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泽清 《四川教育》2012,(7):69-70
2012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前日《人民日报》援引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许子东的观点,发文称:“跟香港比,内地的题目太文艺腔、太专,很多题只就算我身为中文系老师也无从下手!”相比《忧与爱》、“手握一滴水”这类不知所云的选题,国外与高考水平相当且同样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作文,却有着太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董文 《教育文汇》2011,(9):37-37
近日读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一篇博文——《2011年作文题目之最及颁奖词(现场版)》。王先生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全国卷和各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狠狠调侃了一把,其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让人佩服。他把安徽省今年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作文题一起,列入“最平庸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唐铭 《新读写》2014,(9):42-43
2014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是考有关沙漠与自由的话题,十分新颖别致,且极富哲理意味;两周之后的中考作文题,也突破了往日波澜不惊的格局,主打“也”字牌——《这里也有乐趣》。题目貌似好写,但其中暗藏玄机,  相似文献   

4.
全国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倾向于文章的哲理性、思辨性,如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就必然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拒绝平庸》也需要考虑“平庸”与“不平庸”的区别,而2013年高考“探险者与蝴蝶”的新材料作文更需要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审题,辩证地看待双方才能独辟蹊径,在立意上胜人一筹。上海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如2013年作文题“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2011年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的一次高三语文教研活动中.许多专家和老师对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好奇心》愤愤不平,斥之为“低级化”、“幼稚化”、“平庸化”……网上把该题目评为“最俗气的作文题”。还有媒体报道,某机构曾组织包括小学生、仞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等参加的同题写作实验.结果小学生写的文章最好.然后依次次之。因此.无数人得出结论.这个题目只适合善于想象的小学生写.不适合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高考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6.
杨军 《广东教育》2010,(7):9-11
2010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于丹教授评价今年的作文题“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指出了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思辨性。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有了更喜人的进步,那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注重在诗意中张扬理性。  相似文献   

7.
6月8日晚上,《中学语文》杂志社打电话告知,我为该杂志社编拟的模拟试卷上的作文题,“押上”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买镜》。当时,我感到既意外又惊喜,我去年7月份出的作文题怎么会与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撞车”呢?  相似文献   

8.
2012年高考作文题一出笼.一些并无真知灼见、充满胡言乱语的急就章,就照例甚嚣尘上起来。语文考试结束第二天,《羊城晚报》即刊出了一篇口气很大的《高考作文题为何迷失方向》,对全国十几道命题的优长轻描淡写一语带过:“10多个作文题中.不乏众口称赞的好题目。”但是。“众口称赞”的题目是什么,却不屑一顾,因为“赞赏命题者并无太大意义”,作者笔锋一转,以罕见的自信,指责今年的命题“平庸”,原因在于在总体上“迷失了方向”,“走进了哲思的歪路”。  相似文献   

9.
6月8日晚上,《中学语文》杂志社打电话告知,我为该杂志社编拟的模拟试卷上的作文题。“押上”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买镜》。当时,我感到既意外又惊喜,我去年7月份出的作文题怎么会与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撞车”呢?  相似文献   

10.
王佳琳 《成才之路》2009,(21):90-90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这首励志流行歌曲,入选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成为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而淅江作文题也是要求根据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是《心里美滋滋的》。看到这个题目,我想,我们的学生、家长,我们的初三语文老师心里也一定美滋滋的。与全国很多省市中考作文题趋之若鹜的"文艺腔"不同,上海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一种趋势:指向生活,追求原味。2010年的《黑板上的记忆》,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当然也可以写其他地方的"黑板",但多数学生想到的是教室里的"黑板"),搜寻"记忆"中难忘的场景画面;2011  相似文献   

12.
李强 《新读写》2008,(10):44-47
2008年高考全国近20个作文题,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命题“风格”,即关注社会,诠释哲理。这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所以,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在“开放性”的题目中限制自己的表达内容;在“形象性”的题目中寻觅自己的阐述哲理。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高考作文会怎么考,题目将会有哪些变化?这恐怕是高三学生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了。高考命题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循着这一原则,我们不妨作些分析和研究。2003年高考作文仍然是话题作文,并且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几个月来许多人对作文题发表了评论,所有褒贬  相似文献   

14.
细品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仅从题目上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变化,与往年相比,抒情性的作文题几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贴近现实、触及人生、催人思考的题目,如全国卷《细节决定成败》,湖北卷《书信可不可以替代》,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江苏卷《忧与爱》等。这些作文题都非常富有理性。其实,在2011年著名语文教育家、北  相似文献   

15.
今年作文题一改近几年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了“材料作文”,从审题的角度而言,对比以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并没有超出大家预料,因为今年春季高考作文题就是“材料作文”,考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强化训练,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题目是春季高考作文题的“惯性”使然。对比往年,今年作文题的特点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小学升初中考试是对6年小学学习效果的检验,小考中的作文考试是许多学生颇感头痛的。中考作文以高考作文为导向,小考作文自然紧跟着中考作文。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不断变化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小考作文的命题走向。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一、开放性题型增多所谓开放性题型主要指的是半命题和自命题的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考作文题经常出现《童年《》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题目,这样的作文学生的发挥空间就不大,必须按照试卷给出的题目来确定思路。近几年,小考中常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7.
论辩型议论文的写作,是类似于“辩论大赛”的书面表达形式。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就是这种形式。这一类型的作文不同于批驳类的作文:批驳类的作文题,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题目批驳的对象往往是错误的,理论上是站不住的;而论辩型的作文题,如前所举91年高考作文题,貌似对立的两个题目之间,并不存在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其实是各有合理的成分,同时又都存在不足之处。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只要对中考作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诗歌写作近年来基本被打“入冷宫”。以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要求来说,大多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少不了“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的说法,如南京、北京和武汉等市的作文题就是;也有同时限制戏剧的,如河北和天津的作文题表述为“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当然这也许是受了高考的影响,以今年高考来说,天津、辽宁、浙江、重庆高考作文要求也是“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上海高考的作文题要求为“不要写成诗歌”,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则要求为“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其实细细一想,这种限制的说法从…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考作文题,社会舆论向来十分关注,每年高考一结束,最先见诸报端的必是作文题,且往往评论如潮。然而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实非易事,其中包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何谓“二元对立”?亦即高考作文题目既应具备满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的规定性,又应具备满足所有考生已有水平发挥的涵盖性和开放性。于是,作文题在检测的效应上就有了“限制”和“张扬”、“规定性”和“开放性”这样相互对立的“二元”特性。而要把这两类对立着的特性统一于一道作文题内,在两者之间搞平衡,就像企图把一个鸡蛋竖着放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样困难,最后的结果,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共18个,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被认为是其中“很别致”、“很有个性”的一个^①。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显示:57.18%的人认为该卷命题形式“很新颖,很少见”^②。该卷的作文题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