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4,(12):26-27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强调了幼儿园要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让幼儿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同时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  相似文献   

2.
圆圆的世界     
唐艳 《教育导刊》2007,(1):44-45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中、大班幼儿在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性方面已有了一定发展;鉴于我园多年尝试混龄教学,结合体育混龄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发性等特征,设计了此次以“圆”为主线展开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要使幼儿真正树立环保意识,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共同努力,须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  一、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将贴近于生活的环保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摇篮,家庭生活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在环保教育时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如选择“水”作为主题活动,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就比较好。因为凭借幼儿在家庭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水的用途及一些基本特性已有了初步认识,这时通过幼儿园对“水”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就可以知道这样一些知识:①水的性质、种类和三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周云 《学前教育》2014,(6):27-27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园整齐划一的排队等候现象,当教师以统一的“量尺”要求所有的幼儿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又担心孩子因为拥挤产生安全隐患,所以案例中的“开火车”就应运而生。结合我市今年的研究课题“幼儿园生活环节教育化”,  相似文献   

5.
王凌 《幼儿教育》2004,(2):21-21
笔曾在菲律宾华学校——侨中学院幼儿园任教。侨中学院幼儿园是全菲律宾华学校中惟一的日托幼儿园,它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家长服务”为宗旨,以“为幼儿今后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为教育出发点,使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玲 《青海教育》2010,(12):53-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儿童为本”。我们要把贯彻《纲要》精神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方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宝宝的鞋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穿鞋是幼儿在园必需的生活技能,但仍有不少幼儿在运用时存在一定困难。我们从“穿鞋”中生成了科学活动“宝宝的鞋”,有意识地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课件的动感吸引幼儿参与,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园进行的所有活动.如进餐、睡眠、入厕、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收拾整理活动等,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幼儿自己生活的一种结合形式:是幼儿园保教人员精心计划和组织下的特定的生活,是以幼儿及幼儿群体为主体的有计划的生活,又是由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创设特定情境并渗入一定目的的生活。所以,  相似文献   

9.
陈秀华 《生活教育》2011,(12):82-84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我们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在创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开发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大课堂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开展幼儿园结构游戏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应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王海霞 《福建教育》2013,(12):28-31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许多教师也已逐渐认识到幼儿自主自愿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开始引导幼儿关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为了使每位幼儿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概念,目前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仍以集中教学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师“教”,幼儿操作练习、巩固等方式以期“高效率”地让幼儿习得一些数学知识经验,而忽视了幼儿自主自愿获取知识经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海林 《教育》2014,(30):25
所谓的过渡环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中所有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的之前和之后的部分,顾名思义它是各个活动的“驿站”,如幼儿用餐前的准备活动,课前、课后的作息活动(喝水、入厕等)。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日常行为,其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始末,只要是涉及到的都会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过渡环节中,要着重引导幼儿向着个性的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者,应当以幼儿的生活素质教育为重点,做好幼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与品质的发展,幼儿园应大力建设探究性课程,并应依据儿童发展证据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使课程具有以幼儿生活与兴趣为基本线索,以幼儿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既鼓励幼儿协商合作,又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的实践特征。建立在儿童发展证据基础上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基于幼儿发展的实际与潜能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协同“反思型教师”和“伙伴式家长”,把幼儿培育成“小小探索家”。  相似文献   

14.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幼儿为本,积极开展以幼儿为主体的师幼互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幼儿的游戏和生活是天然整合在一起的,游戏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幼儿园活动必须要贴近幼儿生活、回归幼儿生活、满足幼儿的游戏和生活的需要。这对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重视幼儿求真知、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使知行达到和谐统一。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真人思想”,我们梳理出了怀柔一幼求真课程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理念,也是当今“幼儿向生活世界回归”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一、幼儿园课程应该是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生活的,这是幼儿…  相似文献   

17.
<正>来园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对幼儿一日生活的有序展开和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充分遵循“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教师应以游戏化的方式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来园活动并关注、追随、指导幼儿,充分发挥来园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吃喝拉撒睡,看似平常琐碎,却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命题。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教师与家长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市丰台区教研室牵头专门成立了由12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组成的“幼儿健康生活教育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9.
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极为常见,通过揭示幼儿告状意识的结构和告状行为体验的情境性内涵,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育学反思。作为童年基本现象的幼儿告状行为,其背后充满着交织的矛盾:在遭遇困境的呼喊中,幼儿本身是“弱小”却又是“强大”的;在渴望被爱的表现中,师幼关系是“亲密”却又是“疏离”的;在守护内心的秩序中,告状行为既是对班级规则的“保存”却又是某种意义上的“瓦解”。以教育现象学理论来审视幼儿园告状行为的复杂性,有助于教师理解告状行为在幼儿自我建构中的成长性意义,最终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结合本园的实际,以培养幼儿各种兴趣为着眼点,以提高幼儿整体素质为目的,从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