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前,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开发外语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对而言,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显得相对滞后,本文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其中“硬件”乏力,“软件”薄弱等问题尤显突出。其原因既有国家投资不足的宏观因素,又有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和教育观念薄弱的微现因素。针对这种现状,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更新和普及教育观念,为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协调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差,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对此,政府应采取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对口支援等措施,以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民族特色,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上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深化自身教学改革,进一步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民族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中学教师;另一方面,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加强与中小学的广泛联系,直接参与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与帮助.与此同时,也不断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速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已越来越成为关系到边境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的重要因素;以德宏州为例,对跨境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问题进行一些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变革是文化变迁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文化的变迁使课程变革成为需要和可能。本文以文化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为线索,分析了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变迁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影响,进而从文化角度分析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即文化交流中的"失衡"、文化冲突中的"妥协"、文化融合中的"迷失"以及文化变迁中的"碎片化"等,这些问题都是阻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进一步深入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课程文化自觉理念为指导,促进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闲置现象较为严重,这和前期决策的单向选择定位直接相关.教育者对资源的选择是一种基于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选择,决策者预设的单向选择注定在教育现实中无法实现.民族地区信息化资源建设要取得效益和效率的平衡,唯有建立基于对话和互动的双向选择机制,改变原有的教育决策模式,将资源建设建立于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之上.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努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已今非昔比,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远程教育资源难于适应当地特点,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房;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比例失调.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实行开放型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危房改造步伐.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母机"的民族类高等师范教育应根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规格和要求,调整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范教育训练;建构具有长效机制的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体系;提升民族类师范生的通识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尤其是教育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水准,使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多样化、规格化、综合化;培养民族类师范生在从事教师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相对成熟教师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础性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受教育的本质属性.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求基础教育为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构建一种有差异的基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应致力于构建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生活、个体生命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自觉与教育自觉的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扩大交流,发挥体育示范学校的带头和指导作用,提高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素养;挖掘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融入学校体育,提高教学水平;重视民族地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价,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对民族地区要有所倾斜,吸引外来人才等,以期促进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与美术等诸方面的分析,认为这类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其传统内涵的演化,标志着日益发展的社会已经赋予它展现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崭新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采用"构造法"来解决初等代数学中的某些问题,得到了部分难题的简捷、新颖解法.  相似文献   

14.
简要叙述克莱因(F.Klein)几何观点,介绍几个仿射不变量,探讨如何利用仿射变换中的不变量解决一些初等几何问题,体现了高等几何对初等几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手工课是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哀牢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文献中被称为哀牢夷。哀牢夷的族属研究从明代开始就引起足够重视。在数百年的探讨、争论过程中,原来众说纷纭的族属之说渐渐有所汇总,趋向于五种基本观点,即濮人说、越僚说、掸泰说、氐羌说、濮与昆明融合体说。在这样的族群说依据下,联系历代汉民族政权的史料及相关少数民族史料、民族传说等,通过对哀牢夷族源的考辨及历史源流的梳理,不仅使我们对云南特别是滇西民族史及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同时也对滇西少数民族现状、跨境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存在美。数学教育是美的教育。数学教育不仅具有智育功能,而且具有美育功能。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享受美的阶段。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数学的美学元素,抓住教学中的最佳时机,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云南作为有25个少数民族的边疆地区,从各民族目前的相互交往来看,呈现出总体和谐的特点.在实现云南边疆和谐族际交往的诸多因素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圆融性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在精神、生活、审美和价值评价等领域,体现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和互动性,进而拉近民族心理距离,促进族际和谐交往.  相似文献   

19.
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教育持续有效的发展,初等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过分注重"教书"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引起社会对初等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吁。通过对引领时代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剖析,探究初等教育民主化发展的四个"双教育",可从本质上挖掘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潜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汉族接受、同化周边及外来的少数民族为主要形式进行的,这种民族融合形式直接推动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繁荣共生的族群构成格局和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但是,我们同样应当对那些在不同背景下、发生在不同地区的、非主流形式的民族融合方式予以关注。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证明在西南边陲普洱市景东县衍化出的一种与传统民族融合形式迥异而又相反相成的新的民族融合类型,即汉族彝化。并围绕导致"汉族彝化"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客观原因等作分析论证,提出了自我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