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电视台播放了一次真实的招聘会现场:多位大学生应聘某公司职位,该公司考核内容是:当面试开始时,有关人员递一纸杯水给应聘者时,该应聘者是否表示感谢;当面试中途,房间一角的圣诞树倒地,看应聘者是否帮忙扶起;当面试结束,看应聘者是否把纸杯带走.三轮考核过后,一路闯关过来的高手们纷纷被淘汰,只有一名女大学生通过了"考核".招聘人员对她如是评价:"她的经验、能力都不是最好的,但她的人文素养办事能力却当之无愧是第一的,所以,她能打败其他选手,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2.
批试卷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去一所实验小学应聘。虽然只有一个录用名额,但应聘者却有几百人。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也报了名。经过笔试面试口试之后,大部分应聘者被淘汰了。剩下的几个被引进一间教室,进行最后一轮的“实践”。我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积累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人生智慧,就会取得成功。某大公司正在招聘,应聘者云集。经过3轮淘汰,还剩下11名应聘者,公司最终将  相似文献   

4.
佚名 《教育》2007,(14)
4月11日,经过数轮考核,30人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清洁工,这些人中有17名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这样,上海近25年来首次招聘青年沪籍清洁工的尝试获得成功。(4月12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5.
故事聊斋招聘考试有一个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应聘者十分踊跃,公司门庭若市。经过多轮考核,最终有50人参加了最后一轮笔试。考试题目共20道,限3分钟内完成。第1题是:请把试卷认真读完;第2题是: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  相似文献   

6.
面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试者的任务就是评估应聘者是否能胜任某工作.主试者会通过各种表面看来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与应聘者交谈,同时他在观察和评判应聘者.许多单位的面试内容大同小异,目的也十分明确,但由于主试者个性各异、兴趣不同,所以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大相径庭.作为应聘者,必须学会快速区分主试者的类型,以便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特别是一对一的面试.……  相似文献   

7.
面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试者的任务就是评估应聘者是否能胜任某工作.主试者会通过各种表面看来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与应聘者交谈,同时他在观察和评判应聘者.许多单位的面试内容大同小异,目的也十分明确,但由于主试者个性各异、兴趣不同,所以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大相径庭.作为应聘者,必须学会快速区分主试者的类型,以便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特别是一对一的面试.  相似文献   

8.
一家银行为了招聘几名会计师而举行了一场考试,参加应聘考试的大多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财会专业学生.因为是公开招聘,所以要公布考试成绩和录用名单,张榜那天,应聘者聚在榜前,议论纷纷.原来,榜上只有6个人的成绩,都不超过80分,录用的也是这6个人.那些认为自己能考80分以上的应聘者感到愤愤不平,连成绩都没有,一定是有“幕后交易“.……  相似文献   

9.
学历文凭———不是显示能力的唯一信号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用工时,都希望能选到具有较高能力的人。然而,面对众多素不相识的应聘者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则是个难题,因为反映应聘者能力水平的信息不仅为其私人所有,而且常常为其所“隐藏”。用人单位对每个应聘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你本来想考一所一流的大学,后来没成功,便勉强上个二流、三流的,可三流的大学怎么能盛放一流的梦想?你错过了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便找了一个差不多的人凑合,可心里住着念念不忘的人,再遇见的人就变成了"将就"。"将就"的再怎么好,也填补不了心中的空缺。  相似文献   

11.
人事心理测评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个体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工作经历、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进行有效测量,并对其各方面素质做出综合评定,进而实现人与职、人与事的合理匹配.在我校近年新教师引进等人事选拔工作中逐步试点开展心理测评,从应聘者的职业兴趣倾向、应聘者的人格特质和应聘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心理测评结果为我校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今后应在现有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心理测评工作,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人事心理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均表明:人力不是组织的财富,合适的员工才是.用人单位面对应聘者,录用的基本标准就是“合适”,就是人职匹配,就是应聘者的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素质和形象与职场环境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一家著名的企业以优厚待遇招聘员工,应聘者云集。在面试环节,面试官向应聘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一年要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这么“偏”的问题一下子难倒了很多人。许多应聘者要么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要么就“瞎猜”一个答案,结果都没有被录取。  相似文献   

15.
求职忠告     
随着一轮又一轮求职高峰的到来,面对蜂拥而来的大学生,招聘现场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多数招聘主管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真心地希望能招到合适的人才,但由于“僧多粥少”,肯定会让大多数应聘者失望而去;另一方面看到大学生经验不足,加之某些所谓“就业指南”的误导,使同学们在某些重要的关头功亏一篑,甚为惋惜。实际上,招和聘是一个矛盾体。作为初涉职场经验欠缺的大学生确实需要一些忠告。忠告一:切忌装“成熟”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是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而现在一些学校扩招后…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管理重要角色的班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 什么是素质?请看一则报道:一家外企单位招聘职员,一位应聘者进入考试现场,顺手扶起了倒在地板上的一把椅子凳子,放在了墙角.最后,她被录用了.这家负责人后来解释说:"这把凳子是她被录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其他的人是绕过或跨过的."我们说,这位应聘者就是一个素质高的人.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财富     
有一家公司要招聘一个高级员工,经过层层选拔,到了最后一关的时候,只剩下了两个应聘者,老板要从中选一个懂得珍惜人生中每一点成就的人。老板把这两个应聘者带到一个库房的大门边,让他们分别沿着库房左右两边的外墙绕过去,在两分钟内必须走到库房另一端的大门,前提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老板告诉他们,这一段路上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谁能发现就录取谁,两人都能找到就全都录用。  相似文献   

18.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的特征数,与之相关的新题型也不容忽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新题型的解法.一、阅读理解型例1阅读材料:某单位对应聘者A,B,C,D进行面试,并按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三方面给应聘者打分,最后打分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你是人事主管,会录用哪一名应聘者?  相似文献   

19.
扫帚     
曾在某一杂志上读到一则耐人回味的招聘考试:应聘者逐一去一间办公室中进行单独的问答。每一个应聘者都是信心十足地走出办公室,在他们看来题简直太简单了。最后一位应聘者在踏进办公室的门  相似文献   

20.
聋哑人也能打电话吗?一种最新发明的电话机帮助聋哑人发出了声音,并使聋哑人与正常人、聋哑人与聋哑人之间的即时电话交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