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唐时期,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生活特点。而饮食生活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也就构成了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客观基础,而同处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更为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是兄弟民族,特别是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料(汉唐人称之为胡食),纷纷传入内地,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汉唐人民的饮食,成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汉族也不断向西域、周边少数民族输出中原的农业文明,这对提高胡族的饮食文明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了先民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饮食方面的资料,使我们看到了祖先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在饮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渐形成了饮食文化,这一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礼"进入饮食,由"礼"来规范饮食活动。从《诗经》中的饮食礼仪活动和饮食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讨论《诗经》中的饮食文化,能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先民的生活状况,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先祖在3000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哲学命题与思想观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哲学表达,并在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也得到具体反应。汉唐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空前繁荣,这些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影响并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也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带来积极影响。汉唐舞蹈的风格特征、动律动态极具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思想。本文从诗经中的《桃夭》思想及汉唐舞《桃夭》的文化内涵、"中和思想"在汉唐舞《桃夭》中的体现两个方面集中研究,分析汉唐舞《桃夭》中体现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西汉目录书《七略》把《尔雅》归入经部 ,作为经部附类 ,这种归类方法成为唐宋时人把《尔雅》收入儒家正经的主要依据。本文主要以汉唐目录为经 ,以社会政治、学术发展为纬 ,探讨汉唐时期《尔雅》入经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廖国一教授长期从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对北部湾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弘扬,成果斐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承担海南省社科联重大课题《黎族饮食文化研究》、柳州市课题《柳侯宴研究与设计》等,出版专译著10余种,发表《中国广西与日本冲绳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绳刺身为例》《环北部湾地区壮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试论近代藏族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论文130余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称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9月,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在桂林举行,会议期间,学报编辑部专程去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拜访廖国一教授,并对廖国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的出版,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界的一大盛事。该书以饮食文化圈为理论框架,将中国分为东北、中北、西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东南、青藏高原11个饮食文化圈,按照时间顺序对各个饮食文化圈进行了详细的、全面的研究,加强了对饮食文化中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素的研究,强调饮食文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航标。  相似文献   

7.
汉唐和亲的次数多,范围广,和亲公主的身份及出嫁对象也很复杂,所以,除了几次重要的和亲之外,人们对其它的和亲并不是很清楚。近年来,经常有人问我,汉唐究竟有多少次和亲?××公主嫁给了谁?什么时间?等等。由此,我感到有必要列一“汉唐和亲简表”,为读者提供方便。列表原则有五:一、既有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也有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其理由我已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刊于1986年第6期《理论学习》)和《汉唐和亲概论》(刊于1988年第2期《民族研究动态》)等文章中讲过,此不复赘。二、史书对有些和亲的记载不明确,该表只列结论,考证从略。  相似文献   

8.
《汉唐和亲史稿》是崔明德同志在和亲研究领域辛勘耕耘、执著探索的成果。该书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约计15万字。作为汉唐和亲的第一部史稿,从总体而论,它堪称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力著。一史料丰富,内容完备总结以往的汉唐和亲研究,虽已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在许多方面仍未尽人意,问題不少,尤其是在史料和内容的掌握上不够全面和系统,没有从整体上反映和亲的方方面面,以致于仅限于某一和亲人物或和亲事件,研究不够深入。《史稿》的作者正是抓准这一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表示撰写《史  相似文献   

9.
《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是崔明德同志继《汉唐和亲研究》、《汉唐和亲史稿》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是一部断代民族关系研究专著,最近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读全书,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立论新颖 如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平等说”、“战争说”和“共创说”。作者不圃于成说,而是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之后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因而收录了大量古诗词,而植物又是较为常见的意象,故本文以《渔歌子》、《江南》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就教材中汉唐诗词里的桃花、莲花和茱萸三种植物意象进行简要分析,感悟植物在汉唐诗词中的美。  相似文献   

11.
崔明德同志是近年来在史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近几年,他那数十篇论点新颖、史料翔实、论证严密的论文,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继《汉唐和亲研究》、《汉唐和亲史稿》之后,他又推出了第三部民族关系研究专著——《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语体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将语言现象置于语体的视域下进行研究,更容易接近特定语言的客观事实。《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是汉唐两代西域史地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通过对三部著作中叙事语言特征和叙事内容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唐西域文献中叙事语体和说明语体由杂糅走向分流的语体自觉痕迹。  相似文献   

13.
高启安教授的《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是新世纪敦煌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饮食文化研究中的扛鼎之作。其对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使敦煌学生活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对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域而言,也拓展了一个重要方向,在举世瞩目的敦煌学领域里突出饮食文化研究的元素,使得饮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饮食文化思想的形成与西汉时期"道"与"礼"相结合的社会背景及其士大夫出身的个人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史记》是西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司马迁的饮食文化思想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的宴会蕴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礼仪规范,深度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和演化。其中,从宴会中的肉类、瓜果蔬菜类和酒类食材,到宴会中的宴席礼仪及饮酒文化,都有翔实的论述与记载。这些宴会饮食在反映社会历史演变、显示民族风貌多元性和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部分等方面,展现了《史记》饮食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今年伊始,汉唐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周梦洁先生为了支教,慨然设立《汉唐实业有限公司助学奖励基金》资助陕西经贸旅游培训学院、陕西商贸外国语职业学校,并正式和该校签定了协议书。  相似文献   

17.
崔明德同志所著《汉唐和亲研究》一书,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汉唐和亲的背景、性质、作用、特点,探讨了汉唐和亲与丝绸之路、西域文明的关系,考证了这一时期112次和亲的时间、出嫁者身份及和亲公主所嫁对象等,比较客观地评介了建国以来和亲研究的成果,并在附录中收集了有关论文目录,为今后继续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周永河,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民俗学专业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饮食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坚持对韩中日三国饮食文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东亚饮食相关文章。著有《饮食人类学》《美味世界史》《置辩饭菜》等。[编者按]周永河教授是韩国知名的饮食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对东亚地区饮食文化的考察和整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后出版了《泡菜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993年)、《饮食战争文化战争》(2000年)、《绘画中的饮食,饮食中的历史》(2005年)、《东亚饮食文化的历史与现在》(2009年)、《饮食人类学:从饮食看韩国的历史与文化》(2011年)、《餐桌  相似文献   

19.
赵荣光先生的新作《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酒文化》选取了适合广大读者口味且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专题,以通俗简练的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中华饮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全面深刻地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及其精神价值,配上作者实地考察各民族饮食制作及民俗的照片多达30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达到了普及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邵万宽先生研究饮食文化30多年,立足烹饪专业,力图从中国古典文献中探寻中国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邵先生对《金瓶梅》饮食文化的研究,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金瓶梅菜谱的特点、金瓶梅菜肴烹调技艺的特色及其贡献。邵先生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给予烹饪和饮食文化爱好者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