叫"大愚若智".  相似文献   

9.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人主旋律.但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在理论上是众说纷纭:在实践上是争奇斗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平时思考,而且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是:在"自然"创新教学中如何做好"加减法".  相似文献   

10.
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发展充满希望,对自己投身社会参与竞争抱着乐观态度,面对种种困难,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自信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生必需的"心理营养",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统".一个人有了自信心,才能发挥内在的潜能,才能一步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才能获得学习、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1."精确数"和"准确数".   同学们知道"准确"和"精确"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显然,在数学中,"精确数"与"准确数"应该是一致的、等价的,"精确数"就是"准确数","准确数"就是"精确数".有的同学稍不留意,就会把"精确数"误解为"近似数",这是受"近似数与数的精确程度"有关的影响,错误地理解为"精确数"就是"取近似值以后所得的数".……  相似文献   

12.
自信乃智慧力量之源泉,事业成功之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畏畏缩缩、缺乏自信的人在社会上会有多大的发展.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先有自信才有奇迹.有坚强的意志,有坚强的自信心,往往使得平庸的男女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因此,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强调的无疑就是要学生真正地"读懂".语文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因此,我认为必须抛弃那种纯粹的"讲懂",变"讲懂"为"读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读懂"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强调的无疑就是要学生真正地"读懂".语文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因此,我认为必须抛弃那种纯粹的"讲懂",变"讲懂"为"读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读懂"呢?……  相似文献   

15.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在"导"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一点是新的东西或是自己的东西,哪怕并不完善,也要给予鼓励.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一点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化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所说之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快教改的步伐,研究探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学生"看作动词.以"学"与"生"的和谐共存为基础,认为"学生"内在地包含了几项应有之义.第一,为什么学:造就绚丽多彩的"'人'生'";第二,怎样学:要"生"学,不能"死"学;第三,学什么:以知识为媒介,臻达"人生之道".对这些意义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理解"学生"一词所蕴涵的应有之意,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有"四心".   一、对待学生要有爱心班主任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真心实意地受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特无声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应的理论研究也日益丰富.但这些研究往往仅仅侧重于"如何教"而忽略"如何学",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学者研究多,学生了解少、实践少"的一热一冷局面.而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学生第一",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明确地提出一些有关大学生涯规划的理论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此,本文将尝试着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以"做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涯规划的传统内容作新的解释,着重论述"如何做".  相似文献   

20.
崔峦老师在2010年提出"语文教学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意味着当前语文教学要进行本质的转变,即由"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转向"语言形式的学习".课程改革不论进行多少年,我们都要坚守住语文的核心任务,那就是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能力.这就是语文学科独当其任的"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