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锻炼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欣赏描写满池荷花静态美、动态美的有关语句。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荷花》是一篇经典美文,也是小学语文的传统篇目。这样的名家名篇,怎样教学才能出新呢?又如何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如诗的意境之中,进而感悟、积累和学习运用语言呢?付跃红老师以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情感、追求审美创作为终极目标,创造诗意课堂,奠基诗意人生,以此打磨孩子的"灵性"。【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衣裳、莲蓬、舞蹈"等词语。2.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生词"荷花""莲蓬""翩翩起舞""仿佛""挨挨挤挤""饱胀""蜻蜓""衣裳""舞蹈". 师:真棒!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呢?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生字词,并会写"夸"等12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教学目标1.认识"戴、价、购"等13个生字,会写"抹、挤、拱"等10个生字,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熟练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熟读课文,抓住"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体会戴嵩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教学目标1.认识"悬、遐"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词语,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通过默读,培养学生信息提取、概括表述能力。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理解新词,美读课文,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圈点批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花的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观察荷花的基础上,通过口头语言,表现荷花的美。2.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提高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院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母爱”。2.培养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素材的能力,在模仿中创新的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和背诵全文。会认9个生字词,会写10个生字。尝试用《妈妈的爱》的格  相似文献   

10.
《荷花》是六年制第六册看图学文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美呢?一、引导看图,感知画面美.图画是形象化了的语言.触发想象的媒介,是学文的凭借.从图入手,兴趣盎然.先出示一幅荷花图:满池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荷梗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荷花灼灼,蜻蜓飞舞,小鱼嬉戏.这幅图画的是哪一个季节里的什么景象?从哪儿看得出来?通过双边活动,既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的美,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察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指导朗读,感受荷花美.朗读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了"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课文生字,会写"勺、斗、玉、组、数、睡、珍珠、钻研、距离"12个生字. 能力目标:通过评价阅读课文的情况,展开自评与互评,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低年级教学多年,面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的定位和调整:"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其中1000个字会写。"这么大密度的生字,如何使低年级的学生很快地记住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分成"引—扶—放"三个阶段,扎实进行低年级学生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  相似文献   

16.
一、关注文本细节——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前提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语)."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它往往是人物思想、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荷花》一文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这个"冒"字时,先让学生思考"冒"字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学生的回答则是"露出来、钻出来、长出来、顶出来、传出来、伸出来"等;接着体会"冒"字的好处,让学生说说"冒"表现荷花是怎么生长的,学生体会为"迅速地长、悄悄地长、争先恐后地长"等,并从中体会到荷花生长时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高兴的、激动的;最后总结:"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用"冒字",就是因为这个字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特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初冬自然界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识记"孔、雀、鹂、灵、鹰、从、护、牢、嬉"10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读出节奏感.   3.懂得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认会10个生字和熟练朗读<拍手歌>.   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课文生字,会写“勺、斗、玉、组、数、睡、珍珠、钻研、距离”12个生字。能力目标:通过评价阅读课文的情况,展开自评与互评,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宇宙奥妙的幻想,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20.
吴蕾 《黑河教育》2013,(10):12-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3个生字,并增识一些汉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原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2.认识反犬旁、虎字头两个偏旁部首,知道字的结构及书写占格。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