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出示长方体木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块木块,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体。师:谁来说一说这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体积指的是什么?生:它的表面积指的是这块木块6个面的总面积,木块的体积指的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师: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生:(长×宽+长×高+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师:大家会数数吗?生:会。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生(齐):1、3、2。师出示35个圆。生:……(无法数出。)反思:数数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先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请看(用多媒体先出示一行6个点,再出示4行)。······························师: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点吗?请列式并计算。(指名回答)生:6x5=30。师:(继续用多媒体出示,添加至10行)现在有多少个呢?会列式并计算吗?生:6x10=60。  相似文献   

5.
正【活动目标】1.能积极探索多米诺骨牌的玩法,充分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2.初步感知力的传递现象。3.发展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玩积木的经验。材料准备:12块长方体的小木块、小篮子、记录表、记录笔人手各一份,梳理图谱两张以及有关生活中力的传递现象的视频。【活动过程】1.玩多米诺骨牌游戏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师:(出示木块)我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件新玩具,谁认识它?师:这些小木块和我们平时玩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1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每天上午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时间表1,学生齐读)师:如果老师把这个作息时间表改一改,你们还会读吗?(出示时间表2,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刚学完了"混合运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比赛谁做得又对又快!出示:89×24+11×24,学生还没动笔,老师就直接写出结果。(此时学生肯定不服气)师:你们可以将"24"换成其他任意一个数,我也能很快算出得数!请2名学生用计算器检验计算结果。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对呢?观察学生表情。(学生此时肯定有点疑惑并且不服气)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师:(课件出示小强、小林、小刚三个人的头像)他们与张老师比赛投篮。比赛的规则非常简单,时间1分钟,谁投进的个数多,谁就赢。最先出场的是小强,1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小强投进(课件出示)5个。师:你们觉得怎样?生:少了点。师:不止是你们觉得少了点,连小强自己都觉得少了点,于是他拉着我的手,让我再给他两次机会。师:我会不会同意小强的  相似文献   

9.
一、在"数数"中沟通1援数整数。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师:如果这个纸条用1表示,那么下面的纸条可以用几表示?师:你怎么确定它是5呢?(用1一个个地数)师:1在这起了什么作用?师:1在这里起了一个单位的作用,有了计数单位"1",可以数出无数的整数。2.数分数,沟通联系。师:如果下面的纸条表示单位"1",估计一下,上面的纸条表示多少呢?学生估计后出示结果:把下面的纸条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例1、例2、"做一做"、第37页练习六第1~4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口算抢答比赛(以卡片逐题出示):4×730×415×320×3013×436×25(学生不会像前几题那么快了)师:好,比赛时间到,想知道36×25的结果吗?引入:要想很快口算出36×25的得数,需要用一件数  相似文献   

11.
【课例】师: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师:(出示这段文字)文中是怎样具体写他的?(生读上面的句子,理解"又"的含义,并找出课文中有关表现船长品质的句子,先试着读。)师:(出示文字配图)哈尔威  相似文献   

12.
正《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是在学生掌握整万数和万以内的数的读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下面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同评析。【片段1】"猜"数,温故知新师:这(信封)里面躲着几个数(逐一出示2000、2003),会读的请举手!(学生读数。)下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情境引入。师:现在正值旅游旺季,老师统计了5个旅游城市4月22日的最高气温(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师:(小结)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度,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师:我还对扬州22日白天的气温进行了详细统计。(课件出示扬州4月22日  相似文献   

14.
【教学描述】一、看图学说图意,初步感知加法课件出示例题图。【说明:图分两步出示,先出示3个小朋友浇花的画面,再出示两个小朋友拎着水壶走过来的画面。】让学生静静观察图意。师:校园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一、创设情境,温故引新1.“数数”创设认知冲突。师:大家会数数吗?生:会。师:好!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出现几个圆,就数几。(出现1个圆、3个圆、2个圆)生(齐):1、3、2。师出示35个圆摇。生:……(无法数出)反思:数数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障碍,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了一个学生急切希望探究的教学情境。师(课件出现完整的圆的35图形和平均分的线条,切下来的部分占整个圆的3份):现在谁知道切下来的这部分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生1:我认为是五分之三。2.寻找学生的知识起点。师(板书:35):…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教海探航·梦兰杯”颁奖活动中,笔者有幸听到了高丽老师执教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短短四十分钟,领略了执教教师的风采,尤其是下面的这一精彩教学片断,更是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片断】师:有没有谁敢和计算器来比一比,赛一赛?(生摇头,没有一个人敢比赛)师:老师敢,你们相信吗?(大部分学生都不相信)师:怎么,不相信?那这样吧,可能你们会以为老师早已知道答案,为了公平起见,你们就现场请一位老师和计算器进行比赛。生:王老师。(教师出示题目,开始比赛)333 667 1000-500(王老师马上报出得数1500)师:王老师已经报出得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1~12页。【教学实录】一、问题引入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请同学们用手在空中描出它的周长。(板书:周长)师:设它的边长为a,它的周长是多少?生:4a。师:由此我们发现,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几倍?生:4倍。(课件出示: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教学过程】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师:我这里有几件事例,大家请看。(课件出示)1.中国足球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2.某仓库运进10吨货物,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9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故事激趣。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课件播放)师:同学生猜一猜阿福的衣服做的会怎样?(画面停在第2幅,学生猜)生:太小了。(出示图片,衣服小了)2.引发思考。师:徒弟明明把身长也做成了三拃,衣服为什么却小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生1:徒弟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第八单元。【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复习引新师:(课件出示1阴)认识吗?说一说你对它的理解。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它的若干份之一。师:如果这个方框表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