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保定一中郭玉甫先生《“老舍”读音质疑》(《语文知识》1990年第三期)一文,从古人名字与笔名关系、取名者的初衷等四方面进行论证,认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舍”不该读成shě,而应读成shè。这种观点完全正确,论据也相当充分。笔者近日为这一观点找到一条论  相似文献   

2.
刘志珍、刘新愚的《语文课文中的姓名读音正误》一文(刊《语文知识》1992年3期)认为高中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雷雨》中人物繁漪的“繁”应该读(pó),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妥。“繁”有两个读音,多数情况下读 fán,只有当姓读时才读 pó,那  相似文献   

3.
《语文之友》(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1995年第19期发表了王学澥老师的文章《“佛狸祠”的“佛”字读音考》,王老师认为“佛狸祠”的“佛”字应念 fó;《读写月报》(综合版)1997年第11期发表了侯文君老师的文章《常见古音异读字辨正》,文中认为“佛”音 fú,不  相似文献   

4.
读了何黄海老师的《质疑“把话说完整”》(《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期)一文,我对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看法不敢苟同,故成此文,与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5.
孙传福老师在《课本标音应以(审音表)为准》一文中(见《语文知识》1998年第8期),认为现行语文教材对以下文言词语标音不当:1.何可胜(shēng)道(《游褒禅山记》)2.周景王之无射(yì)(《石钟山记》)3.从百余骑(jì)(《鸿门宴》)其依据是:1985年12月修订和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对上述标音字的普通话读音作了审定。审后,“胜”统读shèng,“射”统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7 ̄8期刊登了董新玉老师的《“mò”“méi”怎能随便读》和王贵忠老师的《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音去读”》两篇文章。两位老师对笔者在《精彩的“mò“”méi”之争》(《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第四期)一文中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了质疑,都认为“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可爱的草塘》)一句中“没”字,只能读“mò”,而读成“méi”是错误的。笔者就此与多位同行进行了探讨,并询问了案例中参与争论的学生的想法,思忖再三,还是认为这里的“mò”“méi”是可以随便读的。首先,读“没(mò)膝盖深的水”…  相似文献   

7.
读了由闫学老师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及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晏子使楚》引发的关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问题的“旧话重提”(2006年第10期《人民教育》、2006年第6期《小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想谈谈个人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现状一:“万金油”式的语文职能,让语文步履蹒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界定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8.
一些教师在教《雷雨》(高中《语文》第四册)时对学生说,“繁漪”的“繁”按教材注释读成 fán 是错误的,作为姓,应读 pó才对。于是课堂上响起一片“pó yī”之声。课后问其依据,他们立即搬出发表在杂志上的两篇文章,一是《语文课本中的姓名读音正误》(载《语文知识》1992年第3期),一是《值得注意的几个姓氏的读音》(载《中学语文》1992年第3  相似文献   

9.
“大王”这个词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七课《晏子使楚》中,对于它的读音,有些老师由于古汉语知识的缺乏而产生误读,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大王”一词在古代是专指国王或强盗的首领的。其中的“大”读音为“dài”,“王”读轻声,即读为“dài wang”,也可以说“大王(dài wang)”是古代专用的。所以,课文中出现的“大王”应读为“dàiwang”。而我们当今所说的“大王”则是与前者有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第4期和1989年第1期先后刊登了吕友仁先生和王静宇先生关于刘禅之“禅”的两篇文章,题目分别为《刘禅之“禅”的读音》和《也说刘禅之“禅”》(后者又见《文摘报》1989年3月16日第7版)。关于“禅”的读音,两文看法不一,都认为应读shàn,而不读chán。但在释义上,两文却存在着分歧。吕先生认为:“刘禅之‘禅’是禅让之禅”。其主要根据有二:一是《三国志·杜琼传》所载谯周对“禅”的释义:“后主讳禅,其  相似文献   

11.
【名家印象篇】●卡片①老舍的“舍”的读音及其含义老舍先生的夫人胡青对老舍的“舍”字读音及其含义解答如下:一、舒庆春(学名),字舍予,笔名老舍。二、老舍的“舍”读上声,不读去声。三、老舍之所以如此起笔名,是习惯于北方朋友晤面时亲热熟识的叫法,如老张、老王、老李之类的普通称呼。四、舍予系由姓“舒”字一拆为二;又有舍己为人的含义,并有奋发努力、“舍我其谁”、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意思。●卡片②老舍先生的“瞎凑诗”有一次,当一些青年诗歌爱好者向老舍先生请教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时,老舍先生风趣幽默地说:“作诗我不会,随便瞎…  相似文献   

12.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5年第四期刊登了安徽桐城市大关镇小关小学杨旭老师的《精彩的“mò”“méi”之争》一文。文中谈到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学生对于“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的读音有争议,一方认为读“mò”,一方认为读“méi”。老师本想提醒,但因双方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老师宣布: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今天老师就不规定“标准答案”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音去读。学生们一阵欢呼。读完这篇文章,我愕然了!“没(méi)膝盖深”是不成立的。“膝盖”只能论大小,不能论深浅,…  相似文献   

14.
坚持说普通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根据湘西方言的特点,小孩子常犯的读音错误有五种:第一种是韵母错误,如把“熟”(shu)读在(shou);第二种是声母错误,如把“湖”(hu)读成(fu),把“牛”、(niu)读成(liu);第三种是音调错误,如把“舍”(she)读成(she)把“腹”(fu)读在(fu);第四种是平翘错误,就是分不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把“z”“c”读成“zh”,“ch”或与之相反,如把“束”(shu)读成(su).第五种是鼻音错误,就是分  相似文献   

15.
老舍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养花》、《猫》、《趵突泉》、《林海》、《劳动最有滋味》、《草原》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受到师生欢迎。然而,一些师生对老“舍”的由来不了解,相应地误读“老舍(shě)为老舍(shè)”,所以有必要来一番辨识。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取,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取这个名字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的意思。老舍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实际上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它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深意,由此可见老舍年轻时的志向。“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5期题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的文章后,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想与作者商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指重视“熟读”“感悟”的过程。这不仅符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种学习语言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首先,《质疑》一文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认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09年,倪文锦在《正确处理和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2009年第6期《中学语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章中反复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训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知识》1997年12期卢碌《“位是动词”吗?》对“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中的“位”是什么词提出质疑,因试题答案是动词,卢老师认为应是名词,而奉贤语文教研员认为“位于”不能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