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扶贫工作逐步实现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从阶段性目标到长效机制、从外力推动到主体能动等方面转变。结合国内外食育相关理论与发展,2018年中国科学院食育团队率先提出“食育扶贫”模式。该模式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一致、有效衔接。中国科学院食育团队遵循“调研先行、科学引领、实践探索”的原则,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开展食育扶贫试点工作,探索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新模式。通过对库伦旗试点工作的总结和深入研究发现,食育扶贫应采取“政府主导、科研促进、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的模式,注重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力求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科技扶贫是我国各项扶贫计划中最早开展、综合程度最高、影响较大的一项。20多年来,科技扶贫为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任务,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做出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贡献。科技扶贫被誉为引导广大贫困农民依靠科技破除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一次伟大实践。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我刊特组织了一期专家笔谈,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为我国贫困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对片区扶贫中科技作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调整,中国扶贫的重点转向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的目标开始由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转向如何实现贫困农民的增收致富转变,这也决定了科技在片区扶贫中的作用应发生相应的调整.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科技推进片区扶贫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片区扶贫中的科技作用重点并对科技在秦巴片区作用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扶贫战略讨论及“十五”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七五”以来的扶贫开发实践,分析了当前有关中国扶贫战略讨论的代表性观点,指出将“开发式扶贫”战略曲解为“区域发展战略”是不适合的。“八五”后期的扶贫效果下降,是由于贴息贷款政策本身缺陷再加上内上在环境恶化造成扶贫贴息贷款出所致。“开放式扶贫”战略对缓解西部地区贫困仍有决定作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缓解贫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显著特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妇女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重要力量,文章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妇女组织在库伦旗实施"志智双扶"的实践及成效,分析了内蒙古库伦旗贫困妇女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心理扶贫、"互联网+科普"扶贫、科技扶贫及设立"志智双扶"专项基金等妇女扶贫新模式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科技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构建出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各地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认为科技供给主导模式主要有:科技网络推广模式、区域支柱产业开发带动模式和易地科技开发模式;科技需求主导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扶持模式、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和小额信贷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文章总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六枝特区的工作实践,尤其是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全校上下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一系列具体做法与经验。5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定点扶贫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以教育扶贫为代表的综合帮扶模式,助力六枝特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并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首先必需提高该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走自力更生、自我积累之路,生产方式从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向集约式转变。其次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为脱贫致富提供环境保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增加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实行综合扶贫,使农民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9.
反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必行之举.当前,党的反贫困工作进入攻坚时期,提出"精准扶贫",意在通过"精准扶贫"啃掉扶贫中的"硬骨头".本文立足于"精准扶贫"理念,梳理并总结同样作为转型国家的波兰的反贫困策略的精准化重构与调整过程,以期从国际社会反贫困理论经验借鉴的角度获得启示,并最终服务于我国"精准扶贫"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形势,提出扶贫工作的四个阶段,重点阐明了第四阶段的八项措施,指明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尽快制定扶贫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慈善组织,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实现准确定位,进而探索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是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从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慈善组织精准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扶贫价值观与参与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人力资本的提升与扶贫产业链的建立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总结并阐释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即"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社区综合发展"与"助贫创富价值链"的融合,以期为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层面探讨了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法律保障机制和措施,以期为文化扶贫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科技扶贫工作要消除限制条件以激活各种资源,就不能仅仅依靠外来的技术或者信息,而必须关注这些技术或者信息是否能够得以发挥作用;在实践层面上,农民的参与则是促使这些外来干预的内容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信息扶贫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政府开展扶贫策略手段的基础上,总结了扶贫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将信息扶贫作为扶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信息扶贫的内容,模式,优势和对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依据教育扶贫规划等政策,结合高校图书馆特点,从物质扶贫模式、精神扶贫模式和基于课题的实践培养模式,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在校贫困生帮扶的模式,为扶贫工作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在1994年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浙江曾有8个贫困县。浙江省农科院的蔬菜专家张世祖副研究员克服种种困难,脚踏实地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经过近10年的科技扶贫实践,使文成县二源乡因发发展高山蔬菜而提早脱贫。专家张世祖被推荐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候选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中国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但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扶贫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财力不足、效率偏低、强化官僚系统及容易滋生腐败等不足,从而需要重视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在扶贫中的作用,主张走官民结合的扶贫道路。  相似文献   

18.
产业扶贫是在我国扶贫开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最为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之一。学界对产业扶贫的定义、作用机理和扶贫模式已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产业扶贫类型、减贫机理及其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精准脱贫"五个一批"措施关系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文章界定了产业扶贫的内涵,解析了产业扶贫的作用机理,以及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五个一批"措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了产业扶贫的主要类型及其模式,提出了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产业扶贫是指立足于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杠杆、以增收富民为目的的"造血式"扶贫开发过程。新时代产业扶贫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类型多样、形式多元,贯穿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和"五个一批"措施中,是一个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融合发展的过程。产业扶贫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地域系统全面振兴。然而,产业扶贫也面临一些地区贫困户参与度不高、产业同质化发展、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各地需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立足地区资源条件,积极创新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江西扶贫移民历程回顾,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扶贫移民实践特征与空间分布,进而有针对性的对江西兴国、修水、遂川、武宁等典型区域扶贫移民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梳理。认为:扶贫移民顺利推进需统筹"四化"和坚持"五个结合"思路,非农安置(扶贫移民进城进园)成为主攻模式,扶贫移民发展的关键是可行能力建设,扶贫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扶持政策与资源的整合衔接。  相似文献   

20.
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曦  罗洪群  成卓 《软科学》2009,23(10):69-73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提出了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思路,针对现行农村扶贫机制在法律保障、管理机制、纵向传递、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和监督评估等方面存在的弊端,结合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重点从确立法律保障、规范管理体制、拓展横向传递、整合扶贫资源、完善社会参与和加强监督评估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