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被大家公认,妇女工作也不容忽视。女性参与社会的能力越来越高,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抓住这部分女职工,把她们拧成一股绳,能够更大的发挥她们的力量,这就需要工会女职工组织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如何作好女职工的工作,让企业女职工发挥自身力量,挖掘自身潜能,凝成一股绳,达到“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美好愿景,多年的女工工作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时尚是什么?有人说,时尚是华丽的外衣;有人说,时尚是跟得上潮流的脚步;还有人说,时尚是一种思想的前瞻……其实,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绿色的风潮已经席卷世界,你是否也想成为一名绿色达人?该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绿色达人呢?下面一些达人行动,就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在你成为绿色达人的同时,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到家人,让大家一起都加入到绿色行动中来。祝愿我们的地球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22,(24):34-35
2022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200余项技术成果在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落地应用,让“科技”和“绿色”成为这场世界级盛事中备受瞩目的亮点。这一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相似文献   

4.
进入6月炎夏的中国,塑料袋正在逐渐成为历史.“限塑令”的实施使得绿色环保再度成为人们话题的焦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热爱并维护我们所生存的这片热土即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是全世界人类的共识。而我们的设计师们也正在身体力行地用他们的作品倡导和带动着绿色生态的潮流.这些作品深切地表达了设计师们对于“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和“废物再利用”等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关注.其满溢着灵性的创意在使我们惊叹的同时.也更加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没落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响,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科研团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一、高校科研团队的由来 要谈高校科研团队,我们就必须先从团队谈起,因为科研团队只是团队的一种。团队是企业中的一种组织模式,它的运作模式的实践由来已久,但是团队运作模式的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风行以后才建立起来。早期的团队模式只是负责提出和讨论问题并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建议或磋商团队,后来出现任务定位更广泛的“特殊目标小组”,工作包括改善和重新设计流程,与上级、同级或下级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家庭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 已经成为都市居民的杀手。其主要污染物有甲醛、苯、二甲苯、氨、氡等,其中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多的就是甲醛。现在大家对家庭装潢已经有了环保意识,装修时要求选用环保材料,达到“绿色”装修的标准,而且装修完工后不再急于住人,而是让新房子开窗通风,过一两个月后再入住,以免诱发  相似文献   

13.
云上海洋馆     
易可 《科学生活》2023,(11):82-83
<正>离我们家步行大约十几分钟的路程,新开张了一个大型商场,内有一家名为“云上”的海洋馆。我们组成一个有50多人的团队,经与海洋馆负责人多次沟通,馆方给予我们参观团队相当优惠的门票价格。由于团队参观必须团进团出,而且团队中绝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因此每人还要签署一份健康状况声明与自我担保书,这样馆方有免责的依据。虽然手续上有点麻烦,但是大家还是保持着兴致勃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影响,并还将会产生影-向,多年来成为了中外学者的一个共识,也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一期和下一期的“科学文化”栏目里,我们希望能够就“21世纪里,中国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这一话题展开多学科学者的讨论。 为有利于讨论,本栏责任编辑从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费孝通、季羡林的著作中摘录一部分作为附录,希望能够让读者看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大家学者对这个相关话题的一些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近来,这一“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杰出人才的涌现,需要我们的教育进行大力改革,成为人才的真正摇篮。但走出摇篮后,要最终成为钱学森式的杰出人才,还须“过五关,斩六将”。让我们回到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最详尽材料《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初,“博士后”这一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相当陌生,如今年轻干练的博士后纷纷崛起,30多岁的年轻人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或成为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已不再是新鲜事。 “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这一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断。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安排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中磨炼,是  相似文献   

17.
陈楠  吴晓静 《科学生活》2012,(12):19-21
“肾衰竭”、“尿毒症”、“洗肾”……这些让大家闻之可畏的字眼,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与老年人关系比较大,年轻人尤其是自认为身体状况不错的年轻人就更加认为’肾脏疾病与己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病例来和大家聊一聊慢性。肾脏病和年轻人的关系。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慢性肾脏病并非中医的肾虚。  相似文献   

18.
大家好,我是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六(8)班的吴逸飞。这次有幸能够参加“金钥匙”科技比赛,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最后,我们团队名列第三,我也获得了“最佳选手”的荣誉称号。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丹阳市代表队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而言,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于创新者而言,去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个个好玩的发明作品问世、一种种新物种被发现、一项项科学纪录被刷新、一个个航天时刻被记录……这些在2021年发生的科技事件,你们还有印象吗?即便你们已经不记得了也没有关系,小编最懂你们了!我们搭建创新“舞台”,将科技事件的主角们请来,为大家“上演”2021年科技创新秀,让你们感受科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周刚  何婷婷  石飞  张振宇 《科技风》2023,(8):152-154
作为科研工作生力军的青年导师,逐渐成为“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青年导师面临着工作繁多、研究生教育经验缺乏等困难而难以开展科研工作。因此急需建设研究生科研团队,使得青年导师能够发挥好自身科研创新性强、年富力强等特点优势。我们从科研团队的阶梯式建设、青年导师的科研方向把握以及团队凝聚力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新疆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为前提,对青年导师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