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是中国档案事业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外在条件综合推动的结果。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分为传世文献资料库、出土文献资料库、档案馆藏资料库和学术研究成果库等4个子库。遵循全面性、研究性以及开放共享性原则,确定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数字资源组织和系统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档案史与教育学术研究近期发展述要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历史与教育学术委员会一、档案专业史学术研究概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档案界对于档案专业史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明确了研究的任务和方向。在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中国档案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期间(2010-2014年)的档案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活动,根据中国档案学会的宗旨和活动范围,结合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现状和档案事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学术活动计划要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档案史》是研究我国档案、档案事业、档案学产生与发展等内容的一门重要的档案学分支学科。针对目前《中国档案史》教材存在的诸多不足,作者对中国档案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科学总结,对重写《中国档案史》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重写《中国档案史》教材的时机已经成熟,档案工作者应该适时把握时机,重写一部全新体例与内容的《中国档案史》教材。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获批立项,项目的总体架构是"三史一库":"三史"即《中国档案史》《中国档案管理史》《中国档案学史》,是项目研究的主干部分;"一库"即"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知识库"是为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搜集整理学术资料服务的,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应该说是项目中难度较大的部分,由于参与人员多是初次涉猎这一领域,有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批准立项的《中国档案事业史》包括有“一库”(知识库)“三史”(《中国档案史》、《中国档案管理史》、《中国档案学史》).本文对“三史”的总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少数民族“三史”的总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于《中国档案文化史》的编写,提出了要继承已有的中国档案事业史、考古学、中国图书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国档案事业史”的这门学科是一门老课程了,档案界泰斗吴宝康先生在1996年这样说过:“从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期档案专修班开讲算起,已有40多年。我们习惯称之为中国档案史,其实就是中国档案工作史、中国档案事业史,它是我国档案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梳理了档案学科、档案学者和档案学术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试图阐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在强调档案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拓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挖掘三者潜在的功能、放大三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彰显档案学术研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值此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们谨向大会以及全体会议代表致以衷心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几年来,中国档案学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组织广大会员,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开展群众性的档案学术研究活动,为提高我国档案学术研究水平,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既是中国档案事业史的分支,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但迄今为止,对这门边缘学科的创建问题尚未引起档案界学人的关注,属于一项填补空白的课题.这项课题难点虽多,但意义重大,亟待开展研究.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研究亟待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档案史的分支学科,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同时又和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史料学、文献学、古籍学、文物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史、民族史料学、边疆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古代各民族的档案史料、出土文物,以补充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文献资料的不足,并提供实物见证.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档案史的整体构架、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及发展脉络等,进行较为宏观的整合和描述,梳理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现象,阐述历史特点,总结历史规律,而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档案史的资料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本刊宗旨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业务建设,组织学术研究,致力于发展档案事业,繁荣档案科学,弘扬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外档案事业史〉学习指导》一书于2022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分为上下两篇共15章,38.2万字。该书是全国高等院校档案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外档案事业史”的支持性、辅助性、指导性学习参考书,上篇为“中国档案事业史”,分7章进行指导;下篇为“外国档案事业史”,分8章进行指导。旨在使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加强对各个章节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内容要点的掌握,该书体例、格式面向教学和学生,主要是为了帮助在校大学生、基层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爱好者更好地学习“中外档案事业史”这门课程,更好地了解中外档案事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体系论———中国档案事业体系》一书,是刘国能同志近年来撰写的一部档案学基础理论专著。《体系论》的中心内容是论述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成分、与国家其他事业的关系、发展趋势及改革的思路等问题。尽管有不少内容在以往出版的《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档案事业概述》或其他相关著作中都曾作过或详或略的论述,以往的这些著作尽管也涉及到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制建设、档案室与档案馆事业、档案教育、档案科研、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但就档案事业体系而言,可说未尽其详、未圆其说,即使…  相似文献   

14.
《科技档案》2009,(3):3-4
为了进一步开展档案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提升科技成果档案管理水平,扩大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领域,推动科技档案管理不断上新台阶,根据《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中国档案学会学术活动计划要点》等文件精神,现提出我会2009—2011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史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事业史两个视角出发,本文考察近代在文化资源整合上的思想和历史实践。顾颉刚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思想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图书、档案、器物等文化资源整合,是近代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文化资源的实体聚合,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的编刊,档案考古材料等的公布,文化资源整合学术基础和组织合作的构建,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中国档案学会承办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8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当前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索档案工作发展规律,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它是档案战线在贯彻落实《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全国各省区市档案局馆和军队档案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档案局馆机关各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等100余人参加了论坛。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就进一步加强档案学术研究、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  相似文献   

17.
本刊稿约     
一、本刊宗旨: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业务建设,组织学术研究,致力于发展档案事业,繁荣档案科学,弘扬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任越 《云南档案》2011,(10):43-45
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推动力量,是保证档案学科不断前行,永葆活力的源头。本文正是以阐释中国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的构成为核心内容,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的来源及其对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可风在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的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民国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与史料学研究相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和民国史研究相结合、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相结合等档史结合的思想,在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事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一、本刊宗旨: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业务建设,组织学术研究,致力于发展档案事业,繁荣档案科学,弘扬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