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关于认识无限发展的一个基本观点。要准确理解这一基本知识,就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两次飞跃”的基本内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即由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二、了解“两次飞跃”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目的和使命不同。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使命是在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系。理论并不会停留在现象的彼岸,理论既要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证明,又能指导千百万人变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无限深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与此相联系,理论从实践中产生,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也是一个辩证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在现实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从实践  相似文献   

3.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语文教学和作文过程吴天霞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用这个规律来指导语文教学过程,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李庆长精神与“三德”建设有良性互动关系,是“三德”建设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是“三德”建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李庆长精神对深化“三德”建设具有引导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洪艳 《考试周刊》2013,(95):137-138
<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而实验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要完成物理教学的探究任务,必须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力  相似文献   

6.
要用哲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段晓宁(吉安师范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也就是说人们首先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关于事物的现...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无法根据书中的图想象出物。因而枯燥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实践环节。使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这样就会易于理解、接受。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我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心理学教材(张世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选编的内容质量很高,章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材中有的内容缺乏例证或虽有例证因过于简略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有的内容过于琐碎,使学生难以形成在感知和理性认识方面的一个整体印象.一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感性认识缺乏或残缺不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知道,人的认识的完整过程是:由源于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性认识还要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理性认识,并且还被要求能在实践中运用理性认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认识论出发,我们不难分析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有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今天推进的素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而且还应着眼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素质教育,即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乃是人类心理的高级活动过程,是创造型人才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之一。而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是主战场。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所以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有所依托。而学具正是由无数具体的零件(图片剪贴、各种形状的塑料片…  相似文献   

11.
归纳与演绎(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邹应泉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李夏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之一。人们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的全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运动由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经常...  相似文献   

12.
骆兰 《新疆教育》2012,(21):99-99
实验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学生认识、感知自然事物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列宁曾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也指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直观,可以给人们以鲜明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卓有成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笔者试图根据6年来从事党史、革命史教学的体会,从直观性教学的具体形式浅析直观性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第六册(16-30)     
十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以本文所阐述的道理为依据,尽可能引用文中的语句,解释下列短语:1、正确思想.2、社会实践.3、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4、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参考答案①人们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到社会实践经受检验而证明其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内部规律的认识.②即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可分为由物质到精神和由精神到物质两个阶段,每个认识阶段都有一次飞跃,这就是所谓"两个飞跃".产生于认识过程第一阶段的飞跃是第一个飞跃,即人们对客观外界现象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一、实践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实践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辩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认识过程,就是指经过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认识的方法,包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以及模拟、假说等思维形式.谈到对认识过程起作用的因素时,人们首先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和各种符号系统在认识中的作用也予以肯定.但对于“怀疑”这种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却往往被忽略,被冷落.本文试就怀疑在认识中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论统性认识     
完整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应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统性认识阶段,即理性和感性相综合的认识阶段,上述三种认识可分别简称为现象性认识;本用性认识;关于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性认识。坚持把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最高阶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次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倾向;同时也为普遍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性认识环节提供了理论的概括和认识论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世界上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人们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接受外界事物机械的、物理的及化学的刺激,通过感觉和知觉过程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印象。然后,在形成这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记忆表象进行复杂的思维加工,才会在头脑里产生概念,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得出理论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教育中,要把握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他们的情商,必须遵循情感活动的规律。1.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相互干扰的规律认识指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时也使认识本身得到体验和发展。学校的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20.
张玉胜 《成才之路》2010,(18):I0016-I0016
结合近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谈谈在复习备考中的认识和和复习策略: 1.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