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勇等同志的《再论从分类目录到主题目录》一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83年第3期上,下面简称《再论》)把主题目录同分类目录进行了比较,并就编制主题目录发表了意见,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图书馆目录工作的重点应从分类目录转向主题目录,主题目录的检索功能优于分类目录,分类目录作为读者的检索工具,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可能逐步为主题目录所取代,但作为公务目录,分类目录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汉语主题词表》没有大力推广的情况下,编制本单位适用的主题目录,不一定马上全部按照《词表》来规范,可在其基本原理指导下灵活应用。以后再逐步规范还是适宜的。据此,下面介绍三种手检主题目录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LC CIP Data(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版编目资料)提供的主题词,编制西文图书主题目录的实验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的。四年多来,这套主题目录已积累款目近万张,设在目录厅,供读者试用。试验工作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简称“主题表”)的出版,为图书资料情报部门开辟了文献标引、检索的新途径。我们尝试借助“主题表”,组织汉语拼音字顺主题目录,编制文献题录检索工具,开展定向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Ŀ¼�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主题目录的发展概况,分析主题目录的特点和推行主题目录不力的原因。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编制主题目录的实践,指出在我国推行主题目录的时机已成熟  相似文献   

6.
我省首期《主题法与标引》培训班于7月1日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开课。全省各系统图书情报单位共51名学员学习了主题法基本理论,《汉语主题词表》的使用方法,主题标引规则与方法,主题目录及编制等内容,最后进行了实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检索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电子计算机检索的推动,主题目录在档案馆检索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将逐步显示出来.本文就主题目录的作用、地位及其编制方法,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档案界同行的重视和研究.一、主题目录的涵义主题是指档案文件所研究和论述的具体对象或问题.主题目录是指以揭示档案文件内容特征的主题词作标目,并按字顺排列起来供查找档案文件的一种检索工具.主题目录能为广大利用者直接提供档案文件主题,即从揭示档案文件所阐述、描写、讨论或研究的对象、事物或问题入手查找档案文件的一个重要途径.二、主题目录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8.
某些文献资料,乍看起来其内容是多主题词的,其实很多情况是关键词,关键词与主题词易于混淆。组成文献资料名称的关键词,对于特定文献资料的检索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与编制主题目录的实质不相符。主题目录只选择能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作标题,而要排除关键词作主题词用,这样,主题目录就会缩小庞杂现象,增强其集中同主题文献资料的效能。因此,编制主题目录时,主题词与关键词两个概念必须搞清楚。  相似文献   

9.
<正>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献资料的数量与种类迅猛增长,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复杂,图书馆工作为之受到很大冲击,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图书馆原有的检索系统不论在文献揭示还是在文献检索上都不能较好地满足读者要求。于是,人们便把目光转向了主题法,使主题法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并趋于完善,国内已有少数图书情报单位率先编制主题目录。1987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应积极创造条件,编制书本式馆藏目录和增加主题检索途径。”在此背景下,我们结合本馆具体情况,于1987年底开始筹建中文图书主题目录。现在,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来谈谈主题标引和主题目录,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世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图书资料的新陈代谢过程,某些昨天被认为是新的资料,今天却成了过时资料,不少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转瞬即逝。面对这一情况,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求尽快地掌握和利用新的图书资料,使之为生产服务。图书馆必须及时地迅速地和比较全面地揭示和报导新的图书资料,才能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单靠一种分类目录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编制主题目录以适应需要。毫无疑问,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研工作者必须从国外文献资料中获取最新的信息。因而在编制中文图书主题目录的同  相似文献   

11.
《出版工作》今年第九期邱德新同志的《让更多的旧工具书恢复青春》一文,谈及希望有关方面能重印些象《唐人行第录》、《录鬼簿》、《清季职官年表》、《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十史朔闰表》那样有价值的工具书,对此,我们颇为赞同。我们古籍出版社,也有一部内容翔实、编制谨严、检索方便,对研究明清两代政治、文化、学术等方面都很有参考价值的初版  相似文献   

12.
在“主题目录”、“分类目录”的利弊和取舍问题上,众说纭纭、不外乎三种主张:1.从分类目录过渡到主题目录。2.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同时存在,或者编制“分类目录主题索引”。3.大部分馆主张使用分类目录,完善分类法。对主题目录的采用,取等待(条件具备)的态度。我认为: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也可将二者合一。为此,结合我馆期刊组开展的“中文林业期刊文献专题检索”业务,谈一谈“分类主题目录”——一种将“分类目录”、“主题目录”合一的目录。在我馆“中文林  相似文献   

13.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年第一期发表的《主题目录 分类索引》一义,试图将主题目录和分类目录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这种设想本身是积极的,但是看了全文后,认为这种方法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著者目录是检索文献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国内图书或情报部门却很少编制它,甚至有人认为有了分类目录、主题目录,著者目录是无关紧要的。为了阐明著者目录的作用和使用价值,笔者将《中华儿科杂志》(1979~1982)所附著者索引作统计分析,从中获得一点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题目录和分类目录各有所长。主题目录的优点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某个图书馆在现已习惯使用的分类目录之外,特意去编制一套主题目录,那是很费人力物力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将中文书名目录改编为中文书名——主题混合目录的设想,希望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来弥补图书馆没有主题检索途径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张玮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6-88
《刑案汇览》4种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分类最为详细的案例编纂类图书,辑录了清乾隆元年至光绪十一年(1736-1885年)间由中央司法机关审理的刑案9000余件。该书自其问世以来,一直是古今中外法学家研究清代法制史乃至中国法制史的重要资料。由于《刑案汇览》收录案例多、内容精,因而在清代的诸多刑案集中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明袁宏道选《精镌古今丽赋》和清陈元龙辑《历代赋汇》的详细对比和研究,论述了《精镌古今丽赋》的突出特点,以及不可忽视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从而进一步说明,《精镌古今丽赋》是赋学研究者研究赋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和中国美学研究有关的著作,可以说浩如烟海。从掌握最基本的资料来说,我觉得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等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这四本书很有帮助。从理解中国美学的精神来说,我以为下面的十本书可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以宋代博杂和疑辨的学风为研究背景,介绍王应麟《玉海·艺文》中编题目录的基本特点即在每一个子目下各设若干编题,分别而有联系地加以叙录,而不是以每一部图书为著录和叙录单位.进而得出结论以编题为著录单位的组织形式,给我国编制目录的方法,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借此告诉人们,《玉海·艺文》开始的从传统著录方式向主题目录组织形式的过渡,是非常方便读者参考的.  相似文献   

20.
《与窦先生书》一文,历来被视为元代负有盛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许衡(1209-1281)代表作之一。各种总集,但凡选人许衡散文,均有《与窦先生书》,如元苏天爵编《元文类》、明刘昌编《中州名贤文表》、清蔡世远编《古文雅正》等;有的甚至仅选此一文,如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今人邓绍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