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大意义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高瞻远瞩地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  相似文献   

2.
20年前,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出了“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的欢呼,从此,这次科学大会作为科学的春天被载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史册。作为科学春天的标志,主要是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重要论断。这是对“四人帮”在科技战线上倒行逆施的彻底拨乱反正,其意义还在于是对过去长期以来在科技问题上和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倾向的纠正,从而开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以及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20年前,邓小平同志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设计师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紧紧把握住时代特征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全国科学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彻底驱散了压在中国科技界头上的阴霾,将中国科技事业从“左”的路线的枷锁下彻底解放出来。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从此展现出灿烂的前景。20年过去了,在即将跨越世纪的今天,回顾这一难忘历程,更由衷地敬佩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国科学大会对我国科技与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科学技术部于3月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纪念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发表20周年。丁关根、成思危、王兆国、卢嘉锡、宋健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温家宝在会上讲话。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于3月13日举行座谈会,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20周年。会上院长路甬祥发表了“功在当代,彪炳千秋”的重要讲话,武衡、王大珩、陈芳允、胡启恒、杨乐、陈能宽、方守贤、王志新等院士相继发言,缅怀邓小平同志20年前提出的“科学技术是…  相似文献   

5.
刘助仁 《软科学》1992,(1):7-11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是目前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个月来,我国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改革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有力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1978年,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文超 《软科学》1995,9(3):1-5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刘文超、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对科学技术作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论述,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在中华民族乃至...  相似文献   

8.
陕西高校科技产业基本状况 陕西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 1984年前后 ,伴随着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 ,在邓小平同志“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示精神感召下 ,高校中既有市场意识又持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自发地结合 ,利用自有的知识和技术创办科技产业 ,研制开发新产品。这一阶段科技产业的特点是创业人员以自发结合为主 ,校办科技产业从无到有。1985年 ,国家出台了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 ,如何使高校由经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 ,促进…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兴吾 《软科学》2000,14(4):9-12
20世纪 90年代 ,江泽民同志在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中 ,进一步确立起“科学技术动力观”。江泽民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笔者认为 :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 ,它全面、深刻地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科技的地位、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和科技伦理问题,形成了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 3月18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科委在济南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表20周年座谈会,有关方面领导和40多位科学家、理论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委常委董凤基主持,副省长吴爱英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走向改革开放,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人们在纪念这个伟大日子的时候,更加想念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缅怀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1977年至1982年,虽然只有短暂的五个年头,但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五年时间里,方毅同志协助邓小平同志主管科技工作,同时还负责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工作,针对“四人帮”对科技工作的严重破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顿、拨乱反正,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恢复与发…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下对科研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转型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正如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所指出的 ,“如果说在 2 0 0年前 ,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 ,今天 ,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评价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准是 :具有持续创新和将创新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体系。十几年前 ,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政治家的宽阔视野 ,审视世界的发展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深刻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规律 ,江泽民同志也提出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邓小平科技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员工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一手抓合格人才培养、一手抓经济自我发展的全新的办学思路 ,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 ,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确保了学院在改革中高速而稳定地发展 ,奠定了学院未来发展战略的基础。 2 0年前 ,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的时候 ,学院党委就深刻领会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到 :一个没有创…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0月8日,李鹏同志在给全国首届科技宣传工作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做出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  相似文献   

17.
<正>十几年来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环境科技人员,勇于攀登,取得了许多成果,有些成果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就我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来讲,距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方针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不等于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生产力。国家环保局曲格平局长讲,环保科研工作必须把工作的重心转到科研规划、计划和科研成果的评价、筛选、推广  相似文献   

18.
辛文 《软科学》1996,10(2):1-4
高扬科技第一生产力旗帜重在转化环境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辛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小平同志诸多理论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理论,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来.越来越感慨和佩服邓小平同志多年前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年学习这句话的时候.只认为是一句口号.是小平同志为了提升科学技术在国内的地位而提出的一个号召。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趋势证明.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是非常正确的。今天,国家正在以越来越大的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其核心追求的不仅仅是前沿的基础科研能力.更是我国产、学、研各个机构科研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够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商业利益的能力.实际上是产业化科研能力,我们也称之为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从推进“两个转变”和实现小康及现代化的高度,深化对加快科技进步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任务。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量;但是有少数同志,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科技进步的认识还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