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白居易就是最早赞美西湖的诗人。读这首诗,我们自然会联想起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2.
李高斯 《云南教育》2005,(10):36-36
北宋前期,苏轼任杭州府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一天,他邀约几个朋友宴游西湖。西湖景致宜人,美不胜收。才情横溢的诗人苏轼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教材所选的是其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3.
畅游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在小时候就学过,所以对西湖十分向往。这个愿望终于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实现了,那个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杭州,并到西湖饱览了她秀丽的容颜。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古到今,西湖都是诗人笔下的美景之一。今天我们一家便来到西湖,享受着西湖之美。  相似文献   

5.
北宋前期,苏轼任杭州府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一天,他邀约几个朋友宴游西湖。西湖景致宜人,美不胜收。才情横溢的诗人苏轼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教材所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这天,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西湖,一边饮酒,一边叙情,题称“饮湖上”。初夏时节,天气乍晴乍雨,时而太阳高照,风光明丽;时而沥沥细雨,景色朦胧。题中的“初晴后雨”指的就是天气的变化情况。诗题仅用七个字就概括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天气,可谓独具匠心。“初晴”的西湖景色究竟怎样?诗人用“水光潋滟”来写它的晴姿美。“潋滟”,是水波流…  相似文献   

6.
《西湖漫笔》是当代女作家宗璞1961年第四次游西湖之后所写的散文。西湖乃天下名胜,从古至今讴歌它的诗文不可计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堪称绝唱,白居易的《忆江南》、《抗州回舫》、《春题湖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相似文献   

8.
胡岚岚 《新课程研究》2009,(11):105-105,14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在“明诗意”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表现出色,写下此片断,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风光、丰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玩赏。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赞美她。宋代的苏轼曾经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以细腻的笔触描画了西湖的独特美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风姿绰约、美妙无比。  相似文献   

10.
苏轼在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文佳作也是如此。有时可能空灵含蓄,有时也可能质朴自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2.通过抓住诗眼,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3.通过本诗的学习,感受西湖之美,了解更多的描写西湖的古诗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古  相似文献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于宋神宗四年(1070年)至神宗七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古诗教学无疑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是最枯燥无味的。其实只要换一种教学方式,古诗教学是富有想象的,美妙的。这次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带领孩子们以游客的身份一起走进西湖,品读西湖,欣赏西湖,品味西湖。  相似文献   

14.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尔来,多知爱其二,评说文章不可胜数;而对其一,庶几可谓除编选苏诗者如烟云过目,则评说者似乎至今未见.近有闲暇,遂寻出旧文继为此篇新绎.苏子于熙宁四年腊月至杭州任通判,二年多之后,即熙宁六年作此《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时年三十八岁.首先,请看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岗,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相似文献   

15.
薛峰 《教学随笔》2014,(22):174
自古以来西湖出美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西湖的美景和美人豪不腻色地向世人展现她婀娜多姿的美,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接受着人们的赞美。特别是古代文人各展所长,各抒己见,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诗歌来表达对西湖的爱慕之情。古代诗词中的西湖,是繁华衰退的见证,是故国和家的象征,是心灵静修的住所,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自古以来,赞颂西湖之美的诗词数不胜数。本文主要通过谈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林升的《题临安邸》、刘辰翁的《江城子·西湖感怀》、林逋的《湖上晚归》、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五首诗词对西湖意象的描述,深入探究其中的深层思想,揭示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倪凌云 《中文自修》2022,(10):23-24
<正>链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7课《古诗三首》我国幅员辽阔,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本课的三首古诗描写了我国的大好河山。《望天门山》通过描写山势险峻的天门山和水势汹涌的楚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阔的画面。《饮湖上初晴后雨》分别向我们展示了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的美和烟雨笼罩下西湖的朦胧美。《望洞庭》则描写了秋月下洞庭湖给人带来的静谧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7.
一、从写景诗中体会山水情 我国的山水文学比较发达,吟咏祖国山川美景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一首有名的写景诗,描写出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有魅力的美景,杜牧的《山行》,就描写了深秋季节山中枫叶一片火红,顺着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停步不前,  相似文献   

18.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即杭州名胜西湖。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古来有不少文人在那里做过地方官,他们留下许多描写西湖风光的锦绣词章。要说最有名的人物,则前有白居易,后有苏东坡;而白居易这一首《钱塘湖春行》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即“若把西湖比西子”那一首,都是写西湖的诗中传诵最广的名篇。说来白、苏二位与西湖真是结缘至深:西湖原有“白沙堤”,就是从孤山到断桥的一道堤,此诗中  相似文献   

19.
西湖(上)     
在中学读书时,没机会去西湖,但苏轼(1009-1066,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却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抺总相宜。西湖,成了我少年时期心驰神往的佳境,急着想体验、饱览“淡妆浓抹”风光的迷人之处。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杭州山水旖旎,自然神秀,处处名胜的赞誉。在杭州的美景中,以西湖为最佳去处。  相似文献   

20.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语文中考点击丛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12届新版)》(下简称《点击》)143页《阅读指南》在解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简单点说,也就是《点击》认为次句(即第二句)诗"山色空蒙雨亦奇"即"山色雨亦奇",这符合诗句的原意吗?我以为是不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