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因训练是帮助学习障碍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干预手段。目前,关于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都比较匮乏,本文从学习障碍学生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学习障碍学生归因问题相关研究的分析,探索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过程之特征。并通过对当今三种主流归因训练模式的理论审视,尝试架构与学习障碍学生归因特征相适应的归因训练模式的设计框架,并初步探讨了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研究者後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归因理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小学生因其年龄尚幼,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身上的可变性、可塑性还很大,在这个成长的敏感期,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面教会学生技术知识,锻炼其身体,更要在心理方面给与其指导,端正他们的思想,既完成了教书,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归因方面的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将终身受益。归因训练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中小学生的发育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归因训练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寻找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业成就归因的规律性,为今后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依据,对归因理论更好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采用自编成绩归因问卷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归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是对英语学业成绩影响较大的因素;机会、试题难度、休息等的影响较小;②外归因、不稳定及不可控因子对英语学业优秀组的学生成绩影响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它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章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依据,吸取西方归因训练的成果,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对归因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对效能、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和人口学变量等对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效能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对福建省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比男大学生积极。(2)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要更积极。(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积极。(4)应对效能、归因方式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高校心理健康应当面向全体大学生、特别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和应对效能训练,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良好的应对效能,以期改善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和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6.
儿童学习不良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系统分析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社会行为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归因训练和心理辅导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归因理论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归因理论为排球教师提供有效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工作方法,探讨在排球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归因特点,指出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归因,从而提高排球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归因训练是帮助学习障碍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 干预手段。目前关于学习障碍学生的归因训练多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对象, 采用的训练方法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研究表明,个体和小组形式的归因训练 优于团体归因训练,实验情境中的归因训练优于课堂情境的效果,将策略教 学与归因训练结合比单独使用归因训练更为有效。提高团体形式和课堂情 境中归因训练的有效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归因不仅要分析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是来自学生内部还是外部,而且要分析这些因素的稳定程度,以预见学生的后续行为。由于不同的归因会对学生原有的心理定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进求归因的艺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归因理论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归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并根据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从而避免学业上的挫败感,尽可能地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