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日,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对面一位语文老师突然问:"《安塞腰鼓》中最后一句话‘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含义?"我说:"是为了突出表演结束后的静,是以动衬静,连那渺远的鸡啼声都听见,如果当时不是出奇的寂静是不可能听到的。"王老师说道:"不是衬托静,而是为了衬托安塞腰鼓的闹,正因为那惊心动魄的闹戛然而止,才使你感觉停止后出奇的寂静,这是一种强烈听觉落差的感觉。"李老师说:"是报晓的意思,含着朝气与希望。作者这样写是  相似文献   

2.
上课铃响了,林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微笑着说:"今天我要送给大家一个神秘的‘礼物’,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巧克力,有的说是玩具……过了一会儿,林老师拍拍手,乐呵呵地说:"大家静一静。"接着她拿出一个红盒子,说:"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欣赏一下‘礼物’,谁愿意先睹为快呢?"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快乐的权利。"说这话的是我的挚友,可是我不同意他关于"想"的这种说法。因为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你可以去想你高兴去想的每一件事。你可以去想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去想你是秦始皇,你甚至可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文章的语言必须有鲜活的生命力,使读者从语言中能观看“景”、识别“人”、感受“情”、领悟“意”。除此之外,文章的语言还必须讲求“文采”。记得某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的一位组长曾经说过:“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因此,作文一定要锤炼语言,使文章流光溢彩。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强调:“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严羽在《沧浪…  相似文献   

5.
这节是美术课。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人体写生,需要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当‘模特’,谁愿意来当一回‘模特’呀?"顿时,教室里静了下来,刚才还在起劲讲话的同学赶紧把头缩了回去,生怕老师叫到他。"怎么,都不愿意吗?拿出点勇气来嘛!"老师语调柔和地说。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7,(22)
语文老师在培学生讲"把"和"被"的区别。突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答:"当然不能!"学生很困惑地说:"可我妈妈就常把这两个字连用,每天早上她都对我说:‘把被子叠起来!’"  相似文献   

7.
“0”的身份     
语文老师问学生:“同学们,汉字里笔画最少的是哪个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一!”老师说:“错,是‘0’。‘0’没有笔画。”‘0’是阿拉伯数字……”有同学小声质疑。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几十万考生写同一个题目,立意相近、素材基本相同、思路都很清晰,如果考生有优美的语言,那么就可以打动阅卷老师取得高分了。有位阅卷语文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还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  相似文献   

9.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争执因一字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给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以深深的启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听语文老师讲授刘禹锡的诗歌《望洞庭》时,跟语文老师说:诗中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不正确,应该是‘遥望洞庭山水  相似文献   

11.
林敏静 《成才之路》2014,(13):54-54
正我们经常在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可这个"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语文味"的解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标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读味",正是语文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情感激越的起伏,在朗读中唤起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体悟,在朗读中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一直苦苦探寻,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提升语文素养,进而爱上语文呢?唐山市教研员田贺书老师在文章中说:"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教有意义的语文’‘有意思地教语文’,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样教’。‘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原来我一直是本末倒置,做了很多无用功啊!通过认真学习田老师的教育理论,我重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大师于永正也说过:"学语文是为了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课文不同于一般文章,文章一旦成为课文便含有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要意文兼得,不能始于‘批文’,止于‘得意’,‘得文’是更重要的。"下面就《最后的姿势》一课的两份案例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哈哈广场     
"礼"在哪里上语文课时,老师提问:"张小明,请你用文明礼貌的‘礼’字造一个句子。"张小明思索了一会儿说:"爸爸提着包出门托人办事。"老师说:"没‘礼’字呀?"  相似文献   

16.
正有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难上,一些思路相对比较清晰的课文还好说,一旦遇上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散的课文,简直无从下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文中也颇有感触:"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要说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会对语文课感到为难,即便是特级教师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生活真幽默     
子非鱼语文老师讲课文,讲到庄子与惠子那篇,读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时,老师说:"惠子应该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时庄子应该又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不知鱼之乐。’……"全体皆晕。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上读到一篇谈作文教学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是中学生批评语文教师的,说同学们"从小到大,老师出的作文题就那么几个,像‘记一件难忘的事’、‘那一次’、‘雨中送伞’、  相似文献   

19.
"学讲"行动实施两年多,老师、学生、课堂都在"学讲"的引领下发生微妙的变化,可见"学讲"所取得的成效斐然,老师开心,家长放心,学生欢心,这更加深了我们对"学讲"的认识,提高了有效教学的能力。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学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阻力。徐州市教研室李文利老师说:"语文要‘学讲’化,‘学讲’要语文化。"听起来轻松,做起来真的很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新颖的教学设计和聪慧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20.
史俊 《山东教育》2012,(Z4):22-23
2012年4月25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刊文说:"‘如果你是孔融,会不会让梨?’最近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位学生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号。"这让人陷入两难:"‘让’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弘扬。但‘不让’是一个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出了‘自己心里话’,敢于表达真话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