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要“减负” ,教师不仅不能跟着“减负” ,相反要加压 ,可以说 ,教师是“减负”工作执行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角度 ,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基本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真正减轻 ,走一条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之路。一、提高备课的效率“减负”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提高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首先把握好教学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摸清学生的“底”。“底”即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首先 ,教师担任某班的教学任务 ,就要了解该班学生原有的知…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的推行,在有效减轻学生课内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压力的同时,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例如课后服务和作业设计等新的要求使教师的负担不减反增。减负提质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减负提质提供了可能性。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教学减负提质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教师筛选教学资源,实现人机协同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悦 《学苑教育》2023,(26):37-39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无法适应当今义务教育的需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避免布置过多的作业,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双减”政策旨在缓解学生的压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通过对“双减”政策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入进行剖析,旨在改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减轻初中生的学业与精神压力,推动我国英语教学的稳步发展。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以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潘亚斌 《考试周刊》2012,(89):131-132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扛鼎之作.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改变课堂结构,旨在最大幅度地提升单位时间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充分的课前准备.师生群力.落实结构化预习: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反复锤炼——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史素艳 《新疆教育》2012,(21):123-123
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降低了,但现在的学生学习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如何在“减负”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驾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有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作业是为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设置。课外作业是为巩固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课内作业的延伸和补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减轻学生负担,合理布置与批改作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作业的布置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的布置(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做到“量”适当,“质”精当。为此,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标性,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7.
钟建军 《江西教育》2023,(19):66-67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和“增效”。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减”政策关注的焦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科学、合理、高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数学练习中巩固知识,发展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兰芳 《成才之路》2010,(24):58-58
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教师在减少学生作业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作出了不少探索与努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执教过程中,我认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之外,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也是决定着能否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是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减轻学习负担的关键。其中,高三英语复习课在高三课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切实做到“减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田艳榕 《新疆教育》2012,(8):127-127
高效课堂是在素质教育下,对课堂教学的一次有效探索和实践。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一个达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达到教育的最终归宿“四个学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聚焦学校主阵地,旨在通过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积极向好的教育生态背后,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逻辑转换,即教师教学观念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教学内容从“惰性知识”转向“价值性知识”、教学过程从“以教促学”转向“以学定教”、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中好的经验也不断传承,表现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矢志不渝,践行教材“教学性”的逻辑永不停止,走强调“学业质量”的道路坚定不移。为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需明确基础教育定位,奠定“双减”赋能前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双减”重点理念;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双减”推进关键;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双减”切实着陆。  相似文献   

12.
余美娟 《教育》2024,(1):39-41
<正>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如何真正落实“双减”,给学生减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体系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准、高效、高质。笔者在教学中对精准化教学进行实践与思考,既能充分落地学科素养,又能减轻学生课后负担。一、“双减”背景下中考历史精准化教学与评价的意义(一)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2022年新课标明确指出:“单元的主题是围绕某个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或关键问题确定的,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范围,为学生具体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提供了路径,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杨冰样 《现代教学》2016,(Z1):87-88
"绿色指标"要求我们既关注学生学业,又关注学生为提高学业水平所承担的压力。如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成为教师作业设计的难题。怎样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做作业并且做得有成效呢?我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作业。一、课内延伸课外,为学生作业提供支架语文教学令人苦恼之处在于,课内教的东西考试往往考不到多少,这种课堂考试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了作业布置脱离课堂教学,很多上课的内容在课后得不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是深化课改的重要措施,旨在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减轻教师和家长的负担。立足这一背景,教师可基于“生活即教育”理论提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运用契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化,减负增效是现代教学的一大趋 势。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 担,争取达到双赢一老师轻松,学生快乐。其中,减轻学生的 学业负担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在初中阶段,面临严峻 中考的局势,我们的日常作业布置还是“填鸭式”“题海战术”居 多,内容古板、单一,重复性强的作业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减负工作中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课堂教学效益 ,科学设计作业 ,关注学生学习 ,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正>“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布置,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重庆市武隆区实验中学深刻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加强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努力实现“双减”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减负”,依我之见,不只是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校、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环境相对宽松、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求知心态,才是“减负”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减负工作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益,科学设计作业,关注学生学习,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聚焦“双减”政策精神,优化作业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数学训练行动,为学生创造最为适合的训练环境,能够快速实现“减负”的目标,增加学生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双减”政策要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要关注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围绕“减负”目标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