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义学视角,运用词汇语义群理论来研究动词语义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以俄语旋转类运动动词群为对象,对其所辖动词进行系统分类与统计的专题研究还鲜见。以此角度对俄语旋转类运动动词群进行了尝试性分类。  相似文献   

2.
以空间运动为源域来构建我们对心理状态、五官感知等抽象概念理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隐喻性运动"。本文将通过语料调查展开研究,探讨日汉隐喻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词汇化水平的异同以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结果发现,同一目标域下,日语的路径动词均较汉语路径动词表达更为丰富,即日语的词汇化水平高于汉语。而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日语较汉语更为丰富与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在日语表达中,路径动词的使用最多,而汉语表达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最多。在语言类型方面,汉语呈现出动词框架型+卫星框架型+均衡框架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分析情态动词的“指向”(orientation)用法着手,来说明它与情态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关系,以便于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人对此有进一步了解,同时便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避免选用不符合逻辑的句子去让学生做改变时态的练习,或避免选用那些改变原文意思的句子去让学生做句式转换的练习。这对我们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笑"类动词是自然语言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俄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对俄语中"笑"类动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它们分为方式类动词和情感类动词,通过语义分析法分析俄语中的"笑"类动词,探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也谈汉语的动词复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职大学报》2004,(1):105-107
本文就汉语中的动词复制结构进行分析,简要概述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释:汉语复制结构是由“动词-宾词”和“动词-补语”两项构成。本文认为,“动词-宾词”形成结构上的焦点,需要有焦点短语来诠释这个[焦点]特征,而同时汉语中的泛动词“得”“了”需要与动词或形容词结合以及它们不同于英语泛动词的特征,焦点短语和泛动词的共同作用促成这种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不是”说     
一 关于汉语的“不”和“是”,中外学者已作过很多研究。现在,在现代汉语的教科书里和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论著里,一般是把“不”定为(否定)副词,把“是”定为(判断)动词的。按照给“不”、“是”划定的这样的词性,“不”、“是”合用即为副词和动动词的结合。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不[副]词,‘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相似文献   

7.
“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把”同现句是汉语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句式,把它与“被”字句比较更有必要。从主语的定指性、全句施事受事的位置、谓语动词的性质、“被”的可替换性、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位置、全句宜用的人称主语的感情意义、相关句式的转换及移位等方面探讨两种句式的内在联系,从产生的时代、谓语动词带补语的情况及所加状语的最少数量、“被”是否引进施事等方面探讨两种句式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进一步弄清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巴不得”与“恨不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二者都有“迫切希望”的意义,但是“巴不得”往往表达的是希望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恨不得”更倾向于对既定事实相反方面的希望.本文将从语义、感情色彩、语法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任凭”作为无条件连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已有不少学者对其开展研究。文章在综合考察各时期文献典籍的基础上,探讨“任”与“凭”的早期意义,梳理“任凭”从动词发展到连词的过程,描述其从动词发展到无条件连词的语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是……的”强调句在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交际中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准确掌握它对学好汉语有很大对帮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是……的”强调句对规律来进行教学,本文先将“是……的”句进行分类,再根据句法结构特点进行公式教学,并列举该强调句的陈述形式、否定形式、疑问形式、省略形式。使用公式法教学,简洁易懂,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语法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情态信息”的传导是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知识信息、指令信息、评价信息和反馈信息通过“情态信息”的传导,对完善学生的运动心理,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词“跟”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用法复杂,与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搭配时有不同的意义。俄罗斯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未正确理解介词“跟”的不同意义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教学中应讲清楚介词“跟”的不同用法,对比分析易混介词,进行反复操练,才能减少偏误,使学生最终掌握介词“跟”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的英汉互译余炳毛张玉如“把”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介词,其主要作用是要突出、强调它所引出的词语。“把”字句就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这个特殊介词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英语中没有与“把”相当的词,而且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句型。在语言实际运...  相似文献   

14.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和印欧语系有明显的区别,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表意手段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我们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处所词"这一结构为例,阐述汉语语序对语义表达作用的影响,进而强调语义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语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比及”从跨层结构发展出介词功能,这一功能一直沿用至清代。介词功能在元代演变出了表示假设、让步、选择以及因果关系的连词功能,不过连词功能多用于元代,明清少见,到现代汉语中完全绝迹。但“比及”到现代汉语中又衍生出了动词用法,表示“比拟,与……相比”之义,这一动词功能在网络新闻用语中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不A不B格式词语存在,这类词表达简洁、富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且由同一格式构成,有很强的规律性。本文针对动词性不Va不Vb这一格式,从结构、语义、语法、语用角度来分析。对于这类词语的研究,不但可以扩展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因此,语序就成了汉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语序。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述语之后;定、状语在中心语之前等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之中。但是,在汉语发展的早期阶段,语序还没有完全定型。除基本语序之外,还同时并存着一些其他的语序。如甲骨文中,“其白麋逐”(燕785)。句中的宾语“白麋”就出现在动词“逐”之前。到先秦时期,汉语基本语序有了进一步的稳定,可是在一些文献典籍中还往往出现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变例。如《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其主语“仁”就出现在谓语“鲜矣”之后;又如《楚辞·九歌》:“蕙肴蒸兮兰藉”。其宾语“蕙肴”就出现在动词“蒸”之前。《左传·昭公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学习者对使令动词"让、使、使得、强迫"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能够完全习得使令动词论元的有生性限制,但使令动词句法功能的习得却处于未完成状态.由于致使结构论元的有生性限制具有语言共性,二语学习者可直接从UG中提取相关语言特征,因此该句法-语义接口的习得对学习者而言不是问题.而致使结构在不同语言中的参数设置不同,汉语学习者需要识别汉语及其母语的语言特征,因母语负迁移或其他原因导致特征组装失败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9.
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是俄语学习的难点 ,在教学中采取归纳、总结的办法找到一些规律 ,并有所创新 ,对于学习俄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以”的“率领”、“执拿”意义及其动词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仅可以作介词,而且可以作动词;作动词的“以”,其词汇意义为“率领”、“执拿”、“携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