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以充分调动其在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目前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的薪酬管理理念滞后,在薪酬结构、工资水平、晋升渠道、福利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设计合理的薪酬方案,构建科学的薪酬晋升渠道,制定完善的福利政策,打造成熟的企业文化,应是加强高校后勤企业非事业编制员工薪酬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后勤员工的素质现状 高校后勤员工作为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分为事业编制员工(即正式工)和非事业编制员工(临时工和合同工)组成,由于历史原因,工作在后勤集团正式工,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管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量"老人员"陆续到了退休年龄。为维持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非事业编制员工所占后勤比重正在逐步增大,承担着后勤越来越多的主体工作,由于非事业员工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层次较低,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比较低,职业技能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薪酬制度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地位,体现企业的价值观,是对实体员工最直接的激励机制。高校后勤实体由于员工队伍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学校事业编制的教师、干部、长期工和合同制身份的人员,又有实体自身引进的聘用人员和大量临时性工作人员。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全部有事业单位档案工资标准,形成了固定工资的概念,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4.
李俊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6):125-128
文章阐述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在对高校后勤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状况和激励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后勤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原则、激励策略以及激励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如何稳定高校后勤职工中的非事业编制职工,除了提高相应的经济待遇外(这是有限的),必须充分认识非事业编制职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的改革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虽然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但其主要功能是为高校提供物资保障,属于典型的服务部门,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分析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特点,利用心理契约的理论,提出了高校后勤员工激励制度的制度设计,以强化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激励,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后勤社会化改革10多年来,从管理者到经营服务者的转变、用工成本上涨、后勤队伍建设后继无人等问题在后勤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优化高校后勤人事管理,从深化改革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已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后勤队伍的现状 (一)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 从聘用方式来说,后勤员工基本上可分为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  相似文献   

8.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1、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一方面按市场经济观念进行企业化转换,另一方面又因为计划经济思想和自身事业单位角色的特殊性,导致迟迟不能彻底改革,这就造成很多高校后勤机构臃肿,事业编制人员相对过剩. 2、员工队伍老化.因历史等原因,大多在后勤管理岗位的事业编制员工文化和管理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但工资待遇很好,面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大多数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极度缺乏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理念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这使高校后勤形成一股思想落后、暮气横秋的工作氛围,这些都成为制约高校后勤发展和改革的短板.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后勤企业在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中,必须实施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以发挥其参与改革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后勤企业管理者激励理念滞后,激励工作缺乏必要的支撑等问题仍然突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建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改善员工培训体系,应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竞争力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教事业改革,特别是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量的非事业编制职工成为了后勤服务队伍的主体。据粗略统计,各大型院校后勤的非事业编制职工大大超过校编事业编制职工的总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后勤的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后勤的激励现状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在改革中都有激励措施,个别高校后勤在某些方面也获得了成功,较为有效地调动了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总的来看,激励主要还是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方面的激励涉及的很少,在员工激励方面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案例: 某大学后勤所属A企业是高校后勤改革的产物,成立于1995年,学校为了优化组合,减轻学校财政负担,由原来各个后勤实体中几个经营性单位合并组建成企业,因此高校后勤企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事业编制职工大部分是从各单位“分流”出来的人员;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农转工,都是由于学校征地按照国家政策安排进来的;有一部分是大集体,是街道划归到后勤企业的;企业编制员工一部分是招聘的技术人员,一部分是退休接班的工人。企业人员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部门承担着服务、育人双重重任。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高校师生员工队伍的扩大、教学科研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科研现代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后勤队伍总体素质较低,加上政策方面的某些不足,使高校后勤队伍不稳定已成为普遍现象。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改革开放、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后勤员工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一、发展快、编制紧——内部挖潜与适当扩大编制相结合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对全国970所高校后勤队伍情况的统计,后勤职工(含长期顶岗的  相似文献   

14.
“合同制”职工是指高校后勤实体中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以劳动合同为契约的员工。这支队伍中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为解决教师配偶、子女就业而接纳下来的近乎学校事业编制的老员工,也有新时期采用人事代理、人才租赁等方式补充进来的新员工,还有来自社会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进  相似文献   

15.
黄左女 《高教论坛》2013,(11):104-106
高校后勤是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充分、准确地认识作为后勤员工主体的编外人员的特点,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激励,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保障高校后勤事业健康科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用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教职工员工结构也有了显著的转变。随着编制内教职工退休人员的增多,后勤编制内人员不足,但高校事业编员工筛选控制严格,人员缺口无法补齐。为了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临时工"逐渐成为了高校后勤人员的主力军。但其用工规模大,且来源复杂,缺少系统培训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各个高校中对于编制外用工的管理,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用工风险大,员工约束能力低等问题。为此,高校应不断的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采用劳务派遣,最大限度减少用工风险,给编制外员工提供培训,使高校后勤编制外用工管理规范化。本文以目前编制外用工存在问题以及人事管理制度为出发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珣  韩佳  吴新豪 《高校后勤研究》2012,(2):20+23-20,23
高校后勤管理需要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中尤其要重视对激励原理的研究与运用,以期促进提升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整体水平,服务好我们的客户。激励是企业管理上的一项异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作为高校后勤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更加需要激励全体员工,以充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与高校后勤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据估计,高校后勤原事业编制身份人员大约有近20万人、非事业编制人员(包括农民工)大约50万人,对于这70万后勤职工的管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攻坚战阶段,<劳动合同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受现有管理服务体制的制约,高校后勤薪酬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低激励薪酬现象普遍存在,反映为无竞争力,难留人才。A公司是一家中等高校后勤企业,有大量的非校编员工。非校编人员的薪酬结构包括工资和福利,经营性部门根据业绩再发放少额奖金,发放工龄工资;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保、发放加班费;部分管理人员缴纳公积金;节假日发放少额慰问费和实物福利;根据职务调动调整薪酬标准,变量微弱;人员经费核拨到用工部门,由部门编制各岗薪酬标准,职能部门审核是否合法、超编等情况。无统一发放标准、衡量尺度不一。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部门非正式员工激励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非正式员工在当今高校后勤部门的出现成为必然,这一群体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他们很少受到高校的关注,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有效的激励方式,这种现况有碍于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建立起一套对高校后勤部门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方式,提高高校后勤部门非正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