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湍 《兰台世界》2007,(23):20-21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甚至恶化,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既对医疗安全构成威胁,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常被投诉的医生并非是医疗技术水平最差的,而是医患沟通技巧最差的[1].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是可以调和的民生关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的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档案具有增进医患双方交流的正能量信息,是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开发利用医疗档案信息,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3.
从道理上说,医生和患者之间本来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患者离开医生,便无法战胜疾病;医生离开患者,便失去存在价值.医患关系互相依存,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医患之间只有相互依存,发生了问题商量解决,共同对待,才是正常的医患关系.但道理归道理,如今的医息之间却较少做到这一点,相反在现实中医患纠纷时有发生,有时闹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如何减少甚至消除医患间的"紧张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杨红 《新闻世界》2012,(9):232-233
近两年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事件严重性让人愕然。医疗广告作为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虚假夸张的医疗广告是造成医患交恶的一大罪魁。虚假的医疗广告让病人产生过高期待、助长了医疗圈的浮躁、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因此,加强医疗广告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社会齐监管、媒体慎重发布、医疗机构兑现广告承诺是整顿医疗广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几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甚至出现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毁坏医院设施,围攻医院扰乱医疗秩序等过激行为,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造成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部分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锚而损害患者等。此外,有些媒体报道不客观,武断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红雨  江美仪 《新闻大学》2020,(1):86-100,128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背景下,本文聚焦医疗纪录片,分析其在医生、患者群体的形象构建与医患关系认知引导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医疗纪录片构建了医者职业身份之外立体饱满的个人化形象,也呈现了带有家庭、个人属性的多元化的患者媒介形象。通过对医护群体与普通受访者的深度访谈,研究主要得出三方面的结论:对于医者媒介形象,医疗纪录片拓展了人们对医者形象的认知,但并未对其原有的负面认知产生根本性改变;对于患者媒介形象,医护群体认可其呈现的多元丰富性,且普通受访者表示可通过旁观患者行为获得启示;在医疗过程认知的影响上,受访医者肯定医疗纪录片科普医学与医疗过程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八毛门风波中的传媒表现,进而理解和反思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转型期的新闻实践。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医患纠纷报道的惯例化倾向影响了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新闻工作者应该更深入地审视自身的专业实践,医院及医疗工作者也应完善社会沟通的长效机制,共同参与医患关系的社会重建。  相似文献   

8.
黄健  李宁 《东南传播》2018,(7):93-95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选择通过线上医疗平台获取医疗资讯、进行医患互动,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成为了医患互动的新渠道.但由于中国的线上医疗平台刚刚起步,仍处在发展阶段,公众对于其认知程度与态度也较模糊.互联网的自身特性以及这种创新形式,会对医患的相处模式、沟通方式以及认知理念产生何种影响,还在进一步探索当中.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两种方法,探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医患人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显示,在线问诊的医患沟通方式和患者的人际网络对就医选择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人际沟通的情感因素比医疗专业性更能影响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卫生部7月10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将医患矛盾升级的部分责任归咎于媒体,发言人称,“不管谁和医院闹纠纷和闹事”,有些媒体“都义无反顾地站在医院的对立面。如果媒体丑化医疗机构,可能导致医惠关系的紧张和广大群众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损害和损失。”这种说法并不是第一次,这位发言人曾在5月10日说过类似的话:“丑化医务人员的舆论,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也影响到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吴彤 《新闻世界》2014,(12):181-182
医患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医患关系中医生的社会角色属性在一系列医疗报道中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在医生角色属性转变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做了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促成医患关系变化的医疗报道给我们关于新闻报道伦理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11.
黄璐 《报刊之友》2014,(9):62-64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事件,除了医生态度不好、医院管理不完善、医疗体制缺陷这些原因,新闻媒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负面报道过度、在报道中袒护患者、新闻炒作等都是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凶手”。要想修复现今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媒体需要从把握好报道的“度”、积极疏通患者情绪、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这三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在医患关系恶化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本研究从医患期望及医患沟通角度切入,通过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医患双方的沟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医患矛盾多产生于情感层面,初次见面时双方的态度是后续沟通顺畅、产生信任的关键.在中国医少患多的特殊情况下,良好的就医秩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患关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认为自己在信息提供、信息接收、信息确认以及社会性情绪交流方面做得比对方要好.成对样本检验中则发现,在社会性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医患沟通中,医患都认为自己在积极构建医患关系,面对方投入的情感则不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凸显,整个社会对医患关系问题都极为关注。健康传播以推动全人类的健康水平、传播健康观念、改变健康行为为研究目的,同时也将人际传播视野下的医患沟通议题纳入了研究体系中。笔者在梳理健康传播与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的同时,借助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进行医患关系的分析,提出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的措施,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患纠纷不断增多,全国各地大医院近年来纷纷陷入医疗纠纷的困扰,有的医院甚至出现医生为躲避医患纠纷,不愿接治有风险的患者,不愿承担有风险的手术,采取大病小治、重病轻治、有问题不治等消极抵抗做法。一些重症患者无人收治,不得不在各大医院之间辗转…… 为了保证医生们能放心地走上手术台,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99年9月1日大胆推出医疗风险保障金制度:每年从全院职工工资、奖金中提取2%,用于职业医师  相似文献   

15.
李洋  李君 《报刊之友》2014,(3):129-130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来聚焦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甚至放大到整个医疗系统,须知扭转当前媒体对医患报道的凸透镜效果刻不容缓。当前媒体营造客观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对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及对健康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亦日渐增多,同时也呈上升势头,这已成为影响医院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疗病历档案是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是诊治患者过程中的书面凭证,是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证据。保管好医疗病历档案,对维持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医患纠纷近年频频发生。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起患者恶性伤人事件让人痛心。安徽《铜陵日报》在促进医患沟通、理解,建立互信方面做了一些很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养生保健"板块开辟了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认为,在医患关系中存在一种"无效信息"的传播形式。这种"无效信息"包括安慰话语、虚假医疗信息或者主观上认为不重要的信息等。当医生进行善意的安慰时,安慰本身可能属于"无效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惩罚性。当医生自认为是不重要的信息而不对患者进行披露,但对患者是重要信息,此时涉嫌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当医生故意传递虚假医疗信息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时候,情节严重可构成医疗欺诈,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王斌 《视听纵横》2001,(2):20-23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几乎全国上下各医院及医务人员与患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敏感且脆弱,二之间好像老有个解不开的结,而有关“白衣天使”的赞誉、报道逐年减少。据一份中国消费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消费对医疗和药品方面的投诉有近二万件,比上一年增加约四千件(增幅达30%),除医疗事故外,因医疗提供的设备、技术、药品、服务、医疗费增加等引起的医疗纠纷大量增加,且成为近年消费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医疗法制尚不健全,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病历档案既能为临床医生积累病历资料和治病经验,又可为处理医患纠纷、进行医疗事件鉴定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但由于病历档案管理不同于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