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伊尔库斯克的历史地位   17世纪末,随着俄罗斯向西伯利亚的不断拓展,它与东亚各国在政治、文化、贸易上的接触与交往也逐渐增多.此时,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居民不断向西伯利亚移居.18世纪初,伊尔库斯克市逐渐取代了涅尔琴斯克和托波尔斯克而成为俄罗斯在远东新的行政、宗教、商业中心.   ……  相似文献   

2.
圣彼得堡历史上又称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这座城市是整个俄罗斯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寄托着俄罗斯人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和无尽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考证了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的情况,分析了该历史时期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的特点,探讨了该时期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与对华政治意图的关系,并建议加强对俄罗斯及其他国外民族古代典籍版本的购藏与出版.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图书馆协会正式成立于1995年,20年中带领俄罗斯图书馆界成功地克服了俄罗斯新历史时期的诸多困难,将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的服务、活动等纳入了规范性标准、规划、法规及法律制度的调整、保障范围内,共召开的20次年会是一幅展示和反映俄罗斯图书馆事业与协会发展的宏观画卷.文章仅以对俄罗斯图书馆协会的创建、发展及20次年会进行介绍、梳理,“管窥”俄罗斯图书馆领域随时代变化而发生的不断变革,为全面地了解、认识和研究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及其图书馆协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罗宜虹  李洋 《编辑之友》2015,(1):107-112
俄罗斯30年来的社会转型经历表明,俄罗斯的传媒市场化道路有着不同于欧美世界的历史运行逻辑.在不同于欧美国家媒体在政体和意识形态既定下的发展路径中,俄罗斯国家媒体的演变特征是转型.文章借用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工具,研究俄罗斯媒体转型的市场环境,分析俄罗斯媒体的“寡头经济”对媒体转型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俄罗斯媒体走向国家资本主义框架下的市场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苏联女兵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的表现毫不逊色于其男同胞们.这是俄罗斯网站上一篇题为《俄罗斯军队中的女性:历史与现实》文章中的论点.苏联女兵的历史功绩,俄罗斯人民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革非在1999年出版了纪实文学《苏联女兵:血染伏尔加》,2012年,电视剧《我的娜塔莎》塑造了苏联远东前线女兵娜塔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举玺  郑琪 《当代传播》2021,(1):57-60,69
2020年是中俄建交71周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公共外交模式的走向.考察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参考俄罗斯著名社会调查机构及美国皮尤调查研究中心的有关数据,可以观察到近年来俄民众对华认知取向.俄国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是作为"他者"存在,并深受俄民族文化与地缘政治等多元...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书业在"市场饱和"、"图书滞销"的一片惊呼声中度过了2006年.今年4月,俄罗斯书库总经理瓦连京·西罗仁科对2006年的出版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过去的一年,图书品种首次超过10万个,是俄罗斯出版历史上破记录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罗斯好玩吗?值得一去吗?" 这是从俄罗斯回来后,很多人问我的问题,我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值得. 有一次吃饭时,有人问另外一位也曾去过俄罗斯的朋友同样的问题,他回答:不值得.不如去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等. 对于同一个国家,面对相同的问题,大家有截然相反的回答,去过俄罗斯的人,可能并不意外. 我理解,这位朋友之所以认为俄罗斯相较于老牌的欧洲国家不值得一去,是从文化的角度看,俄罗斯向世人展示的文化瑰宝,值得炫耀的历史名迹,无不与沙皇时代的彼得大帝全盘欧化的改革主张有关. 无论是冬宫里金碧辉煌的大厅还是皇村里风格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的叶卡捷琳娜宫,又或者,闻名于世的俄罗斯油画、不同风格的教堂,以及充盈着贵族气质的上流生活用具,无不是对欧洲艺术的翻版与再造.  相似文献   

10.
张子晶 《传媒》2018,(10):59-6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简称卫星社,于2014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独立的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依托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社拥有原俄罗斯新闻社、原"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等俄罗斯老牌传媒机构的历史血统.成立至今,其已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埃及开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其通讯社新闻专线每天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传送新闻信息,其30多个语言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每天影响着数以千万的全球用户.本文将从形象、理念、行为三个维度来考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品牌传播战略与传播实践,以期对我国传媒机构的品牌构建,及对内、外传播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印象     
天空碧蓝,阳光明媚,寒风刺骨的严冬,银装素裹的大地,这样的画面就是俄罗斯给我的第一印象.有人告诉我,夏季的俄罗斯碧草茵茵,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但我固执地认为,洁白的世界才是独属俄罗斯的风景. 俄罗斯给我的感觉是厚重的.这种厚重首先来源于漫长的冬季里包裹如北极熊一般的俄罗斯人的笨重,更深层地源自他们对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图书馆法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俄罗斯图书馆法制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其对我国图书馆立法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9月3日,由大连市档案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档案馆、俄罗斯国家海军档案馆等六大国家档案馆联合举办的《档案中的大连历史》展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历史档案馆隆重开展。参加第十一次中俄档案合作工作小组会议的两国档案部门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和圣彼得堡市民等出席开幕式。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这是我市档案部门首次在国外办展,对通过档案宣传和扩大大连国际影响,促进中俄两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次展览是中俄两国人文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图书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本文重点梳理了俄罗斯图书学研究的发端,图书学早期理论研究遇到的问题,图书学研究对象的确立过程,实现了对俄罗斯图书学的诞生和早期发展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5.
1844-1845年中俄两国互赠图书是历史上中俄两国第一次政府间的图书交流.但当时俄罗斯赠清政府图书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流向何处?本文即根据诸多史料辨识所赠图书的历史沿革,列举国家图书馆所藏俄罗斯赠书书目,以期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农村图书馆事业起始于18世纪末,经历了旧俄时代、苏联时代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代,至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俄罗斯农村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演变,从未中断,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延续性是其发展成熟的关键,农村图书馆对农村社会的实际作用是其存在的基础,微观管理是农村图书馆价值实现的前提,全社会的共识是农村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因此,总结、回顾俄罗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比较研究俄中两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有助于发现我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促进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一本《俄罗斯各民族百科手册》。该书主要内容是对居住在俄罗斯的130多个民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各民族的产生、移居到俄罗斯的历史、社会经济与发展过程及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等。该书还收录了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人口统计、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资料,并有近600幅图片。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编目条例》及其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俄罗斯文献编目条例的历史回顾以及《俄罗斯编目条例》形成及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加深对《俄罗斯编目条例》的了解,理顺《俄罗斯编目条例》与新国际编目原则、《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英美编目规则》的关系,促进国家图书馆《俄文图书编目手册》的编制。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人的姓名是南姓、名、父称三部分组成.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组成俄罗斯姓名的三部分不是同时出现的.最早形成的是名字,随后是父称,最后才有了姓氏.据文字记载,俄罗斯人在14世纪才有了姓.最先有姓的是王公贵族,他们的姓形成于14至16世纪中期.地主的姓形成于16至17世纪,而市民(除有名望的商人外)的姓到了19世纪没有完全确定,神职人员在18至19世纪上半叶才有了自己的姓.大部分王公贵族的姓与他们的领地及出生地有关,例如,姓"舒伊斯基"的贵族的领地在舒亚城和舒亚河一带.古时.多半俄罗斯人没有姓,所以同名的人很多.据史料记载,人们是用父称和绰号来加以区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