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一种文字的性质,要根据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字,这一个个的字记录的是汉语的一个个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从内部结构说,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所以叫做意音文字。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文字的性质决定了汉字体系的基本特征:字种数量庞大且不确定。由于字种和语素相关,语素和意义相关,任何字频统计结果都只能反映汉语用字的一般状态或基本状态,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哪些字常用,哪些字不常用,与字频统计所选择的语料内容密切相关,相同内容的语料又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虽然汉字总体数量庞大,但常用字种只有几千。常用字种所记录的语素,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是构成汉语基本词汇的基础,也是创造新词的中坚,能够满足现代汉语的基本需求(累积频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符形相、语段相、表达相的统一体,一种文字的性质即取决于这三方面。从符形相来看,现今汉字以字符为主;从语段相来看,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的语素——音节这一语段;从表达相来看,汉字是表意的。因此,将汉字的性质概括为"一种表意性质的,记录汉语语素——音节单位的字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素的定义出发,找出确定汉语语素的依据、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语素进行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语素、音节和汉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汉字寿命的长久,既有语言、文字上的原因,也有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汉字适应了汉语的特点和汉语发展的需求。汉语的根本特点是语素的单音化,单音节语素和汉字之间有着一种极为和谐的关系。汉语新词的增加,往往是通过原来单音节词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对宇量要求不大;而汉字使用意符和音符组合构成新字,可以创制出大量的汉字来,满足语言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语素的切分是各种语法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汉语语素的切分与提取存在各种争议.对汉语素切分中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汉语语素提取中的双项对比、不定位双项对比以及剩余语素的解释力,提出汉语语素切分的两个必要条件:1.平行;2.切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能够在构词层面直接参与构词.此外,从共时角度,在重新认识汉语语素的基础上提出汉语语素的切分程序.  相似文献   

7.
杨昊 《现代语文》2010,(4):49-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汉语词汇受到外来词的强烈冲击,以至产生了大量由汉语固有语素和外来语素相结合而成的汉外合璧词。其构词形式有了极大的突破,出现了直接借形、英文字母与汉字结合、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参与汉语构词等新特点。本文依据外来语素保留外来语言形式程度的不同,以及外来语素与汉语固有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详细论述了汉外合璧词各类词的生成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素的定义出发,讨论语素、音节、汉字的关系,明确了汉字与语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以语素为本位进行语素扩展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语素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明确了进行语素扩展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素教学。  相似文献   

9.
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满语词分为音译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两种类型。满语音译词指的是按照满语的发音在汉语中找到发音相同或类似音的汉字与之对译之后形成的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的满语词也可称为满汉融合词,加注的汉语语素一般是用来表示意义类属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字母语素”的概念,用以定义字母词,并分析了汉语系统中与汉字词相对应的字母词的结构、意义、句法功能以及字母词和汉字词的相互影响,得出了字母词与汉字词可以在汉语系统中和谐共存的结论,提出了字母词的语音规范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从语素的角度观察汉字会发现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汉字与拼音文字结构对应;汉字有没有独立意义。从而加深我们对汉字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存在数量可观的借代词语,其中建立在同一语素借代义或借代用法基础上的若干个借代词语形成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的存在加速了语素借代义的产生与稳定。从借代词语间的聚合关系出发,根据对《汉语大词典》借代词语的统计,详细介绍了同素族借代词语的逻辑类别,并根据借体与本体的关联程度以及借代语素本身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影响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多少的因素,最后按照语素不同借代义或借代用法之闻的关系介绍了同素族借代词语中借代语素的语义类别。并提出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对语素义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语素义与词汇义的关系,指出了语素义教学的重要性,讨论了需要重点教学的语素范围,提出了语素义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素是语言单位,汉字是书写单位,二者之间有对应关系。但由于汉字的形音义复杂多样,因此汉字和语素的关系也不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三种: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关系、汉字不代表语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语单音节词引申情况复杂,最能反映词义引申情况,当它变成语素构成合成词时,仍能反映词义引申发展,不成词语素的引申义也颇能反映词义引申变化;与英语词引申义对比,语素能与英语词相对应。因此,分析词义引申应扩展到语素。  相似文献   

17.
笔者考察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一)一年级词汇中双音节复合名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将其分为:直接反映型、间接反映型、词义模糊/减损型、词义无关型和外来词型六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语素义能直接反映词义的直接反映型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非常有必要进行语素教学,并针对语素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缩略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汉语缩略词的形成是以汉字为基础,借助其指示符号的特点和语义系统相联系,选取全称的代表语素或减缩相同语素或用数字概括来表达原词及原意;英语中的缩略词是用英语构词法中缩略法去产生的新词。由于缩略词大大缩短了读写的时间,而且又能传达原短语全部或主要的信息,符合人们交往中的"经济原则",因此,缩略词将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死"是汉语常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文中以"死"为例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死"的语法特点和使用现象,"死"字本义是生命殆尽,成语中的"死"大多保留了原义,现代汉语中"死"逐渐语法化,开始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与其他语素组合从而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素意义;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成分,形式上表示为[(主语)+动词(或形容词)+死+(宾语)+了];在方言中也可表示昵称。运用共时的方法将汉语的"死"和英语中的"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指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