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周长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也是一次概念认识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面、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比较的几种基本方法,为后续的面积单位认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认识面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周长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也是一次概念认识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面、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比  相似文献   

3.
“长方形、方形和平行。边形。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重点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学这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来感知概念,学习新知。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如书本面、墨水金面等,通过数、量、比,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教学周长时,首先使学生弄清周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同样要通过学生拼、摆…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难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认识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之后.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按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突出教学的重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学生刚认识周长的概念.所以不必孤立地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必要增加一些其他图形.如三角形、一般的四边形等测量与计算.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同时又能更好地让学生从一般图形的比较中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殊性.使学生能更加灵活地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测量、计算它的周长.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内容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比较,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下面就本单元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观察和测量,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学生已学过周长之后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2页例1、例2.教学要求:1.通过演示、操作、测量、讨论等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空间观念,并结合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5,(31):41-4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101页“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正确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把握教材 ,定位目标(一)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基于以上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 知识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 ,理解…  相似文献   

11.
华应龙 《陕西教育》2000,(10):22-23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概念基础上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45页的例题及“做一做”的第1、2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3题。教学目的: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教学,使学生正确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学具准备:直尺1把,手帕1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20张,火柴棒16根。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几何图形后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二是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与通用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综合编排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比较辨析;其二,加强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如增加了围三角形,测量三条边长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图形的感知与操作中建立周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边长特征、初步理解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2.在认识长方形周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感悟数学是有价值的,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  相似文献   

15.
覃小平 《广西教育》2007,(9A):27-2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P63—65例题及练习,教学基础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索、交流并确认或完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将为今后学习几何形体的知识打下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是认识其他形体的基础,它既是教学上的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小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往往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用错。其原因有:第一,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纯属一维空间里的问题,而现在面积的概念进入了二维空间,从涉及长度到研究面积是学生跨进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也是几何知识的一次大扩展;第二,三、四年级小学生对形体知识的生活经验少,对形体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17.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将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42~43页,例2、3;第44页练习十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全面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2、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去理解、掌握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以及概括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分析(一)学生分析1.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直线,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学生听说或见过有关面积单位。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是他们学习几何知识的一次突破和飞跃,知识跨度大、难度高。3.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观察、估计、验证的能力,具有量一量、摸一摸等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概念的含义;知道为什么要统一面积单位;正确建构1平方米的概念。二、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摸一摸自己两…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是《面积与面积单位》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起始课。学生在这之前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等有关的知识,在这之后将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本课承前启后,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在经历用不同的图形度量面积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