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3,(21):38-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昭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生产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鲜明特征和重点任务。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3.
产权制度既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制度,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制度,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文章在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加强产权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产权归属不清、产权收益未得到有效保护、产权交易偏离市场规则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权能完整、保护严格、监管有效为总体要求,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并从法律修编、完善有偿使用制度、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制定生态文明战略行动纲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生态地位决定保护为先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清冽甘甜的源头净水,润泽了半中国,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在青海自然博物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天明着缩小的三江源源头地图,这里地貌一旦退化,下游10多亿人  相似文献   

5.
邢中先 《大众科技》2016,(4):147-14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用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这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从吉林省实际出发,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开展全省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性研究,明确工作目标,确定生态补偿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制定生态补偿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深刻认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  相似文献   

7.
章燕 《金秋科苑》2013,(20):32-34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中,“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观念上的引导,宏观上的统筹,还需要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新产品的“骨干支撑”。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0)
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例,对生态文明全链条改革工作方案进行初步研究,重点建立了六大制度体系,分别为绿色发展引导制度体系、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制度体系、齐抓共管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全方位监测监管制度体系和彰显金湖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国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国土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框架、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阐述。生态国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到自然资源领域的各个环节。基本框架是以源头保护、节约利用、整治修复为主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集中统一管理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自然生态,改革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国土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支撑,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快开创生态国土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征程的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吹响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启动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行动步伐,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红线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划定生态红线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建立生态红线制度是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文章概述了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生态红线划分、实施及监管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建立生态红线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生态红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爱民  白露 《今日科苑》2009,(14):46-46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水问》真实全面地告诉观众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用水困难,并深刻解析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本文旨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胜利闭幕,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国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改革就是指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牵涉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和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领域。深化改革就是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  相似文献   

14.
高爽 《大众科技》2013,(9):165-166,141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分析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中国实际情况,文章从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重视资源紧缺与创新能源结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方面展开,分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10月21日,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暨2013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在京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保护环境”为主题,设1个主题峰会和6场专题论坛,探讨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围绕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建议、新举措,为全面实现“十二五”环保规划出谋划策。同期举办的“2013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展出面积10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当前环保新技术、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并从建设主体、建设地域、建设内容、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类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依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其中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国土开发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最后从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针对基本路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到“五位一体”,再到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足以看出党和国家是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后,做出的重大决定。我们如何走一条既可持续发展,又绿色发展之路呢?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就将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利用2012年以来中央相关部委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剖析了代表性创新制度的发展历程,预估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走向。结果表明,从政策维度上看,生态文明制度可归纳为四大领域: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类。其中,绿色发展类制度文件数量最多;从政策权能上看,发布单位以中央层面及多部委联合为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生态文明制度大多都历经“探索—试点试验—总结与推广”的发展过程,不同制度间联系紧密,相互支撑,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梳理发现,未来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预期走向为: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强化制度间的高效协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加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评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甲子 《科技风》2014,(7):275-27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加强对生态水的保护和建立,对水系统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修复,建立水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