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长征是抗战由局部演变为全国性的奠基石.它促使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进步和成熟,实现 "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国共两党内外政策由分歧趋向统一,使"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抗日战争指明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向.长征中焕发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将是我们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是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应以史为鉴,大力弘扬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抗日战争的生理,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结果。俗话说,没有中国共产的那个就没有现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一些国内外学者贬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国民党的作用,美化侵略,为日本帝国主义作辩护,抹杀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文章剖析了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应对策略:在抗日战争研究中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经典史料,增强抗日战争研究的学术规范性,建立健全预防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机制。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根据国情,毛泽东在1938年5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该文中分析和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步骤,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系统的介绍了抗战的三个阶段,也提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号召和鼓励人民坚持抗战,努力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一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战争的旗帜,充分发挥自身领导核心作用,正确领导人民群众,开辟了抗战的科学道路,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而盛并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鲁南敌后的游击作战坚持了4年之久,牵制了数万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战。由于国民党的鲁南抗日游击战完全依赖军队,未能充分动员当地民众的力量,再加上内部的倾轧和军政高层的腐败,国民党的鲁南敌后游击战未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就失败了。此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承担起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历史重任,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可以说,国民党的鲁南抗日游击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相勾结,推行内战和独裁的反动政策。为了号召最广大的群众力量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宣传策略。群众路线的科学运用增强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保障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成功,也最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在宣传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对现在发展宣传事业仍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雄称霸的基本国策,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因而逐渐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主动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1.
运用社会学理论,对体育与战争两种社会现象进行辨析。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体育与战争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源头所在。对体育与战争中所共同存在的攻击性行为、体能需求、谋略运用、团队精神等因素进行类比分析。指出,尽管战争与体育存在多方面的类同,然而两者也存在互斥性:体育增进友谊和团结,战争却留给人们猜忌和仇恨;体育强调公平竞争,战争却是不择手段;体育是一种游戏,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战争则是一种杀戮,是对生命的冷酷践踏与摧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导致近代中日两国历史剧变的两次重要战争,对中日两国社会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曾盛行甲午战争“偶发论”,为驳此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大量日文史料梳理日本学校体育随两次对外侵略战争而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分析两次战争对日本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校体育为战争胜利而发挥的特殊作用,从体育角度证实了甲午战争是日本长期准备并精心谋划的。认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重大转折点,学校体育从此由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途径转变为为扩军备战服务的工具,并对20世纪日本乃至中国的学校体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体育作为甲午、日俄战前日本精心备战的环节之一,为日本两次获胜有效发挥了军事预备教育的作用,但也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南北战争之初,英法等欧洲列强倾向于南方同盟。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社会舆论综合因素的影响,最终迫使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坚持了中立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田宫虎彦是日本当代进步作家,他的作品蕴含着强烈的反战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本拟通过对他的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和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的分析,探讨田宫学的批评精神、社会历史意义,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The origin of the Cold War is a quite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history of postwar world.Thewar was faught by "cold"means-political-economic means,propaganda,and limited violence.Duringthe Second World War,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proceed from the need of the antifascit strug-gle together,formed an alliance.Shortl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however,relations between the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worsened dramatically.They could no longer cooperate and be-came opponent.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from the World War Ⅱ a relatively unified,powerfuland confident nation,Victory gave Americans an uncritical pride in the productivity of their econo-my,in the prowess of their armed forces,in the rectitude of their motives,and in the strength of  相似文献   

16.
李棠阶平生潜心研究理学,以道德楷模闻名于世,对于战争的发生、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鸦片战争结束后,被任命为广东提督学政,通过在当地的调查,认为朝廷的战抚不定、将帅无能及清军贪生怕死导致战争的失败。他认为朝廷赏罚不明、用人不当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并主张吸取教训整饬军备,以防备敌人的再次入侵。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作为我国身边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印度外交上的变化和成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大国外交、全球外交和睦邻外交的角度来理清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转变的脉络,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转变的原因,从有利与不利因素来展望印度外交策略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20 0 1年 1 1月 1 1日世界贸易组织 (WTO)多哈会议批准了《关于中国加入 WTO议定书》,按照有关法律程序 ,一个月后 ,中国正式成为 WTO的第 1 43个成员。面对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 ,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鸦片战争”。“加入 WTO”与一个半世纪前的“鸦片战争”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若放眼历史长河 ,则会有许多有价值的发现。首先 ,两者都是全球一体化潮流在中国的反映。 1 6世纪以来 ,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崛起 ,逐步冲破了世界各地彼此分割的藩篱。尤其是到了十九世纪中期 ,欧美各国工业革命进入高潮 ,资本主义制度纷纷确立 ,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